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3)1894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到底输在哪里(下)

接上集

从1880年山县有朋的《邻邦兵备略》,到1885年福泽渝吉的《脱亚论》,到1885年日本政府的《《十年扩军计划》》再到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的《征讨清国策》,以及日本天皇从1892年发起的全国性的“献金集资造舰”,占领朝鲜半岛和侵略中国的企图在日本已经成了公开的国策,日本国民就差把“征讨清国”四个字贴在大门上了。

日本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整个国家蓄势待发,这段时间我大清在干嘛?

大清在“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开玩笑的。大清这时洋务运动搞得如火如荼: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颇有成效。

其中北洋带头大哥李鸿章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是今天江南造船厂、招商局和开栾煤矿的前身。

1880年电报总局成立后,就把电报通到了朝鲜。

但这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大清。

在所谓的“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

传统封建制度的弊端、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见识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负面因素使得大清在规划、动员、执行、反馈、调整的各个环节相比日本都明显滞后。

比如: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清政府并非一无所知。光绪六年(1880年),怡和洋行修建了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引起官员一致反对,终于借口压死一个士兵,以28万两白银买下拆毁,投入海中。

光绪七年(1881年)由于日本侵华意图日益显露,各方协调之下勉强修建了从唐山到胥各庄全长22里的铁路,但不许用火车头,而用驴子和马拖着车厢在铁路上走,本来应用于军事调动的铁路最后竟只能用来捡煤。



两国力量对比

甲午战争前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收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概况等各方面的信息。

日本军部的情报官与日本民间的右翼团体“玄洋社”相勾结,利用日本的在华浪人,在中国布置下无孔不入的间谋网。

仅在上海,“玄洋社”创办的“东洋学馆”,参谋本部资助的“日清贸易研究所”,都培训过日本间谋。

海军

日本为发动侵略战争已经是全民动员、举国皆兵。为了尽快将侵华策案付诸于行动,日本又加大了对海军的建设力度。

日本以天皇为首,举国捐款扩充海军,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总吨位达到7万多吨,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洋水师。

日本大力扩充军备的同时,清政府却停止了海军的发展,户部忙着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和养老住宅颐和园,又有光绪皇帝大婚事宜,北洋海军除维持日常开支军费之外,海外购买舰船和弹药的活动全部终止。

1894年2月李鸿章上奏给朝廷的一份奏折。奏折写到:北洋海军中包括定远、镇远铁甲舰在内的所有舰船已落后,需添置新的舰炮,所需款项大约是白银613040余两,但这合理建议并没有得到清廷的支持。

1894年5月李鸿章在校阅北洋海防时发出“切虑后难为继”的感叹。

两个月后,甲午战争爆发。

陆军

当时清朝陆军一百余万人,且是近代化的先进枪炮装备,大炮至少在1000 门以上。枪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优于日军。

然而清军极度缺乏战术养成和战斗意志,战后日军总结“清军往往会在射程之外就开枪射击,丝毫不吝惜弹药.....,依托阵地进行对射尚可,一旦我军发动冲锋,清军即会溃逃......,他们的武器也与技术不相适应。他们因为勇气不足绝不以白刃战决雌雄,单单指望火力优势为唯一的决战手段。所以有好机会也不冲锋,更不追击......

日本陆军 22 万人。装备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 300门。

日军的枪炮性能远不如清军的西式单、连发枪和后膛钢炮。日军强大的战斗力,来自训练有素的作战能力和顽强的斗志。

日本人远离本土在异国领土作战,行军之艰苦、物资之困乏、伤病之多,是不难想象的,但日军士气的高昂贯穿始终。缺粮少水的时候,军官和士兵一起喝着稀粥、嚼着梅干行军;攻城恶战的时候,高呼着天皇万岁冲向敌人;屠杀妇孺的时候,在家乡最善良的士兵都不会手软。

动员能力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尽最大努力动员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是战争指导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日本全国上下一心,动员起全部力量发起国战,反观清政府不论从军队数量、武器质量、财政收入等各方面都远超日本,但丝毫没有国防动员的意识和作为。

由于缺乏战役组织能力,清军虽然人多势众,战场上却基本是各自为战,形不成有效的组织和协同。

在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上下安于“太平盛世”,总幻想着距离下一场战争很远。

直到战争爆发前,清廷对日军的战争准备和军事行动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更没有认真准备。

在日本磨刀霍霍,蓄意挑起战争的危急关头,身为清朝重臣的李鸿章仍不做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竟然抱着“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的天真想法,耽误了宝贵的备战时间。由于准备不足,致使清军从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全面被动的局面。

李鸿章

清政府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战争组织体制,战争决策靠传统的廷议制度,主战派、主和派相持不下,政治体制和政权运转方式根本不适应战时决策需求。

从中日国力消耗的角度看,如果甲午战争再坚持几个月,最先垮掉的说不定是日本。

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海陆军备几成空虚,而去年来持续长期战斗之我舰队及人员、军需等,均告疲劳缺乏。”

曾与邓世昌、林永升等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严复曾公开上书,提出与日本打持久战的建议,“十年二十年转战,以任拼与贼倭寇没尽而已”。

奈何清廷既没有认真的战略战役规划,更无法保持承受挫折的定力、战斗到底的勇气,在挫折面前成了惊弓之鸟,很快选择了投降路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以中国为看好。日本大本营制定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了准备:

甲、歼灭北洋舰队夺取制海权,即与清军在直隶平原决战;

乙、未能歼灭对方舰队,不能独掌制海权,则只以陆军开进朝鲜;

丙、海战失利,联合舰队损失惨重,制海权为北洋舰队夺得,则以陆军主力驻守日本,等待中国军队登陆来袭。

可结果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

李鸿章一行人奉命达到日本马关(今下关),几番折冲尊俎后,在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至今在日本下关仍立有一碑,碑文写着“今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

春帆楼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的民族凝聚力得到了空前团结,可以说是民族精神也进行了一次“现代化”。

战后,中国学子纷纷留学日本,以求救亡图存之道,日本由文化输入国变为输出国,民族精神空前高涨,彻底摆脱了一千多年来受中华文化影响产生的文化崇拜和心理弱势。

此后数十年,中国一直在为救亡图存这个永恒的课题挣扎奋斗,日本却跻身于帝国列强行列。

直到1945年二战战败投降,日本的狂热之梦终于彻底破碎,而中国在经历一百年的寒冬后,也终于回到了历史正轨之上。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甲午战争   北洋   中国   光绪   日本   日军   舰队   海军   中日   动员   往事   地球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