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曾志回到井冈山,看望流落在民间的儿子,留下几张全家福

1985年,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回到了井冈山。这次回乡,她不仅是为了重温革命岁月,更是为了看望她的儿子石来发。石来发,一个朴实无华的井冈山农民,是他母亲曾志在革命年代遗留的唯一牵挂。

曾志踏上井冈山的那一刻,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她走进石来发的家,迎面而来的是石来发和孙子,几张珍贵的家庭照定格了这一刻的温馨。照片中的曾志,虽然70多岁,但精神矍铄,被儿子和孙子簇拥在中间,尽显天伦之乐。

石来发为了迎接母亲的到来,石来发的妻子,为婆婆准备了井冈山的家常菜、山野风味,摆在桌子上。然而,曾志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一生亏欠儿子的太多。在革命岁月里,她为了理想和事业,舍弃了太多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如今,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和孙子,她心中的感慨难以言表。

曾志,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井冈山时期,她作为为数不多的女红军之一,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她先后参加了湘南起义和黄洋界保卫战,每一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后来她一直在组织部门工作,那些年,许多工作都是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秘密进行的。曾志不仅勇敢,而且聪明才智出众,她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然而,曾志的婚姻生活却充满了坎坷。她的第一任丈夫以及第二任丈夫,都为了革命事业不幸牺牲。在这样的打击下,她依然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1929年,当她不得不离开井冈山时,她留下几块银元,忍痛将年幼的儿子石来发寄养在当地老乡家中。由于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她辗转各地,始终没有机会回到井冈山与儿子团聚。


直到解放后,曾志已经成为广州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时,她才打听到儿子的下落。令人心酸的是,石来发在很小的时候,养父母就因病离世,他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他从小过着艰苦的生活,靠着乡亲们的帮助才得以长大。直到解放后,他才分到了土地,有了稳定的生活。


1952年,曾志和石来发在广州团聚,母子两人抱头痛哭。摆在石来发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留下来跟着母亲生活,二是回到井冈山继续当农民。最终,石来发和母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决定回到井冈山担任一名护林员。他不辞辛苦地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守护着那一片绿色的家园。就这样,他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直到60多岁。

令人敬佩的是,石来发的两个儿子并没有因为奶奶是曾志而得到特殊待遇。他们都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其实作为组织部门的二把手,曾志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的后代安排更好的工作。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她始终坚持原则,以身作则,为后代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1998年,曾志病重,自觉不久于人世于是她留下了遗言:将自己的骨灰火化后撒在井冈山上。这是她对那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的最后的深情告别。从曾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优良作风。她的一生是充满坎坷与辉煌的传奇,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井冈山   儿子   孙子   组织部门   解放后   全家福   后代   坎坷   民间   母亲   心中   工作   曾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