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4大名将:军事上都是天才,政治上却是庸才,无一人善终

纵观我国古代史,大部分时候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也正是因为有多年战争,所以在此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将领,其中不乏一些军事天才。

军事天才们打仗的确非常厉害,但好多在政治上却是蠢才,他们分别是谁呢?

“兵仙”韩信

第一位就是西汉军事天才韩信,说起来也是非常奇怪,关于韩信的记载,并没有说他是和谁学的打仗,也没见他读过什么书,但人家刚开始打仗就非常厉害。

韩信投奔刘邦后,是个管仓库的小官,在这里,他遇到了知己萧何

由于经常与萧何讨论军事,所以萧何敏锐地察觉到,这小子打仗绝对是个奇才,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按照萧何的说法,刘邦勉为其难任命韩信为将军。但萧何却说,将军一职恐怕留不住这个人,此时刘邦就纳闷了:“他究竟有什么资本?”

最后无奈之下,刘邦只好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而且为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刘邦还为他准备了隆重的任命仪式。

后来韩信没有辜负刘邦和萧何的希望,成功助刘邦建立了西汉,但在此期间也出了不少问题。

有一次刘邦被围向韩信求救,韩信见状说道:“我想暂时当个齐王。”

刘邦听后直接破口大骂:“我现在正在生死边缘徘徊,他不是想着救我,而是趁机索要赏赐。”

张良等人听后耐心开导,最后刘邦才消了气。

消气后刘邦说道:“当什么暂时齐王,要做就做真齐王。”

这样的事还不止一件。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统帅多少兵马?”韩信听后毫不犹豫地说道:“超不了10万。”

刘邦见状再次问道:“那你适合统帅多少兵马呢?”

“我带兵打仗,自然是带的兵越多越好。”

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君臣之间的对话,后来韩信虽然说的委婉了一点,但还是引起了刘邦的不满。

其实刘邦早就想过要除掉韩信,毕竟这人实在是没有眼力劲。

但韩信毕竟是帮助刘邦打下天下来的主要将领,他要是亲自动手,恐怕会引起各将领的恐慌,这样的话,谁还会甘心为其卖命。

所以刘邦最后借吕雉、萧何等人之手,成功除掉了没有政治眼光的韩信,一代“兵仙”就这样陨落了。

曹魏名将邓艾

第二位便是帮助曹魏灭掉蜀汉的名将邓艾,这个人都快骑到天子头上了。

邓艾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官,跟韩信一样,都是看管后勤粮草的。

与韩信不同的是,邓艾一直当了20多年的小官,然后才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见到了曹魏权臣司马懿,邓艾的才能终于被发现,最后成功得到了重用。

邓艾的主要功绩就是助魏灭蜀,前有诸葛亮北伐,后有姜维北伐,要不是有这两人一直苦苦支撑着,估计蜀汉早就亡了。

姜维打仗虽是把好手,但朝中大臣经常反对他。

就是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姜维依旧能够和魏军打得有来有回。

但蜀国毕竟疲弱,终究是难以抵挡住强大的魏军,最后姜维带领大军退守到了剑阁。

这个地方简单来说就是易守难攻,邓艾见状也是没有良策将其攻下,既然这样,那就避其锋芒。

剑阁攻不下,可以打别处啊,于是钟会在正面吸引敌人火力,邓艾则从阴平一路修桥修路绕到了绵竹。

守在这里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很不幸,随着邓艾指挥大军攻下绵竹,诸葛瞻最后被魏军斩杀

攻破绵竹后,魏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打到了成都门前,刘禅见状感觉蜀汉走到头了,于是他就给邓艾写了一封请降信,正是这封信让邓艾丢了性命。

看到蜀国皇帝亲自向自己投降,邓艾十分高兴得意,他便做了一件傻事。

邓艾居然擅自以天子名义接受了蜀汉的投降,同时还给刘禅和蜀汉大臣们都封了官。

这种做法以前在东汉出现过,所以邓艾就进行了效仿。

只能说邓艾实在是太没有眼光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不论曹魏政权还是司马氏集团,他们都无法容忍。

由于灭掉了蜀汉,邓艾见人就开始吹自己是如何灭的蜀汉,多少有点居功自傲。

于是钟会就对司马昭说道:“邓艾想要谋反。”除此之外,还有几人也说邓艾想要谋反,司马昭见状直接将其抓了起来。

最后邓艾和好几个儿子皆被斩杀,实在是可惜可叹。

“杀神”白起

第三位是大秦名将白起,此人一生参与大大小小战役共有70多场,基本毫无败绩。

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白起每次打赢了大规模战役,敌军部队都会损失好几万人。

据后人统计,白起一生共指挥杀掉了100多万敌国士兵。

这等傲人战绩,放眼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也鲜有敌手。

这时或许就有人说了,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赵军是夸张描述,实际上也就是几万人。

话虽然这么说,但这里面有好多是无辜的平民百姓。

士兵再加上百姓,就算没有四十多万人,十万左右应该也是有的,十万人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也正是因为军功越来越多,白起多多少少有点飘了,有时就连秦昭襄王都不放在眼里,总是一意孤行。

其实白起这么做是为了秦国好,但他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接下来的行动,所以当秦王的命令让他不满意时,白起就不按照秦王规定的执行。

除了得罪秦王,自然无法避免不了引起小人们的不满,而宰相范雎就是典型。

再怎么说,人家范雎好歹也是一国丞相,但白起从来没把他放在眼里过。

朝堂之上,最不能惹的就是小人,而且是这种非常有权力的小人。

在范雎的努力下,白起首先对范雎有了仇。后来范雎经常背后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秦王对他也不信任了。

此时白起的眼中,秦王已经和范雎是同一人,说好听点是君臣和睦相处,说难听点就是君臣同流合污。

所以面对秦王的再三请求出兵,白起丝毫不为所动,最后秦王直接来了一套“一贬二放逐”。

后来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赐给了白起一把剑,白起看到后瞬间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后,白起自刎归天了,一代“战神”就这样陨落了。

虽然感到非常惋惜,但仔细一想,白起太缺乏政治眼光了,但凡他有点眼力劲,或许最后也不至于这样。

北击匈奴名将蒙恬

最后一位同样来自大秦,他就是秦始皇非常尊宠的蒙恬蒙大将军。

蒙氏家族可以说是大秦的中流砥柱之一,蒙骜和儿子蒙武都为大秦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蒙武的两个儿子便是蒙恬和蒙毅。

出生于这样的大家庭,兄弟二人自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蒙恬自小苦读兵书,而且经常跟着军营中的人一起打仗。

兵书只是人生中修炼的一部分,有了军事理论知识,还得靠实战来学会如何巧妙利用,这一点不是谁都能领悟出的。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蒙氏兄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后,蒙恬就带领大军到北方打匈奴去了。

蒙恬一边抵御匈奴,一边修筑剩下的长城。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并不是秦始皇一人修建的,赵燕两国也曾修建过。

所以蒙恬的一个任务就是,将三个国家修建的三段长城连接起来。

当时蒙恬在军事上的功劳很大,而他的弟弟蒙毅一直坐镇朝中,这便是著名的“外事内谋之蒙氏兄弟”。

由于秦始皇对两兄弟非常宠爱信任,再加上他们大权在握,所以蒙氏兄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

两兄弟也是不辜负秦始皇的期望,他们为新生的大秦王朝兢兢业业,而且刚正不阿,也正是因为这样,蒙氏两兄弟得罪了赵高

赵高那时候还不行,他还无法除掉蒙氏两兄弟。


就在这之后不久,秦始皇因病驾崩,赵高见状意识到机会来了。

首先绝对不能助扶苏上位,因为他上位后肯定是接着重用蒙氏兄弟,于是赵高杀扶苏助胡亥上位。

之后赵高又与左丞相李斯密谋,他们制定了一份假诏,上面说要把蒙氏兄弟赐死。

最后蒙毅被胡亥杀死,而蒙恬选择了自尽。

曾经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蒙氏两兄弟,就这样被赵高害死了。

其实这么来看的话,没有政治眼光,或句话说经常得罪有权有势的小人。小人一旦在背后使坏,很有就有可能带来大伤害。

上面这四人,在打仗方面都是非常难得的一把好手。那时建功立业往上攀升难,最后要想得到善终也是难上加难啊。

许多将领们就是因为没有政治眼光,最后丢掉了宝贵的性命,若他们懂得及时收手,兴许还会有转机。

政治眼光无非就是多注意皇帝的脸色,以及尽量不要去得罪那些争强好胜的小人。

这两种人得罪了其中任何一人,最后的结局基本就能提前看到了。即便是没有犯过错误,这两种人也会毫不留情地将碍眼之人无情抹杀,这就是真正的朝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绵竹   剑阁   蜀汉   秦王   司马   庸才   刘邦   将领   名将   小人   天才   眼光   兄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