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去世:慈禧落泪,墓地至今有守墓人,坟冢前16个字令人深思

左宗棠真实相貌: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这是一组反映民族英雄左宗棠墓地情况的照片)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福州天降大雨,晚清重臣左宗棠病逝,享年74岁。消息传出后,举国悲怆,民众为失去一位民族英雄而悲伤。

左宗棠临终前写了一封遗折,要求儿子在他去世后上报朝廷。左宗棠在遗折中写道:

“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环视眈眈。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速赐乾断。凡铁路、矿务、船炮各政,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然居心为万事之本,臣犹愿皇上益勤典学,无怠万机;日近正人,广纳谠论;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左宗棠

在生命的最时刻,左宗棠依旧在忧国忧民。当慈禧太后看到左宗棠遗折后,她落泪了,最后给了一个汉臣能得到的最高待遇:追赠左宗棠为太子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予谥文襄,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命于湖南原籍及各立功省份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国史馆立传。

了解晚清这段历史的读者,每当提到左宗棠都会发出由衷的敬意,因为没有他当年力排众议坚持要收复新疆,后果将不堪设想。1865年,中亚浩罕可汗派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随即建立政教合一的哲德沙尔汗国。

与此同时,沙俄、英国也对新疆垂涎三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清庙堂爆发了“海防派”和“塞防派”的大争论,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收复新疆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

左宗棠墓地全貌

左宗棠主张的是海防塞防并重,他强烈反对李鸿章等人的主张。左宗棠认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什么‘赤地千里、土地瘠薄’,实乃华夏之聚宝盆也!”

左宗棠认为新疆战略意义重大,他说:“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自西北,弃西部即弃中国,西部安定,中国就等于安定了一半。”在左宗棠的多次努力下,他获得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支持。

1875年5月,64岁的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为了表达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左宗棠让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走在大军最前方,他这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左宗棠墓地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从此,“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响彻中国大江南北。当左宗棠盛大葬礼结束后,亲人将灵柩运回湖南老家下葬。

左宗棠墓地位于长沙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目前是重修后的墓地。上世纪70年代,左宗棠墓地被破坏严重,一伙不明身份之人用炸药将坟冢炸开,随即开棺暴尸。这是赤裸裸对民族英雄的极大侮辱,远在新疆的开国上将王震获悉后愤怒不已,当即下令重修左宗棠墓地。

左宗棠墓地

1986年,左宗棠墓地终于修建完毕。左宗棠墓地前树立了两根华表,刻有联语:“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这16个字实至名归,也足以说明左宗棠对收复新疆的贡献之大。

据资料,左宗棠墓地原先占地有10亩,曾有石碑、石人、石马、石象、墓庐享堂等,这也说明清廷对左宗棠的敬重。相比之前墓地,现在的左宗棠墓地颇为简陋寒酸。1996年,左宗棠墓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从左宗棠下葬那一刻开始,就有守墓人。

守墓人黄志清

黄志清是左宗棠第四代守墓人,他的家族已经自愿守墓138年至今。每当有游客询问原因时,平时寡言少语的黄志清立即严肃起来,他说:“左大人是阻遏俄英侵略收复新疆的功臣,我们家做这点事微不足道,这没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墓地   光绪   瘠薄   赤地千里   坟冢   海防   民族英雄   晚清   新疆   湖南   中国   慈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