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后花园”巴林:90%的人都没听过,为何成了中东的红灯区?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在中东这个素来以保守而闻名的地区,有一个小小的岛国巴林却在伊斯兰世界中异军突起

不仅允许酒吧歌舞厅的存在,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红灯区

也许酒吧、歌舞团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司空见惯,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在伊斯兰世界,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就连酗酒在那里都是重罪。

那么这个比我国很多普通县城还要小的中东小国,为何能成为中东地区的“后花园”?

明明巴林才是发现中东第一口油井的国家,也是最先尝到了石油带来的经济红利,为何后来却走上了这样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呢?

阿拉伯男人的“秘密后花园”--巴林

1. 规模之大,数万名从业者

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只有100多万人口的小国,红灯区从业者的数量竟达到了惊人的1.5万人。

这意味着,每100个巴林人中,就有1个是特殊工作者。

如此惊人的比例,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来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而更令外界惊讶的是,巴林政府对此竟然是默许的态度

这种“放任自流”的政策无疑为巴林的这种特殊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良好土壤。

除了公开的红灯区,巴林的地下色情行业也十分发达。

但对于奔赴巴林谋生的外籍特殊工作者来说,这里既是梦想之地,也是地狱之地。

2. 来源之广,主要来自东欧、东南亚等国家

根据统计,在巴林特殊服务业的外籍从业者中,以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国家居多。

此外还有大量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女性。

除此之外,埃及、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女性也有一定比例。

种类繁多的服务项目和不同国家的服务者,使这片红灯区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国际化景象。

这一国际化的局面是近10年才形成的。

21世纪初,巴林这种特殊服务业的主力军还是邻国的阿拉伯女性。

但随着反人口贩卖意识的抬头,许多阿拉伯国家开始加强边检,减少本国公民出国从事特殊行业的数量。

于是巴林特殊产业转战东欧、东南亚等地区,通过各类合法或非法途径引进大量外籍女性来接替本土X工作者,保证产业链的持续运行。

3. 顾客群体,以邻国沙特为主

巴林红灯区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来自周边阿拉伯国家,尤其是保守程度较高的沙特阿拉伯。

每周五傍晚,连接巴林和沙特的跨海大桥上总是车水马龙。

成群的沙特年轻人开着豪车,奔赴这个中东的后花园寻欢作乐。

与他们保守压抑的家乡相比,巴林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抛开伊斯兰教的种种禁忌,尽情享受酒精、女人和歌舞带来的乐趣。

对沙特的富豪毛头小子来说,巴林就像是上帝准备的一处游乐园。

他们会大手大脚的消费,为这个小国的特殊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

这也使得巴林政府不愿过多打击本地的色情业——那会切断一个重要的经济命脉

不过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别说这些了,就连酗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重罪,为何巴林会是那个例外呢?

如果了解这个国家的话就会知道中东第一口油井其实就在巴林发现的。

那为何它不像沙特那样靠着石油发家致富反而成了中东的“红灯区”呢?

巴林最先尝到了石油带来的经济红利

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逐渐渗透进入波斯湾地区,并强迫巴林签订不平等条约。

签订保护条约后,英国人很快就在巴林修建了自己的政府大楼,并且趁机废除了酋长的征税权力。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完全控制巴林的对外关系以及军事防务。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巴林由一个原始的部落地区逐步向现代国家转型。

英国人在巴林修建了连接各城镇的公路,以便运送货物;同时还建立了现代化的海港,使船只能在任何季节接近码头。

这些设施极大地便利了商品流通,英国殖民者还在巴林引入了西式的医疗和教育系统

1932年,巴林正式出口第一桶石油。

这还是一个美国公司在探查过程中发现巴林北部地区蕴藏有大量的石油资源。

自此之后,石油开采和出口逐渐成为巴林的主要经济来源。

作为整个波斯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巴林也最先尝到了石油带来的经济红利。

到20世纪40年代末,巴林每年的石油产量就突破了千万吨。

石油出口为巴林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使这个小国迈入富裕行列。

独立后面临国力相对衰弱的困境

1971年,在英国东进政策失败后,巴林宣告脱离英国独立。

但巴林刚刚获得独立,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自身实力较为薄弱。

与之相比,沙特和阿联酋等邻国拥有远超巴林的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

靠石油出口积累财富的巴林经济无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巴林原油储量仅2亿桶,远远低于沙特的超过2000亿桶的石油储量。

20世纪80年代,随着沙特等国石油产量的提升,巴林在OPEC的份额不断下滑。

90年代中期,巴林石油产量已降至历史低点。

石油收入的断崖式下跌直接导致了巴林财政收入的萎缩,巴林政府被迫取消了多项民生补贴,社会出现明显动荡。

如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成为巴林当务之急。

在这种背景下,巴林决定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开放的旅游业促成了红灯区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巴林经济陷入困境。

为了发展旅游业,吸引外国游客,巴林政府开始向西欧国家公民实施免签证政策。

英国等欧洲国家公民可以免签进入巴林,并可在没有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停留长达3个月

这项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欧洲女性来巴林工作或做生意。

随后,提供陪酒和X服务的夜总会、酒吧在巴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与此同时,驻扎在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的美军也成为这一地下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

他们中不少人会在岸假期时光顾巴林的夜场。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这些美军往往更愿意选择西方女性作为服务对象。

到80年代,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巴林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红灯区。

每周五晚上,成群结队的沙特人会开车涌向巴林,寻找酒精和特殊服务,他们成为巴林各大夜总会、精品酒店的VIP客户。

根据巴林政府的统计,目前在巴林从事特殊服务行业的女性达到了全国公民总人口的1%左右,约1.5万人。

这在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内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规模。

红灯区的存在成为巴林经济转型的助力

依靠旅游业收入的增加,巴林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如今金融业已取代石油业,成为巴林的支柱产业,许多大公司也将总部设在这里。

旅游业也在过去20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已成为巴林的前三大产业。

红灯区的存在更是直接拉动了巴林的游客数量和旅游业收入。

这有力促成了巴林经济由依靠石油出口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是巴林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支点。

另一方面,巴林政府也继续放宽签证限制,打造购物天堂和娱乐天堂的形象,以吸引更多游客。

免税政策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巴林成为周边阿拉伯国家公民度假的首选地。

这些政策也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巴林红灯区的发展。

红灯区为巴林吸引了大量单身男性游客尤其是来自周边禁欲社会的沙特人。

他们成为各大夜总会、酒吧的主要消费群体,仅周五一天,就会有超过1万沙特游客涌入巴林。

红灯区使他们可以在此放纵自我,暂时逃离家乡的种种禁忌,这也使巴林收入增长了约10%。

可以说,若没有这一灰色地带的存在,巴林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大打折扣。

红灯区不仅带动了旅游业,其对餐饮、酒店、交通等相关部门也产生了“乘数效应”。这些行业依附红灯区的存在而生存、繁荣。

红灯区每年为巴林贡献上亿美元的旅游外汇收入,这无疑帮助这个小国度过了经济转型的漫漫长夜。

如今的巴林早已不是昔日单一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成功实现了经济多元化发展。

宗教势力阻碍产业合法化的尝试

尽管红灯区对巴林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宗教保守势力还是对其存在极为反感。

巴林曾提出合法化性产业的议案,以解决目前非法运营的问题。

但是遭到了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宗教领袖联合的强烈反对,最终合法化的提议胎死腹中。

可见保守宗教势力依然对巴林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尽管红灯区是巴林旅游业的“救命稻草”,但是其存在一直饱受争议。

巴林60%的穆斯林为什叶派,40%为逊尼派,两大教派都强烈反对红灯区的存在。

他们认为这样的“罪恶产业”堕落了社会风气,应当一扫而光。

所以这也就导致巴林目前的红灯区可以存在是一种非正式的默许。

但试图推向合法化就会遭到两大教派强烈反弹,保守势力依然严密监视着巴林社会的风气变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巴林   中东   红灯区   伊斯兰教   沙特   英国   旅游业   后花园   石油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