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贤妻良母到密谋篡位,武则天的儿媳为什么没法效仿婆婆的人生?




/ Part 01

这个女人,和大唐的太子一见钟情,从此平步青云;这个女人,皇后之位被两立两废,在历史的漩涡中浮浮沉沉;这个女人,陪伴夫君共度过苦难;这个女人,在地位的巅峰却心生异志,祸国殃民!


他就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


韦皇后,其实是女皇武则天的产物。


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她们之间有什么血缘关系,从伦理看,她们只是单纯的婆媳。但从思想上看,韦皇后晚年的确想将唐室江山窃为己有。自古以来,皇后弄权者夥矣,但想篡权称帝者,在武则天之前却从未有过。武则天的成功令儿媳韦皇后、女儿太平公主、孙女安乐公主等蠢蠢欲动,她们也都纷纷想品尝一下女皇的滋味。从这个意义上说,韦皇后就是武则天的产物。从今天的角度来思考,她也许还要被追认为女权主义的先驱呢!




/ Part 02

唐高宗麟德年间,一个小小女婴出生于帝都长安东边的附郭京兆万年城中,她被父亲韦玄贞取名为韦果儿,小名莲儿。


她的家族地位显赫,早在西汉昭帝时代就开始名动天下,历代丞相公侯不乏其人。其曾祖父韦材在前隋时候官至仪同三司、左武候骠骑将军,封爵恒安县开国伯,算起来,韦果儿是名副其实的高官显宦之后。隋唐易代之时,李唐皇家为了争取关陇贵族支持,着意拉拢韦氏和杜氏等大家族,屡次与韦氏联姻。所以,莫看韦果儿的祖父韦弘表只做过曹王府的小小典军,父亲韦玄贞只做到蜀地的普州参军,这丝毫不能影响到她的社会地位与未来的婚姻。初唐承袭曹魏以来的传统,家族地位仍然远重于官位。


韦果儿在历史上以相貌美艳著称,但相传她小时候相貌十分平庸,皮肤略显黝黑。这令年才二八的韦果儿非常苦恼。她自负身材窈窕,智谋不让须眉,然而相貌就会使她失去许多机会。有一天,一位在终南山修仙的老道士忽然前来韦家拜访,并主动要给韦果儿算卦。他一边推算着韦果儿的生辰八字,一边神色越来越诧异起来。




/ Part 03

据道士所言,他是偶然路过韦家,感受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富贵之气。现在推算了韦果儿的八字,能够确定她将来必然会凤舞九天。韦果儿听罢神色黯然。道士知道她为相貌不美而伤感,于是微微一笑,送给她一个秘方后倏忽消失了。


韦果儿按秘方配制了草药,从此依方而用,寒暑不辍。一年之后,韦果儿居然变得皮肤白皙,眉眼动人。身上还能自动散发出阵阵淡淡的香气,浸人心脾。


一个药方竟然令韦果儿变美,这当然令人难以置信。但归根到底,这个传说还是留下了封建时代妖魔媚主,女人祸水的偏见影子。


晚春时节,皇太子李显前往终南山狩猎归来,正巧穿过韦府的外墙。微风吹过,柳絮裹挟着异香扑面而来,李显不禁勒马驻足。此时他听闻墙内传来少女阵阵清脆开朗的笑声,心中似乎突然产生了别样的烦恼。正是后世苏东坡“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明丽意境。李显骑着侍从攀墙而望,一瞥之下,看到的是丫鬟扶着一位眼神灵动,红唇皓齿的佳丽慌张地离去,只剩垂杨之下的秋千还在摇晃着。如果这只是个普通人家的闺女,那么留给这位皇太子的也许只是短暂的惆怅,然而,她正是堪与皇家般配的韦氏之女,这个出身令皇太子特别兴奋。




/ Part 04

这时的唐高宗已经在位三十多年,年老昏聩,双目也模糊不能视物。册立太子妃的典礼上,他原本精神困顿,苦不堪言,但从太子妃身上传来的一阵阵幽香却令皇帝振作起来。武皇后对这个儿媳也十分满意。她觉得以儿子那猥琐平庸的样貌资质,反倒是委屈了韦果儿。“可以好好笼络一下她,帮我好好看住显儿。”看韦果儿那精明的样子,皇后闪过了这个念头。她当然知道自己儿子的斤两,没人帮忙,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一点出息。


韦果儿的异香给了武皇后灵感,皇后给她赐名叫韦香儿,还好奇地问她香气的由来。韦香儿当夜便将道士的秘方献给了婆婆。不久就得到一大笔特别的赏赐。经过一年的接触,太子妃认定,皇家之中,只有武皇后是真正的英雄人物,皇帝暮气沉沉,早已被皇后控制;而丈夫李显,则是废物中的代表。不过一身富贵,也都寄托在他身上。




/ Part 05

现在,太子几乎已经把被幽禁而死的前太子妃,也是自己的表妹赵氏忘记了。他每天并不处理东宫的政务,也不爱读书,他把嗅韦香儿身上的香气当成白天最重要的事情。


但这样的好日子没有过太久。皇帝的身体江河日下,在封禅泰山以后,皇后意欲随即封禅嵩山。但显然,皇帝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于是,皇帝来到东都洛阳养病,皇太子李显则在长安代理国政。裴炎等一众能臣操持之下,帝国的一切政务倒还都能照常运转。但在形式上,太子比从前忙碌了许多,这令这个酒色之徒长吁短叹。此时,韦香儿的一番话则让他转忧为喜:“皇后现在在洛阳,没人管着殿下,这不是好事吗?况且皇帝死期不远,您马上就是皇帝,好日子马上就来了,殿下何必叹气呢?”


李显最怕的就是母亲,最盼着的就是赶紧即位,享受天下的供奉。他这时早忘了什么人伦孝道,只觉得韦香儿的话句句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 Part 06

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久不能视朝的皇帝在东都贞观殿去世。太子李显登基,韦香儿也变成了韦皇后。


然而,实际控制朝政的是武太后,皇帝不过是个傀儡!


就连新年号“嗣圣”在皇帝看来都很不是滋味:“嗣圣”的意思就是继承先帝。先帝的朝局就是武皇后控制的,难道自己也要延续这个悲剧?


然而皇帝的才具实在过于平庸,他完全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


在一个寂静的夜里,皇帝和韦皇后密谈,史官不可能在场,所以没人听到密谈的内容。第二天,皇帝召集宰相们开会时,宣布提拔韦玄贞为侍中。


韦玄贞在成为国丈那天,已经由蜀地的小吏提拔为豫州刺史,一跃而为地市一级的中层官僚。侍中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是朝廷的宰相,这样的“超迁”未免匪夷所思。


中书令裴炎对此当场反对,皇帝哼了一声道:“朕就算把天下让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何况是个侍中!”这两句话是皇帝猝然想出的,实在是太不得体了。“陛下这话,将大唐列祖列宗置于何地?” 裴炎厉声反问道,气势之猛,声音之高立刻镇住了皇帝。此事直接没有了下文。


但另一件事很快有了下文,在裴炎声泪俱下地对武太后诉说皇帝的失德后,太后直接下诏,废黜了皇帝,皇位由太后的另一个儿子李旦继承。韦玄贞亦被流放到南荒的钦州,不久在莫名其妙和巨大的落差中死在那里。





/ Part 07

裴炎以精通《左传》而起家,深受太后知遇,本来就是太后的亲信,而太后也决不容许皇帝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重用韦玄贞是韦皇后想出的主意,她本来想既培养皇帝势力对抗太后,又发展韦氏势力巩固家族荣耀,顺便可以多捞好处,自认为是一石三鸟的妙计,可是她没考虑到对手是武太后,结果一下子就被打到了谷底。韦皇后和武太后的实力就是如此悬殊。


而皇帝李显,直到被废,也没想明白其中许多关节。


不但父亲客死在钦州,四个亲生兄弟也都死在钦州不远的容州流放地。母亲崔氏更是被钦州的地头蛇宁承兄弟勒索不成后残忍杀害。韦香儿在心里痛骂着武太后,但又不得不承认太后的果断与辣手,自己的确远非其敌。她早就听闻太后当年杀死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的宫闱传说,在房州的流放所中,韦香儿无师自通,悟出“放弃亲情者才会所向无敌”的“真理”。“现在,只能隐忍。”她对自己说。




/ Part 08

新皇帝李旦虽然不像哥哥李显那么荒唐,但他比李显更加窝囊。他几乎完全是母亲的傀儡。也幸好如此,唐朝的政治才依旧平稳,经济才依旧繁荣。不至于以帝王一人而废政。


对于哥哥和嫂子,李旦从来没想过迫害。这皇位对他简直是一种煎熬;武太后也根本没把这个废掉的儿子和稚嫩的儿媳放在眼里。房州多派点兵看着就是了,臭鱼烂虾难道还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吗?


可是李显根本猜不透母亲的想法,他总担心不知何时就会被赐死。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死刑犯,不知道哪天就会走上刑场。庐陵王的爵位,就像他死亡的前兆。门外是甲亮枪明的士兵,没人把自己当成人,只有妻子韦香儿,随时给自己鼓励和温暖。


一天,太后派使者来房州宣旨,听到消息,李显瞬间面如纸灰,随即目光飘向左手边的盒子,他想用里边的匕首了结自己,省得再受皮肉和内心的折磨。身旁的韦香儿早有准备,一把拉住了李显,然后柔声说道:“祸福相倚,殿下不要如此焦虑。使臣前来也未必不利于殿下,您何必要自杀呢?”李显一声长叹,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原来使臣前来,是送太后赐予庐陵王的入贡美食。李显险些白死了。


事后,李显深情地握住了妻子的手说:“等将来我重见天日,你无论做什么,我都不会约束。”这种带有利益味道的告白,对韦香儿来说,的确是巨大的精神安慰。




/ Part 09

从嫁给李显开始,韦香儿已经陆续生下一子四女。其中最受夫妻二人宠爱的是幼女李裹儿。她出生在被贬房州的路上。当时路途条件艰苦,李显生怕婴儿着凉,就脱下自己的外衣裹住了孩子,这也是孩子名字的由来。如今,照看孩子们和逗弄裹儿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偶尔带孩子外出踏春,还有一群士兵簇拥保护,又快乐又威风,这样想来生活也还不错。夫妻两人就这样互相安慰着。


现在,韦香儿已经没有什么权力和利益的奢望了,欲望淡然反而让她表现出人性中善良与母性的一面。贤妻良母就是对被贬期间的韦香儿最客观的评价。


对于朝中大政,两人都不敢评价,唯恐招来祸事。他们只是在深夜交流过一回。李显认为弟弟李旦老实,应该会一直在位;韦香儿却认为未必如此。但具体会如何,她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太后绝不会安于现状。


事实很快摆在了眼前,李旦也被废黜,成了相王,兄弟二人一般结局。而武太后则宣布登基,改国号为“周”,成了“圣神皇帝”。事实证明韦香儿仍然比丈夫见识高明。





/ Part 10

女皇当政后,对不服从自己的李氏子孙疯狂屠戮。李显自然是心惊胆战,夜不安眠。但韦香儿觉得女皇也是人,不大可能杀害安分的亲生儿子。对,只要夹着尾巴做人,那就是安全的。她这样开导着丈夫。


女皇已经改朝换代,不大想在自己身后把天下交还给李家子孙,哪怕是自己的儿子。然则又何必改换国号呢?她想着把侄子武承嗣或者武三思立为太子,但这个想法被睿智而又得宠的政治家狄仁杰片言打消了。狄仁杰只是反问了一句:“陛下何时见过侄子立庙祭祀姑姑的?母子和姑侄哪个更亲呢?”


圣历元年三月,女皇秘密将李显召回神都洛阳,重新立为太子,韦香儿十四年的苦日子终于画上了句号。


现在,他们生活在女皇的眼皮底下了,必须更加谨小慎微。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为了表现对武家的亲近,讨得女皇欢喜,将已近成年的爱女李裹儿嫁给梁王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为妻,而李裹儿的姐姐李仙蕙则嫁给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这双重的保险终于令韦香儿安心了。韦香儿第一次见到“亲家”武三思,就觉得他虽然人到中年,却成熟多智,风流倜傥。和丈夫李显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还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韦香儿唯一的的儿子李重润此时已经二十岁了,自从流放归来,并受封邵王后,他就开始放飞自我,擅议起朝政来。当然,这都是回避谨慎的父母的。终于在大足元年,他和妹妹李仙蕙、妹夫武延基一起当众议论起女皇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来,被人告发。这一年九月初三,李重润和武延基被武则天杖刑赐死。第二天,李仙蕙也因为受惊吓难产而死。韦香儿第一反应是屏住呼吸,看女皇有没有对太子和自己的追加处罚,过了一个月她才松了一口气。至于哀悼自己的一双儿女,那都是后话了。




/ Part 11

神龙元年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李唐忠臣趁女皇病重,以平定张氏兄弟叛乱为借口发动政变,拥立李显复辟,还都于长安,四十岁的韦香儿重新成为皇后。而女皇被改称“则天大圣皇帝”,迁居上阳宫。再难干涉朝政了。皇帝在房州对韦香儿的承诺,终于有了实现的条件。


现在,韦皇后死去的亲人们都有了封号:父亲韦玄贞被先后追封为郡王和亲王;儿子李重润被追封为懿德太子;女儿李仙蕙也得到“永泰公主”的封号。而爱女李裹儿则以安乐公主的封号,在未来五年的唐朝政坛上异常活跃。


十一月,武则天在对被杀二张的思念中崩逝了。韦皇后头顶的一片巨大阴影彻底消散。她不想为这位婆婆掉一滴眼泪,但却在内心把婆婆当成赶超的目标。“你能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丈夫李显做皇帝,那我就没什么不可能。”她压抑已久的权力欲望彻底释放出来了。




/ Part 12

从这时候开始,群臣隐约发现,皇帝上朝时,后面的帷帐中隐隐约约有个女人的影子。皇帝对群臣的上奏支支吾吾,总不能当场决断,需要第二天上朝才能批复。大家很快悟出其中的玄妙。名臣桓彦范随即上奏,希望皇帝立刻阻止皇后干政。但奏章就如石沉大海,皇帝没有批复。大臣们明白,这是皇帝在效法高宗先帝故事。虽然韦皇后的能力远远不如武则天,但平心而论,“今上”的能力又哪里赶得上高宗呢?


干政的虽然是皇后,但幕后是有谋士的。那就是先朝名臣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上官仪当年支持高宗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倾向于拥护李唐皇权,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的才情不亚于乃祖,但由于幼年入宫,往事隔阂,又真心钦佩武则天的才干,反而成了武则天的左右手,并且支持起后妃干政来。韦皇后对她十分信任,就让皇帝封她做了低等嫔妃昭容。也为了装点皇帝如同荒漠一般的后宫。上官婉儿感恩戴德,给韦皇后出了不少好主意,比如全国百姓一律给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百姓服役年龄下限提高到二十三岁,上限下降到五十九岁。这些德政都经皇帝之手批准,复辟的唐朝总算有了点更新的样子了。




/ Part 13

多年来,上官婉儿和梁王武三思之间关系暧昧,武三思现在后台已倒,就想通过上官婉儿攀住韦皇后这棵大树。原本就是亲家,两人互相又都颇有好感。很快,皇后就和梁王打成了一片。每天晚上,韦皇后与武三思坐在御床之上玩双陆棋,而皇帝亲自坐在旁边给他们数着筹码。肆无忌惮的淫邪笑声伴随着皇帝呵呵的傻笑声升腾在威严富丽的皇宫之上。


武三思当然不只是为了和皇后厮混,他开始积极介入中宗朝的政事。帝后二人认为复辟功臣张柬之等人的奏议陈腐守旧,早就不耐烦了,而武三思却特别合他们的胃口。在皇帝看来,现状不是什么“淫乱宫闱”。既报答了韦皇后对自己长期的关爱,又笼络了武三思这位难得的能臣,这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事啊!


在韦皇后和武三思的怂恿下,皇帝又在宫内推行一项“德政”——允许宫女自由出入宫禁,上官婉儿等宫中权要在宫外都建起宅院,和朝中邪佞的官员“自由交流”。私人生活遂不可问,向宫中求官求赏的事情也大肆泛滥起来。背后的两大推手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武三思竟然在武则天死后势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警惕。侍中敬晖和其他大臣密谋除去武三思,却被武三思的密探侦查得知。武三思要先下手为强,而韦皇后更想借机铲除一些人,为自己登上大位扫清障碍。二人又联合上官婉儿密谋,一番布置之下,一场朝堂阴谋拉开了帷幕。




/ Part 14

首先,韦皇后动用权威,告知皇帝,为了肃清前朝余孽,应该除掉皇帝的庶子谯王李重福。


李重福和前朝余孽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他的妻子是张易之的外甥女。算余孽本就牵强,否则,皇帝甚至皇后本人也得算成余孽了。李重福没有任何罪过,唯一的罪过就是并非韦皇后所生,将来又有可能继承皇位罢了。


韦皇后对皇帝说,最新资料显示,他们的爱子李重润是被李重福在武则天面前诬陷而害死的,她要李重福偿命!


并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而且还是要杀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帝实在下不了手,但又不敢得罪韦皇后,于是只好把李重福贬往地方担任刺史。


通过这个实验,韦皇后等人意识到,只要在皇帝的底线范围内,可以随意地翻江倒海!


下一步,就该处置那些唐室忠臣了。



/ Part 15

韦皇后和武三思在皇帝面前诬陷敬晖和张柬之等人,说他们妄图专权,危害朝政。以皇帝的判断能力,当然认为两人的说法是准确的。二人进一步提出“锄奸妙计”,那就是封“诸奸”为王,同时免其实职,将他们架空,进而一举将其清理。皇帝听完,面露喜色,连声叫好。


于是,敬晖封平阳王、桓彦范封扶阳王、张柬之封汉阳王、袁恕己封南阳王、崔玄封博陵王,每月只需初一、十五朝见皇帝。不久,几人都因“擅政”罪名贬为各地刺史。复辟功臣全部被从朝堂清除了。


武三思当政了,他下令恢复武则天时期的治国政策,他的方针只有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武周政权仿佛还没有灭亡。


现在,安乐公主的地位也空前提升了。她的仪仗拟于亲王,开府设官,也干预起朝政来。她“恃宠骄恣,卖官鬻狱,”还经常擅自起草诏令,皇帝连看都不仔细看,笑着誊写下来,就算自己起草的。有一次,安乐公主在丈夫武崇训的怂恿下,请求皇帝立自己为“皇太女”,将来成为一代女主。这当然是在武则天启发下的“制度创新”。皇帝虽蠢,但还不傻,并没有答应她,但同时,也并没有对公主严谴。


长宁公主等其他皇女也都效仿安乐公主,追求极度的享受。那真是一个皇家女性的狂欢时代。





/ Part 16

安乐公主要当“皇太女”,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太子李重俊并不得宠。


李重俊也是皇帝的庶子,神龙二年时,皇帝考虑到韦皇后年过四十,再无所出,就将李重俊立为皇太子。但韦皇后对太子十分讨厌。武三思父子更是经常欺侮太子,甚至说太子就是个奴才。李重俊这个太子当得比乃父当年更加窝囊。“皇太女”事件理解为一个玩笑也未尝不可,但李重俊是肯定当真了。如果真把皇太子当回事,还会提什么“皇太女”吗?


很快,忍无可忍的李重俊带着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官兵,突然发动了政变。军队包围了梁王府邸,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双双杀死家中。武三思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死在李重俊手中。李重俊杀红了眼,斩下两人的头颅后,就想入宫杀掉韦皇后,不过韦皇后已经听闻事变发生,想好了分化瓦解叛军的对策。结果,军队在玄武门前倒戈,李重俊被左右杀死,政变失败。虽然“亲家”和女婿被杀,不过韦皇后依然心情大好。一切仍然在她的掌控之中。


逆贼伏诛后,在宗楚客等群臣的“拥戴”下,上皇帝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皇后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这是高宗武则天并尊“二圣”的翻版。韦皇后的权威形成了制度上的保证。




/ Part 17

此时,佞臣迦叶志忠上奏说,天下都把韦皇后当做和历代先帝与皇帝一样的圣人,还进献了十二首《桑条歌》,供皇后行“先蚕礼”时演奏。皇帝大喜,赏赐迦叶志忠庄园和七百匹绸缎。这就开启了群小替皇后拍马的风尚。为此获得赏赐的佞臣不计其数。


以韦皇后为首,此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受贿集团,包括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之母沛国夫人郑氏等人,都是集团的核心人物。只要向其中一人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得到由皇帝亲手任命的官位,她们运作下的敕令斜封着交给中书省的,因此。这类行贿而得官位者被称为“斜封官”。如果百姓行贿向她们三万钱,就可以被剃度为僧尼,享受政府的供奉。一时之间,长安城一片乌烟瘴气。


韦皇后早已不复有二十年前的人性。不过她尚存少许理智,也知道自己做的是祸国殃民的事情,但已经不知道如何收手了。所以,开始用巫术来祈祷鬼神,以求赎罪了。她把女巫赵氏召入宫中祈神,并封她为陇西夫人。而赵氏很快也成为受贿卖官集团的主要成员,势力隐隐能与上官婉儿相抗衡。





/ Part 18

自从武三思被杀后,韦皇后总有些不安泰。她向往武则天那样众多的面首。于是,她借口国子祭酒叶静能善于法术,散骑常侍马秦客擅长医药,光禄少卿杨均擅长烹饪,将他们明目张胆地随时召入宫掖当中。对此,皇帝知而不问,内外群臣司空见惯,而民间早已传为笑谈。


而安乐公主已经不满足于获得经济利益,她也决心开创祖母那样的政治事业。她和驸马武延秀一起投身到结党营私,谋求政治利益的勾当中去。


景龙四年六月壬午,五十五岁的皇帝暴崩。当值的御医是皇后的面首马秦客,所以,一时之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伙同马秦客弑君的说法传遍长安城。


韦皇后对皇帝的死并不悲痛,但人言可畏,只好秘不发丧,将亲近诸臣召入宫中,商量对策。皇帝应该是因为长久以来的“气疾”不治而死。韦皇后自知不是元凶,但苦于无法自辩。为今之计,是派亲近之人控制住长安的政权和两京的兵马,以防自己的集团覆灭。布置很快完成,韦皇后已经大权在握,马上要解决的是皇位的问题。


从心里来说,韦皇后恨不得自己能立刻登基,成为武则天二世。但这样做,杀害皇帝的黑锅就会立刻背在身上,恐怕当场就会被乱刃分尸。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学习武则天,立一个好控制的皇帝,然后以皇太后身份掌控朝政,以为女主称帝的缓冲。


好在皇帝还有庶子,不用另谋人选。皇帝第四子李重茂才智平庸,与父亲不相上下,可以继位。不过,还有两股政治势力必须加以考虑,那就是相王李旦集团和太平公主集团。


李旦殊不足道,但其子临淄王李隆基为人果断,文武双全,是个厉害角色;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爱女,颇得母亲真传,韦皇后虽然不愿承认,但也知道自己远不及对方。


几番谈判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斟酌出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由李旦辅政,韦太后摄政。本来这个计划是目前的最佳方案,也成功地施行了几天。但宗楚客等佞臣却迫切想做“开国功臣”。他们不断怂恿韦太后沿用武则天的成例称帝,又伪造图谶暗示韦太后一定会成功。韦太后原本已经将“分步走”的计划考虑成熟,但佞臣们的举动扰乱了她的心绪。归根到底,还是成为武则天二世的心魔诱惑了她。宗楚客对韦太后提出要杀死少帝李重茂,只是担心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不答应,于是,除掉这两支政治势力就被迅速提上日程。由安乐公主主持谋划。



/ Part 19

关键是密谋泄露了!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决定率先下手。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率军发动政变,杀掉羽林营中韦太后的一干亲信,公开宣布韦后毒死大行皇帝,密谋篡位。号召羽林军支持父王李旦登基,羽林军全体响应。大军攻到太极殿,驻守的的南牙卫兵立即全体倒戈。韦太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周密布置会土崩瓦解。她也来不及充分思考了,她在逃入飞骑营后,被飞骑兵纵马斩首,首级被献给了李隆基;上官婉儿也在逃跑中被杀死;正对着镜子画眉的安乐公主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士兵斩杀。鲜血扑满了整面铜镜。


不久,李重茂被废,。新皇帝李旦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建议下追贬韦皇后为庶人。韦氏集团的覆灭,似乎标志着大唐开元盛世的到来。



/ Part 20

韦香儿至死也没想明白,自己和婆婆武则天究竟差在哪里,其实,相差的地方很多,《新唐书》中的评价全面中肯,大家或可一读。我觉得,最关键的恐怕是武则天的才干用在稳定朝政和发展民生方面,其成也凭才德;韦香儿的才干用在结党营私和收取贿赂方面,其败也在私欲。百姓永远不会支持对自己不利的政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对韦香儿也是适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先帝   安乐   太平   贤妻良母   儿媳   女皇   太后   上官   太子   皇后   婆婆   皇帝   公主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