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七一五”的前前后后

要说清楚国共两党瓜葛,得从国父孙中山说起。

国父不是天生英武神明。

根据传记来看,中山先生少年时代受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影响很大,因此在心里很早就埋下了反清的小树苗。

洪秀全这个人争议非常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人在历史上给后来者有一种非常强的指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什么意思?后来人对洪秀全会有一个基本的、普遍的认识:就这个能力、这个水平的人都可以这么轰轰烈烈干一场,那么,我也行!

中山先生开始并没有想与清廷决裂,而是想积极参政的。

当时中山先生给朝中几位重臣大员写了好几封信,只不过一直没有收到回信。中山先生后来慢慢明白自己不会受这些人、这个朝廷重用的。当被朝廷重用的想法成为黄粱美梦时,那就只能另起炉灶了!最后,就是分道扬镳!

中山先生与许多先贤比起来,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墙内开花墙外香!当他在国内还没有多大名气时,他在国外却博得了天大的名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国内当时受清廷控制严,许多言行是不能够被当局允许的。

海外华人思想当时是走在国内人前面的,毕竟他们在海外多年,冲破了思想禁锢,身上多多少少打下了现代文明的烙印。但他们在海外打拼,有许多顾虑,要养家糊口,要辛苦劳作。但无论如何,一颗无法安放的爱国心一直在跳个不停。

当他们猛然间发现:国内竟然有这么一个锐意进取的具有现代思想的决心改变局面的同胞出现时,他们惊喜万分,全力支持!因为自己不能无所顾虑地抛头颅洒热血,那么出点钱、助助威总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这也不枉了自己华夏子孙的身份!

虽说实际情况更复杂,但总体脉络就是这样。

从国民党的政党组织形式上来讲,中山先生起点也比较低的。基本就是抄袭了晚清时期,在南方比较盛行的帮会组织。甚至可以说,国民党最初就是从帮会组织演化过来的。

虽然中山先生开始反清动作不大,也没成功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山先生的声望却越来越高、越来越隆!这正常,那时我们许多人开始走出国门,到外面去学先进的东西。刚一到人家门口,人家一见面就问你:你知道你们的孙逸仙吗?

如果你讲你不知道,那你算什么事,你还好意思讲你是到外面来学先进东西的?于是你必须点头说:我知道,我们关系还不错!甚至是老铁!

回来后,你当然也得对好朋友讲:孙逸仙太牛了!外国的那些华人和大鼻子全认识他!

事情后来一步步发展到:只要你搞反清动作,你不打孙逸仙的大旗,你都不好意思,你都不上档次!而一旦你打了孙逸仙的大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打出来,总会积聚人望,甚至还会有人拿钱来支持你。那你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当他需要的时候,他打中山先生的大旗;当他不需要的时候,或者说实际操作时,对不起,还是得我自己说了算,我得自己作主。

如果因为利益起了冲突,或者说中山先生影响了他的前程和“钱”程的话,那对不起,不仅要扯下中山先生的大旗,还要跟你刺刀见红!

当年陈炯明是多么好的一个跟班呀,把中山先生捧得那么高,但当陈炯明感觉到自己利益受损了,你中山先生不能给我带来好处了,立马拉来大炮轰孙逸仙!中山先生夫妇只好跑到后来改称“中山舰”的军舰避难了!

中山先生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我要有自己的武装,否则我说了不管用呀!

这时候,他除了不少不太值得信任的元老外,身边已经有个地位不算尊崇,但确实是得力干将的常凯申。中山先生当时非常信任他、看好他。

干将有了,那如何来组织武装力量呢?

中山先生深知自己虽然是国民党党魁,但党内内部力量多派,人心不齐,要完成伟业必须借助于外力。

在多种因素权衡下,他最终选择了与苏联合作。

为什么说最终选择与苏联合作。因为苏联当时并不是中山先生唯一选项,另外还有美英法,乃至日本和德国。最终选择与苏联合作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收益最大!

这个词用得有些刺激。但您别误解了,这种收益是指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推动作用。比如大家共同的目标追求、经济的支援力度、武器装备援助和人力的加盟等等。

反之,苏联人出于远东战略考虑和输出赤色革命的需要,他们不仅扶持我党发展,而且他们认为我党短期内成不了气候,他们不断在寻找中国的潜在合作伙伴。苏联人也在做多项选择,可选项包括中山先生、冯玉祥和张作霖等。

经过反复对比和权衡,苏联人发现跟中山先生合作才是最优解。

这种合作从一开始就是双方的、双向的。大家彼此的着眼点还是“利益”:如何对自己更有利!

从中山先生准备与苏联合作开始,就受到各种阻力,而且很大!为什么?很简单,国民党最终是资产阶级政党,他的很多要员本身就是大资产阶级、大地主,让他们与苏联合作、与共产党合作,无异是与虎谋皮。尤其是当时种种反向宣传下,他们跟谁合作都不愿意跟苏联合作。

但中山先生那时威望正达顶点,合作之心始终不改。其它人再怎么勉强,也只能先让一步。

这就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由来!

通过这些矛盾,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国共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就留下了决裂的隐患!这就是先天有不足!

国共一合作,动作幅度就很大,很深度地合作。那时叫“党内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一开始是反对这样深度合作的。但吃饭的钱都靠苏联人埋单,他反对又能有多大力度?

因此,反对无效!

中山先生真敢做,也确实够开放。国民政府除主要领导位置由国民党占据外,到处都能看到早期的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身影。

毛委员当年就代理过宣传部长,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多年后,国民党内部不少人还能回忆起毛部长当年的一些举措。

国共合作还有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黄埔军校。

办军校首先要选校长。

大家都知道最终校长是常凯申。当然,常是一贯的有个性,而且有时会让人觉得他个性很有些莫名其妙!黄埔军校开校前,常凯申撂挑子了,以致于黄埔军校刚成立的时候没有他的身影。

黄埔军校校长的位置,虽然职务不高,但很重要!中山先生将常凯申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重用,作为后备梯队培养的!

如果说组织运转是中山先生和国民党弱项,那恰恰是我们的强项!

强到什么程度?多年后,我们的重要将领带几千人出去,一两年后就能拉起几万人的部队!

只要给点阳光,我们就会灿烂!

国共合作后,成效显著!

全国工运、农运、学运搞得如火如荼!

对国民党来讲,有哪些收获呢?我们就不套用教课书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一是苏联基本兑现了承诺,给予了大量援助;

二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整个机构运转非常优良;

三是打造自己军队的初衷基本实现,打倒军阀,实现统一提到日程来了。

对共产党来讲,收获也良多,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全国党员的人数暴增;

二是党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

三是工运、农运、学运蓬勃发展,在此过程我们培养和储备了大量干部。

当时形势可以讲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给人一种革命指日可待的感觉!

前面我们说过,国共合作还没有开始时,国民党内部分歧就比较大。中山先生凭借自己的威望给压下来了。按说,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原先反对的一部分人应该支持了吧?

不!恰恰相反,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分歧越来越大!

为什么?工运、农运、学运的革命对象是谁?

没错!当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那国民党中的这些人会愿意等着革自己的命?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在这种形势下,双方的合作形成了一种很拧巴的、很奇特的现象:国共双方合作开展越好,离分裂就越近!

这没办法,这是先天的,是胎里带出来的!

如果说当时还有一个坚实的合作纽带的话。那就是:当时大家还有一个基本的共同念想:北伐!统一国家。

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失去了主心骨,右倾势力不断抬头,国共双方决裂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前面我们曾经专门写过中山舰事件。这里我们还要再顺带说说。

中山舰事件发后了,斯大林选择了让步,或者说委屈求全。毕竟中国仍然没有实现,这时候如果与国民党撕破脸皮,则原先的计划和投资则尽付东流!

这一退步引起两个结果:一是歪打正着地促成常凯申成为国民党第一人的事实;二是让常凯申感到苏联和共产党也不过尔尔,为后面的国共决裂打下了深深的伏笔。

但蒋介石这时还不敢贸然翻脸,毕竟他的地位还不稳固,他要想完成一统大业,也就是即将到来的北伐,他太需要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了。

因此,大家都退一步,彼此作了妥协,国共合作的大旗依然不倒!但双方心中都有了提防之心。

蒋介石能不能不反共呢?不可能!

屁股决定脑袋!蒋介石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他就会最终为哪个阶级说话!其它的,都是浮云!

因此,即使没有西山会议派这样的组织搞鬼,老将最终还是会掀桌子的!这是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现实演绎,它不以某个人或某一批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纵然是铁血强人斯大林也无法更改这种趋势!

借助于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力量,北伐一启动,就超出想像的顺利!

当时“一正压三斜”的说法在坊间广泛传开了:蒋介石的“介”是正;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中的“佩”、“传”、“作”则是斜!

蒋介石的声望达到了一生的顶点!

北伐越顺利则预示国共决裂就越近!

蒋介石盘算了好久:

一是自己声望达到最高点,正是建立、维护、巩固自己独裁的好时机!

二是北伐既然这么顺利,离开苏联和共产党人,我一样可以做到!

三是胜利就在眼前,胜利后怎么分果子呢?不如早点将你们踢下船去!

四是苏联在什么事都要在背后指手画脚的,所谓尾大不掉,长此以往,后面更难处理,那么乘势摆脱你正当其时!

“四一二”发生了!

实际情况更复杂,但脉络大致如此。

我们现在总结说,如果采取什么防范措施,大革命失败是可以避免的。但事实上,双方阶级立场决定了最后结果。无论我们怎么防范,决裂是必然的!

苏联赶紧给陈独秀戴上许多帽子,彻底将其拿下。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陈独秀作为党魁,遇到这种情况,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也不算冤!

汪精卫一看老蒋反水了。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要接过中山先生的正统大旗,继续与苏联和共产党合作!奈何强人斯大林这次所受的刺激太大了,已经不愿意再信任他了!

汪精卫已经进入斯大林清洗名单!

汪精卫一看:我去!那我还干个什么,我也掀桌子!

这样,发生了“七一五”!

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纵然暂时能够愉快合作,双方掀桌子是迟早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黄埔军校   斯大林   孙逸仙   苏联   国共合作   共产党人   国共   中山   前前后后   蒋介石   国民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