春节探访地中海

本文来自公众号:燕园1981《春节探访地中海》

借春节假期在欧洲地中海一带溜达了一圈,有些观感追记分享一下。

1. 巴黎

疫情三年后第一个踏实的春节假期,准备沿着地中海北部的几个国家连续性地串访一圈,以期获得一种比较性的感受。

北京首都机场飞巴黎。从戴高乐机场出来坐火车B线进城,八成乘客是黑人,感觉到了非洲,杂七杂八的气味充盈车厢,前几个月新闻报道的巴黎地铁闹臭虫看来真有这么回事儿。换乘A线后,乘客成分大变,从周围人的穿着到肤色让我确定我是在法国。

拉丁区里说英语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人也变得热情开朗很多。巴黎一般工作月收入大约1500欧元,抽自卷纸烟的人很多,因为万宝路一盒要12.5欧元。看了一场电影,票价也是12.5欧元,片名叫 “利益区域” ,是奥斯卡的提名电影,不能错过。电影德语对话,法语字幕,居然看懂了,哈哈。

因为先贤祠(Panthéon)就在下榻酒店旁边,进去参观了一下,发现大殿里的好几幅壁画都出自Humbert之手,他是法国最后的学院派画家。

Humbert在先贤祠的组画主题是热那胡爱尔(Sainte Geneviève)的故事,她号称是巴黎守护神。她的墓就在先贤祠旁边,法国大革命时被人民群众挖出来,将尸骨扔进了塞纳河,后来又有一波人民群众领着工钱把教堂恢复了,供现在的人民群众参观。人民群众总是主角。

民国早期的女画家方君璧留学法国时曾经师从Humbert。方君璧与家人故事太多,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搜索。比如其姐曾经在同盟会负责暗杀,其兄是黄花岗烈士之一,其夫君是汪精卫的秘书,死于军统枪下。

方君璧的油画作品《吹笛女》(1924年)

巴黎中餐馆的工作人员多是大陆过去的,说明在这里比国内还是可以多挣些钱的。机场的女性工作人员普遍会讲英语,男性基本大眼瞪小眼,这种情况在巴黎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嗯,对了,火烧后的巴黎圣母院还在重修,不开门,据说工程要花8亿欧元。

2. 西西里

西西里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飞机快要降落巴勒莫 (Palermo)时抖动得很厉害,下面就是地中海。从机场出来感觉到了风,而且不小。出租车驶入巴勒莫周边时,街道和建筑感觉很熟悉,有些像广东的某个县城。巴勒莫城里烟头纸屑满街满巷。

城中心有个能坐4000观众建于三百年前的歌剧院,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街道两旁的建筑和纽约的小意大利一模一样,人们三五成群站着聊大天,放松是这里的主旋律,在巴勒莫也真见着了若干美女。

天气在阴晴雨风之间自由转换,地中海从风平浪静到突然起浪就在一瞬间。看了一场电影“Poor Things”,意大利文字幕,英语对话。电影放一半停了,最初我还以为放映机坏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中间休息,这地方把看电影当成看歌剧了。

第二天租辆车前往西西里腹地,开在路上感觉是在甘肃青海一带,山连山没有人烟。山是岩石山,表面一层薄土,有草没树。经过的村庄小镇看不见人也没饭馆小商店,在制高点上留有三百年前建的城堡。

西西里的山顶城堡

走进一家营业的饭馆,里面有一家老少客人在吃饭,意大利人出门做事都是全家出动,“教父”里的场景在这里很容易理解。

临离开巴勒莫时,找到一家冰淇淋店,叫Spinnato,始于1860年,也就是说开业10年后日本才开始明治维新。但必须承认,在这里吃到了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冰淇淋。

3.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号称“黑帮之城”,看上去真像。城里是一片毫无特色的有些像老中关村那样的楼群,不同的是一楼开有小店,小店里卖的东西与生活需求相距甚远,只和活着有关。

街道脏得走在上面都心疼鞋底,见到的人贼眉鼠眼的,透着不厚道,这个城市的偶像是马拉多纳,仅凭这一点,改善的前景和拉美差不多。

那不勒斯街头的马拉多纳画像

不过,那不勒斯的Pizza确实好吃。有家百年老店,一张Pizza 5~6欧元,任何时候去都要排队一小时。对面街上也开了一家Pizza店,专门收容没耐心没时间排队的吃客,也是几乎座无虚席。但鸡贼的是这家的Pizza要贵三倍,所以我估计这家反而利润更高。

Pizza店雨中排队

庞贝古城值得一去。两千年前的火山爆发,将这座城市固化下来,考古学者从埋在火山石下人们的姿势和手里拿着的物品,可以判断出这个房子的主人在临死之前正在干什么。比如有个人手里抱着一把钱币,可以想见火山喷发时他忙着把钱从屋里抢运出来的情景。从遗迹上看,那时的住房结构很像我们的院子,中庭有个水池,水池后是正房,两侧是柱廊而我们是厢房。从城市设计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生活的节奏:开会、祭祀、洗澡、做爱。

议事厅


神庙


妓院,位于澡堂子旁边

4. 罗马

上次到罗马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年龄阅历见识的增长,感知感想有了巨大的不同。

从西西里经那不勒斯到罗马有点逐次打开眼界的意思,想来当时被征服的外省人来到罗马也会被这气势吓倒。罗马历史遗迹或整体或残垣断壁与现代生活杂处,人就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

梵蒂冈西斯庭小礼拜堂穹顶上和墙壁上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的充满人物动态的考究光线效果的绘画,结合圣彼得大教堂中巴洛克式张扬的浮雕与绚烂的装饰,仿佛回到了五百年前欧洲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有钱、开始反叛的时代。

这其实有些像我们经历过的八十年代。记得曾有人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但人文知识和对世界理解的匮乏,从人本角度看个体的缺失,这些都要用一生来追补,“幸运”二字从何谈起呢?在巴勒莫歌剧院广场旁边听市民唱歌剧时,想起了刚刚去世的小泽征尔,想起四十多年前他访问中央乐团时发现只有三个人听说过勃拉姆斯第二协奏曲,想起波士顿交响乐团访问时乐手们带给中央乐团的各种乐谱,而这些乐谱中国同行竟是第一次见到。国门刚刚打开四十多年,人文的气息又要被隔绝在外,一时痛楚,竟潸然泪下。

5. 希腊

意大利南部冬季阴冷多雨,这也许是古罗马人这个季节不打仗的原因,同处地中海北岸的希腊天气也一样。希腊人大多会说英语而且非常温和友善,这个国家有1000万人口但每年要接待3000万游客。

希腊一般人的月收入在1000欧元左右,即使医生也就是2000~2500欧元,但是他们有额外收入,比如可以通过收红包把病人的手术排期提前。希腊的中餐馆没有大陆来的华人打工,说明工资没有吸引力,事实上希腊年轻人因为收入低,在结婚之前基本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过,一盒万宝路的价格只有4欧元。

在大巴车站遇见一位从苏丹“润”到希腊的黑人小伙儿,他的父亲曾经在北工大留过学。苏丹内战爆发,小伙儿溜之乎也。他先是到埃及然后到土耳其,最后坐小船偷渡到希腊,他的运气好,没碰上时有发生的船翻人亡的事儿。他给我看了他的难民证,两年以后可以换身份证。希腊本地人对于难民或者非法移民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都保证不了,还来了一波抢饭碗的。

希腊人对于几年前一直执政的左翼社会主义政党嗤之以鼻,因为那穷日子过够了,但又觉得现在工作强度太高。当地人告诉我最好的工作是政府建筑管理部门,因为任何人要翻建自己的房子都需要盖很多章,没有几年拿不到许可证,要想加快就得花钱,所以负责盖章的这个部门油水很大,但是不认识人是很难进去的。

希腊除了橄榄油基本啥都没有,这样的地方不可能供养大量的军队,估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被罗马占领后再也没啥起色过的原因。现在的希腊基本和古老两个字没啥关系,长得好看的人不多,雕塑面相放在现实里显得粗糙。但是人真好,感觉移民去那里当个中文导游啥的收入应该还不错。

伯罗奔尼撒的面积人口和西西里差不多,而且也是岩石打底上面一层薄土,只适合长橄榄树和葡萄,说实在的,很难想像这里曾经产生过影响世界的希腊文明。希腊与亚洲之间的爱琴海中有着数千个小岛,从各个方向在海中望去都可以看见若干岛屿,我猜想希腊文明应该是两河文明与腓尼基文明的杂交后代。

伯罗奔尼撒半岛由于地质原因很少有大树,古代时不应该有大量的大型海船。从荷马史诗中可以看到,古希腊人的基本发财方式以贸易抢劫为主,但地中海一年中只有夏天没风,其他季节天气无常,船行海上即使离海岸只有几米,也可能一阵风吹来,船翻人亡,海对他们来讲代表着变幻莫测的命运,毫无浪漫可言。

希腊神话中的神都具有人的特点,只不过比人有能力,他们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多变的好运恶运面前有了更多的解答,希腊人对于神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们是农耕文化,春种秋收是不变的轮转,偶尔出现的灾年需要神的解救,所以中国的神都是完美的、全善的、助人为乐的。

6. 雅典

雅典卫城

雅典的感觉有些像泰国,古迹不多,全是商家店铺,入夜人声鼎沸,周末通宵达旦。

鱼市


在雅典海湾一个鱼市旁吃烤猪肉串,好吃!


这位老哥从始至终就这么发呆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在地有一个迎面敞口,这是因为最早的项目中有赛马车,就是双轮四匹马拉的那种,驾马车也是孔子教授的六艺中的一种,对了,射箭也是。我这么说不会有头脑发热的主儿知道后满大街喊“奥林匹克发源于中国”吧?

7. 圣托里尼岛

我不属于出门做好攻略的那种人,每次出游有个大概方向,随时买票前往下个目的地。去一个爱琴海中的岛上住住,领教一下海神波塞冬,是这次希腊之行的目的之一,但是去哪个岛并无计划。到了雅典便询问有无旅程时长合适的去任何岛的船票,发现没有合适的船倒是有飞往圣托里尼岛(Santorini / Thira)的飞机,而且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到,遂往。

到了圣托里尼岛才知道这是旅游热门地,尤其是国人的最爱,小岛上居然有四五家中餐厅。据说夏天时这里的店24小时开门,街上人挤人,房价是现在的5倍。话不多说,发几张照片。

岛上有个小博物馆,在那里得知了这个岛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又是火山喷发惹的祸。

海中的小岛就是火山口,原本是岛的一部分,喷发后岛就被打散了。

火山喷发后石头压在橄榄叶上,成了化石。

8. 伊斯坦布尔

从雅典飞伊斯坦布尔时真是让我领教了希腊公家人办事的效率,提前两个半小时排队到机场,结果差点儿误机。安检队伍恨不得上百米长,但是只有两个通道开着,其他安检人员到点儿踏踏实实地吃午饭去了。

伊斯坦布尔大到漫山遍野的铺陈,感觉全土耳其人都住在这里,这里欧亚交错,人也是这样,不同的行为方式经常让你恍惚。年轻人普遍友善,售货机前我没有零钱有人帮我买水,车站前不知怎么买票,有人帮我付费。但也碰见出租车司机出黑价的,购票机前假借帮忙切卡的,但整体还不错。

年轻人普遍讨厌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因为收入低消费高,这里一般工作月收入500欧元,社会层面上相当世俗化。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伊斯坦布尔切分成欧洲和亚洲两个区,相比欧洲区,我更喜欢亚洲区,那里年轻人多,更有生机,也便宜不少。

建于一千五百年前的索菲亚大教堂耸立在海边的小山顶上,气势上可以想象当时罗马帝国的那种爱谁谁的心气儿。我其实一直在揣摩为什么罗马帝国要一直向东扩,因为它东扩的时间正是两汉,那时丝绸之路是开通的,向东接近贸易源头会不会是其扩张的动力呢?罗马到了伊斯坦布尔,当时叫拜占庭,就停止了脚步。那时中国处在了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丝绸之路断了,巧合?

从海上向老城区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正面的海上是很难攻破城守的,画面右侧有条河,那时在现在这座桥的位置有一条铁链将河道封锁,奥斯曼军队开了脑洞,他们将船扛过铁链,再上船划到城后,最终攻破。

穆斯林好像一天有五次祷告,走在伊斯坦布尔大街上,每隔一段时间,全城各个清真寺就会发出嘹亮的歌声,用歌声告知大家祷告时间到了。

但是在歌声的笼罩下,一切生意正常,人们还是熙熙攘攘各忙各的,宗教与世俗镶嵌在一起,十分有趣。想起我在甘肃青海等地的小乡镇看到的,宣礼塔上歌声一起,人们都走到清真寺去,街上没人了。

这个大巴扎已经使用了六百年了,大得像迷宫一样。在这里讨价还价下嘴要狠,我买了一件衣服,卖家开价1500里拉,最后成交500里拉(差不多16美元),我还是觉得有余地,因为我开价就是500,最后成交在500,我就琢磨要是我开价300,是不是也行?

很喜欢土耳其,这地方夜里都有人忙活,酒吧开到凌晨4、5点。

希腊人很温和,土耳其人则容易激动。跟出租车司机谈价格时,由于语言不大通,他们会手舞足蹈很激动地跟你嚷嚷。

此次溜达一圈,一共16天,走了大约210公里的路,假期结束。


推荐阅读

谢晓东:从地坛开始边走边聊


本公众号敬邀读者踊跃投稿

投 稿 邮 箱 | editor@pku1981.com

公众号编辑 | 杜若明 施丹 周湘 杨洪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地中海   托里   伊斯坦布尔   那不勒斯   西西里   雅典   希腊   罗马   巴黎   欧元   春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