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一女八路签订契约送子,多年后反悔,连同儿子养母一同接回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43年,通过地下党联系,一位女八路军战士抱着出生只有43天的男婴来到一户姓张的农民家里,她要将自己的儿子送给这户人家。

张家夫妻两人结婚多年来一直没有孩子,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为了防止女八路军反悔,夫妻二人找人写了契约,约定这个孩子之后与她再无关系,终身姓张。

女八路军忍痛签下契约,含泪离开,再无音讯。

假夫妻变为真夫妻

这位女八路军名叫邓戈明,是一位坚强的女革命家,她与丈夫石辟澜的革命故事感人至深。

邓戈明原名邓贞子,广东广州人,出生于爱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留学日本。在父亲的影响下,邓戈明在上学时参加了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日军踏进广州城时,刚刚大学毕业的邓戈明义无反顾地奔赴敌后,宣传组织群众,坚持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战争。

在紧张的抗日活动中,邓戈明投入了高度的热情,同时在感情上,遇到了一生挚爱。

1940年,邓戈明调到粤南省委任妇女部长,密写和收藏省委文件。为了掩人耳目,组织上派了宣传部部长石辟澜与她假扮夫妻,居住在一间10来平方米的小屋。

不久,两人产生感情,经过组织批准结了婚,假夫妻成了真夫妻。

由于地下党经费紧张,邓戈明夫妇的生活十分艰苦。石辟澜患有肺病,时常咳嗽,但仍然坚持工作。作为妻子,邓戈明想尽了办法为丈夫增加营养,家中大小事务她都揽在自己身上,甚至将宣传部秘书的工作也兼做起来。

就在结婚的第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启德机场也受到了重创。

爆炸发生在半夜,邓戈明夫妇还在睡梦中,炸弹爆炸的冲击力使他们房间的玻璃全部震碎。惊醒的邓戈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她收藏的省委文件。如果这些文件被气浪吹飞到街上,后果将难以想象。

几天后,日军占领了九龙,邓戈明夫妇等地下党员不得不偷渡到香港。然而香港也没能支撑多久,随后也沦陷了。

就在这个时候,石辟澜接到组织任务,要倾力营救滞留在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而邓戈明则要重新偷渡到九龙,与那里的组织部长王均予取得联系。

此次任务显然风险巨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发现死无全尸。但即便是这样,邓戈明仍然勇往直前,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当天就返回了香港。

在之后的两年里,邓戈明夫妇秘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800余人。直到1942年,战争局势越发紧张,邓戈明夫妇只好撤出香港,转移到了梅县。

然而就在这时,党内竟然出了叛徒,梅县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石辟澜将被召回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可是这个时候,邓戈明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邓戈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将孩子送走。

生为人母,邓戈明自然也无法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但为了革命和孩子的安全,她只有这么一个办法。

石辟澜牺牲,与儿子养母组成多姓家庭

1943年夏,邓戈明夫妇通过地下党联系,找到了一对适合收养孩子的夫妻。夫妻二人结婚多年没有生育,非常想要个孩子。他们十分喜欢邓戈明怀抱中的婴儿,但收养的唯一条件是:从此以后,孩子与邓戈明再无关系,只能姓张。

为了保证邓戈明不会反悔,夫妻俩还与邓戈明签下了契约。

忍痛将孩子送走后,邓戈明只身来到了重庆,在得知丈夫已经在去往延安的路上时,她不敢耽搁,也紧随其后。

在此后的三年中,邓戈明夫妇同在中央党校学习,革命的使命抚平了她的失子之痛。在1946年,她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女婴。

当时石辟澜的化名叫余清,所以他也让女儿姓了余,名叫余小青。

本来夫妻俩准备带着女儿回南方工作,可解放战争爆发,他们只好留在了北方,在河南省南乐县参加土改斗争。

1947年,石辟澜报名随刘邓大军南下,临别时,他深情地向妻女告别。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石辟澜走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据石辟澜的战友回忆,石辟澜在挺进大别山后,就担任了东木古城的地委工作。他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贫农团、儿童团,为打土豪分田地打基础。当时他化名仍叫余清,因此当地民众都亲切地叫他“余队长”。

然而就在1947年11月,麻城县反动头子郑家贤发动反革命暴乱,石辟澜的住处附近的熊家湾村恶霸熊存绪多次谋划刺杀石辟澜。

暴乱发生时,石辟澜身边只有一个警卫员,熊存绪就趁着这个时候冲进了石辟澜驻扎的新屋湾村。警卫员听到枪响顿感不妙,赶紧背着正患疟疾的石辟澜往后山上跑,然而,还是没能逃脱。

熊存绪和另一名反动分子熊存玉将石辟澜和警卫员绑了起来,对他们进行严刑吊打的审讯,逼问他们解放军的机密。

石辟澜和警卫员坚决不背叛党组织,惹怒了反动分子,熊存绪将他们杀害在了附近的金字岗小山上。

暴动平息后,群众将石辟澜和警卫员的遗体从山上背了下来,与其他5位烈士一同安葬在了毛家冲尹家岗山坡顶上。

石辟澜牺牲的消息一年后才传到了邓戈明那里,她顿时悲痛欲绝,可革命还得继续,邓戈明独自带着女儿顽强地活了下去。

1949年广州解放,邓戈明回到了广州工作,与女儿生活在干部大院中。一天,女儿问邓戈明她为什么没有“爸爸”,惹得邓戈明生气地说:“你怎么没有爸爸,你当然有爸爸。”

女儿的话引起了邓戈明丧夫之痛,当天晚上,她便梦到丈夫浑身是血的样子。

锥心之痛,使她下决心找回那个送走的儿子。在1956年,她被调到北京后,事情有了眉目。

通过多方打听,邓戈明终于与儿子认了亲,但此时儿子的养母廖氏孤苦无依,邓戈明一咬牙,将廖氏也接到了北京。鉴于当年签订的契约,邓戈明没有让儿子改姓,依旧姓张。

这样一来,邓戈明的家就成了一户多姓的家庭,两个孩子一个姓张一个姓余,两个母亲一个姓邓一个姓廖。

解放初期实行工薪制时,邓戈明的工资定为行政十级,几十年没有升过一次,家里的开销全都由她承担,实在有些拮据。但即便如此,邓戈明每个月还会拿出一部分钱,以丈夫的名义寄给乡下的婆婆。

直到乡下的婆婆去世,都以为自己的儿子在北京做官。

邓戈明独自撑起一个大家异常辛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能想起与丈夫相识相恋的岁月。在孤独和思念的磋磨下,邓戈明到南京出差时,专门到雨花台革命烈士园捡了几块雨花石回家,泡在玻璃杯中,以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梅县   儿子   警卫员   铁粉   养母   香港   契约   夫妇   丈夫   多年   女儿   夫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