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成婚时啥样?47年,一对新人并肩,十分拘谨,仿佛并不相熟

文 | 一叶禅儿

编 | 一叶禅儿


前言

繁花落尽,岁月如歌。

回望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古时的爱情方式,宫门里的佳话往往不是自由恋爱的产物,而是由父母及媒妁指定安排的结果,也被称为“包办婚姻”

然而,这看似封建宗法的形式背后,实则隐藏着无数对个体命运的无奈。

今天,笔者将通过一张珍贵照片,带您走进1947年一场包办婚礼的现场。

包办婚姻的弊端

在那个时代,婚姻与爱情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许多青年男女的命运随着婚姻的潮流而流转,她们如被吞噬的光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在父母的意志之下,她们被迫接受不属于自己的选择,违心地嫁给了从未谋面的陌生男子,度过了苦难的一生。

婚姻的悲剧在于,大部分时候,双方根本来不及了解彼此就已经匆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种速度未免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他们身处不同的阶层,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原以为从此携手走过漫长人生,现实却给他们开了个巨大玩笑,他们怎么可能会一拍即合?

民国时期,虽包办婚姻的现象仍然存在,但人们对于婚姻已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是简单的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心灵契合。

受外来文化影响,他们开始注重婚礼的仪式感,尝试引用西式礼节。新旧交融,传统婚礼与西式婚礼齐头并进,展示了婚恋风俗的革新态势。

1947年包办婚姻现场

就像照片中的年轻夫妻,尽管他们全身心投入婚礼的准备,协调着婚衣的长度,他们的脸上却闪现出拘谨的神色,流露着不满与尴尬。

这不禁让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位年轻人对于爱情的初衷早已不再,昔日的欢笑已消失无踪。

爱情与婚姻,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各异。

穿越时空,我们看到了时代变迁中的婚姻与爱情,它诉说着人们关于幸福与痛苦的体验,记载了个体与整体的抗争。

结语

琐碎与繁华,理想与现实,沉浮与追求,这些都是影响人们爱情婚姻观的因素。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愿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洒脱如风,勇敢追梦。让爱情成为生活的维系,而非命运的枷锁。

无需妥协于世俗眼光,只要真心相爱,便可冲破身份界限,走向幸福的人生旅途。

毕竟,那些能够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男女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伴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媒妁   旧社会   拘谨   婚礼   个体   年轻人   命运   父母   岁月   婚姻   新人   时代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