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遍100家餐厅,这对父女力证杭州不是“美食荒漠”

编辑 | 周衡

杭州是“美食荒漠”吗?在抖音输入关键词并搜索,便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网友旗帜鲜明地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是,另一派则不服:“谁说杭州是美食荒漠?”

如果以此为分类,那么郑建庆父女一定属于后者。在抖音上,父女俩的美食探店账号叫“我爸老郑”,100多个作品,几乎每一条都在为杭帮菜“正名”。“杭州菜都上过国宴,美食荒漠里长出来的(国宴菜),你相信吗?你们还没有真正了解杭州的文化。”

60后老郑因热爱杭帮菜,做了三十多年厨师,对美食有深入研究;女儿小郑学建筑出身,做过几年新媒体运营,对抖音运营颇有心得。

今年4月,父亲退休、女儿辞职,爷俩一起开始在抖音探店,在被网友嘲讽为“美食荒漠”的杭州寻找美食,也讲述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是女儿结婚后,父女俩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刻,也是两代杭州人共同追溯城市记忆的旅程。

郑建庆父女参加央视《回家吃饭》节目录制。

杭州不是“美食荒漠”

对老郑和小郑来说,做探店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出生于80年代尾巴的小郑,大学毕业后在本地传媒公司做吃喝玩乐类内容,而后顺势转向新媒体。今年年初,她辞职,恰逢父亲退休,一个懂传播,一个懂吃喝,合计之下便开始做抖音探店博主。

“镜头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样子,边吃边聊,只是平常更随意一些,镜头里还是稍微有些拘谨。”小郑说,小时候父亲顾家,即便做主厨很忙,仍然会抽空给她做饭,从小也听爸爸讲了不少类似宋嫂鱼羹的故事,“你可能从小就知道,只是不会刻意记下来,就觉得这是一件很家常、很理所应当的事。”

老郑父女正在拍摄抖音探店视频。

杭帮菜发源于杭州,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主要分支。相比于川菜的麻辣鲜香、粤菜的原汁原味,杭帮菜以清淡、鲜咸著称。它选料精细,对食材、时令都有很高的要求,像2016年G20峰会欢迎晚宴上的松子鳜鱼、龙井虾仁、东坡牛扒,都是杭帮菜中的名菜。

上世纪80年代初,杭帮菜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菜系,等到80年代末,它才由杭州走向全国。根据老郑的回忆,2000年前后,是杭帮菜的繁荣时期,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杭帮菜餐厅,老郑也因此去过北京、保定、徐州做主厨。

“杭帮菜鲜,出品也漂亮,所以很受欢迎,但最大的问题是必须用杭州的原材料去做,物流不发达,你就做不出食物的精髓。”老郑说,北方没有笋,就做不了好的油焖春笋,没有富阳豆腐皮,就做不了好的干炸响铃,如此四五年,潮水褪去,杭帮菜便只能又流回了杭州。

2008年前后,川湘菜、粤菜逐渐成为主流,杭帮菜的本地市场开始遭遇挑战,与此同时,大量成熟厨师流失,也使杭帮菜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一个好的杭帮菜师傅,火候很要紧,火候不够,菜是生的,火过了,它就老了,鲜味下降了。”老郑对杭帮菜理解透彻,2021年3月,他曾以特邀嘉宾的身份登上过CCTV2《回家吃饭》的舞台。

他说,刚入行时,光切菜练刀法就得三年,过了基本功,师傅才会让试烧蔬菜,到真正能上灶主勺,起码得十年。“黄金年龄得35岁之后。”可惜厨师工资不高,加之杭州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老郑认识的大部分同行40岁后就不再掌勺,要么退居二线,要么转行,就像老郑自己,也是由私人餐厅主厨变成了食堂承包商。

有媒体做过一组统计,当大家讨论“美食荒漠”时,都提到了哪些城市。排名前三的是北京、杭州、深圳。北京和杭州还因为领先幅度过大,被网友吐槽为“荒漠兄弟”。

对此,老郑并不认可。“现在退休了做抖音呢,也是想推广杭帮菜,别人说我们是美食荒漠,我就要讲讲真实的杭帮菜是怎样的,破除大家的一些偏见。”

“真实探店,食话实说”

今年4月至今,老郑和小郑一共探了一百多家店,其中既有山外山、楼外楼这些传奇百年老店,也有外地游客都熟悉的杭帮菜菜馆。他们会去探访街头巷尾不知名的面店和馄饨店,偶尔也会走出杭帮菜的“舒适圈”,尝尝粤菜和川菜。这些探店过程都被记录在“我爸老郑”的抖音账号上。

老郑和小郑的抖音账号“我爸老郑”。

小郑说,探什么样的店,一部分来自老郑的经验,他知道哪些店年代久远且口碑不错;一部分来自小郑网上冲浪,“看网络热点,哪家店比较红火”。在抖音视频里,老郑主要负责点菜,并从专业角度点评食物,小郑则主要负责串联和引导,代观众问出关心的问题。一个严肃中肯,一个俏皮可爱,父女俩一捧一逗,亦庄亦谐,短短7个月,便收获了近7万粉丝。

父女俩执着于做中立的食评人。在抖音账号主页,小郑把“真实探店,食话实说”写在了第一行,这是他们的信条,也是他们推广杭帮菜的基准。

今年7月,父女俩批评杭帮菜博物馆的视频在抖音火了。这家博物馆集展示、体验、经营于一体,旨在发掘和弘扬杭帮菜系。探店前,小郑曾相当期待:“总能吃到最地道的杭帮菜了吧。”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尤其是西湖莼菜汤,“就是用白开水泡了小叶子”,甚至能“吃得出自来水的味道”。

“按理讲,标准的西湖莼菜汤要有火腿丝、鸡丝、香菇丝,莼菜是绿的,火腿丝是红的,鸡丝是白的,香菇丝有一点黑的,这个菜是很漂亮的。”在抖音视频里,老郑言辞犀利,不留余地的批评获得了将近2万的点赞和近5000条评论。一位1999年就改行的前杭帮菜厨师留言:“老郑点评绝对到位。杭州的饮食系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杭帮菜中生代的流失,造成现在都被各地饮食同化了。”

面对质疑,工作人员现场回应“可能是失误,马上补一道”。随后,杭帮菜博物馆再次回应记者:“(鸡丝、火腿丝)平时都是加的,当天可能是小师傅做的,在制作过程中没放,也没监督到。”

在小郑看来,这样的批评不是为了贬低,而是为了让餐厅意识到问题、坚持初心。小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也喜欢火锅串串,只是吃腻了,最想念的还是杭帮菜的清淡爽口。她说,杭州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美食荒漠”,恰在于城市发展太快,没有在餐饮上做好承接人口激增的准备。如果杭州本地人都不传播杭帮菜的话,就没有一个地方能为杭帮菜说话了,“也许它现在正好在一个低谷,说不定过几年又起来了呢?”

通过饭馆,看见城市的变化

除了客观公正的表达,父女俩的探店也充满了人文气息。去临平杭南村吃红烧羊肉,在陈列馆看到“湖羊北来”四个字,老郑立马娓娓道来:“羊本来是北方的食物,随南宋迁都杭州才把羊慢慢引了来,口味也慢慢变成了南方的口味。”去“佛门净地”吃素食,出来看见牌坊上写着“四围烟霭”,老郑也能立马说出出处:“这出自周端臣《少年游·西湖》的原句: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这样的风格,使“我爸老郑”抖音账号赢得了近7万粉丝的信任。父女俩出去吃饭,常遇到粉丝在隔壁用餐。“这个菜真好吃,就是看了你们推荐过来的!”不少人说,来杭州前的确不知道吃什么,后来把“我爸老郑”抖音号当美食手册按图索骥,才发现杭州饮食确实别有洞天。

老郑和小郑,成了嫁接食客和餐厅的桥梁。一家卖生煎、拌面、馄饨的早餐店,换过店址后生意一落千丈,老郑和小郑前去探店时,屋里空空荡荡。后来视频发布一个小时,老板就告诉小郑,队伍已经排到了屋外,外卖订单也起来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经过老郑父女探店,抖音上的流量切实转化成了客流量,“有些餐厅中午就卖完了食材,还有的,连续半个月,每天排长队。”在小郑看来,探店对餐厅的确有所助益,“像这种偏本地特色的店,品质做得不错,留得住人,生意才是可持续的。”

小郑三四岁时,父女俩合影。

2018年,小郑结了婚,2020年又有了自己的小孩,如果不是和老郑要一起探店,他们已经很难经常聚在一起了。“日常生活里,我们好像不会刻意说周末去喝个茶,好像永远有这个机会,但又好像永远不会干这件事。”小郑说,现在为了探店拍视频,父女俩每周有三天都会一起吃饭,有时还会一起去西湖坐游船、赏荷花、去菜市场买鱼。“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这的确是做视频最温馨的事。”

几天前,一个粉丝告诉小郑,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看到他们的视频,非常羡慕。小郑很受触动,原来一个美食账号,除了信息、知识,还能传递亲情的慰藉。

采访这一天,老郑和小郑在一家私房菜馆拍摄。站在楼上,就能看见南星桥火车站。那里曾经是杭州最大的货运站,老郑的父亲曾在那里工作。“小时候来看,火车站真大啊,现在一看,原来已经这么小了。”过去十年,杭州迅速发展成了中国电商行业的中心,货运站也早已搬到了别处。老郑意味深长地对小郑说,你看,我们正好通过饭馆,看到了城市的变化。


#女儿裸辞创业60岁爸爸成第一个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杭州   父女   荒漠   莼菜   力证   餐厅   美食   西湖   鸡丝   主厨   账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