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版图变迁:脚踢三韩,拳刚大隋,东北亚小霸主的兴亡之路

左图右史,慢慢品读


高句丽在《汉书》《后汉书》中又称“高句骊”,南北朝时改称“高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权。

高句丽人源出高夷,高夷在《汉书·地理志》中被称作“东夷”,还说他们生性柔顺,很可能与上古的高阳、高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高句丽是多民族国家,族群成分复杂。它源出高夷,但王族即建立者却是夫余人,夫余人乃濊貊人的一部,在扩张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很多古朝鲜遗民、汉四郡的汉人、沃沮人、少量靺鞨人以及三韩人。

高夷人生活的地方在鸭绿江以北,今辽宁与吉林两省交界地带。周初至战国中期,这里是商人遗民建立的箕子朝鲜的地盘。

后来随着燕国的扩张,前299年,箕子朝鲜被赶出了辽东,南迁朝鲜半岛,高夷人获得了独立地位。

可是,高夷人还没来得及大展手脚,秦朝和汉朝相继建立,它们的势力都进入了辽东地区。前194年,汉朝的燕人卫满渡过鸭绿江,推翻了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

卫满朝鲜后来与汉朝发生冲突,于前108年被汉武帝灭掉。卫满朝鲜灭亡后,西汉在此设立了“汉四郡”即玄菟、乐浪、真番、临屯。在灭卫满的过程中,高句丽人被捎带手一起烩了。前82年,玄菟郡内迁后,高句丽人隶属于玄菟郡,治所高句丽县。

高句丽北面有一个夫余国,是濊貊的一部所建。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遂南下“卒本”川,战胜了高句丽消奴部王族松让,建立了高句丽国,以高为氏。也有人认为,最初的国号可能叫“卒本扶余”,高句丽为后来改名。前34年,高句丽定都纥升骨城,即今辽宁桓县五女山城。不过,这个时候的高句丽国仍是汉朝境内的属国,而且只是个侯国。

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同时建军事守备城尉那岩山城,后改名丸都城。这两个城都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此后400年间因战祸原因,高句丽都城反复在两城之间来回迁。

新朝初期,即公元12年,高句丽人因不愿随征匈奴而致首领驺被王莽派人诛杀。高句丽遂反抗独立,并且占据了原属汉朝的玄菟故郡。

东汉建立后,因高句丽进占乐浪,光武帝出兵讨伐高句丽,限制了高句丽的势力范围。然而此后,高句丽还是开启了扩张之路,通过不断兼并周边部族和国家,一步步壮大起来。56年,高句丽兼并了夫余人兄弟民族沃沮人的大部地盘,版图延伸至今日本海。

不过,高句丽在前200多年的扩张之路上并不顺利,可以说步履维艰。因为周边的强大势力太多,北有扶余,西与南有强大的中原王朝或者地方割据势力。因此,高句丽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屡遭打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高句丽本以为有机可乘。没想到,辽东军阀战斗力一点不弱于东汉官军,甚至更强。197-209年,高句丽先后遭到辽东军阀公孙度、公孙康的袭击,国都国内城与丸都城两次被攻陷破坏。

后来,辽东公孙渊不服从曹魏政权,于237年自立为燕王。高句丽于是与曹魏结盟攻打辽东,以报仇雪恨。之后,司马懿东征,灭掉公孙氏政权,占领辽东。

曹魏攻占辽东后,高句丽可能觉得自己无所获,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转而出兵袭击辽东。曹魏大怒,于244年发兵反击,摧毁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往沃沮地避难,曹魏以为高句丽已灭,就撤走了。

没想到,70年后,高句丽又满血复活了,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西晋的东北边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和边疆都乱成了一锅粥,高句丽复兴的转折点到来了。311年,高句丽西进,切断了辽东与朝鲜半岛的水陆通道。

随后,高句丽又南下攻打乐浪、带方二郡,西晋地方官张统仅以两郡之地抵抗。314年,高句丽占领乐浪、带方二郡,张统败退撤走。同时,高句丽继续南攻辰韩,版图扩张至汉江上游,成为东北与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

在整个4世纪,高句丽版图扩张的势头迅猛,一路高歌,四面出击,火力全开。东灭沃沮,西袭辽东,北攻扶余,南击百济和新罗。

当然,高句丽的扩张并非完全顺风顺水,也遭遇过挫折,尤其是慕容鲜卑和百济的威胁。342年,国都丸都城遭到强大的前燕政权攻陷。371年,百济围攻平壤城,高句丽故国原王出兵迎战被射死。百济的上层也是夫余人,只不过下层是三韩人。

高句丽是一个高度汉化国家,半农耕半渔猎畜牧,主体区域就是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本身就有不少汉人。372年,高句丽小兽林王继位后大力改革,仿中原汉制建立“太学”,还引入佛教为国教。

从好太王高谈德中期开始,高句丽扩张的势头狂飙,北击契丹、夫余,西攻后燕、北燕,南打百济。要不然好太王怎么又叫广开土王,他在位期间确实是“广开疆土”。

后燕自从被北魏击败后,国力大衰,偏居辽东、辽西一隅,之后的北燕也实力较弱;契丹还处于部落时代,更加弱小。402-404年,高句丽趁机攻占整个辽东诸郡,势力已越过辽河,版图大增。从此,高句丽开始步入鼎盛期。

410年,高句丽北伐夫余,又兼并了夫余国很多城池和部落,北界已到松花江。同时,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被打得臣服,都成为高句丽的属国。此时的高句丽版图,东临今日本海,西到辽河,北至松花江,南接百济、新罗,已成为东北亚最强大的地区性国家。413年,高句丽一代雄主好太王去世。

南北朝初期,也就是魏宋对峙时候,高句丽改称“高丽”,并被中原王朝册封为“高丽王”。史学家为了避免与后来朝鲜的王氏高丽混淆,常称之为高氏高丽。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文一律采用“高句丽”之称。

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采取了务实的外政策,对南北朝双方都称臣纳贡,利用南北对峙的平衡来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并时不时的支持辽西势力牵制中原王朝。这一招百试不爽,使高句丽在与周边的民族和政权征战中确立了优势,尤其是对百济和新罗。

因此,此时的高句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压制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和新罗上面。427年,为了控制百济和新罗,高句丽迁都平壤,实现了战略方向上的转移。

475年,高句丽长寿王率兵攻占百济国都慰礼城即汉城,也就是今韩国首尔,百济国王被迫迁都熊津。同时,高句丽将新罗势力赶出汉江源头。

494年,高句丽灭掉夫余国。512年,高句丽又南攻新罗,尽占整个汉江谷地,将新罗压缩至半岛东南一隅,还与倭国在半岛的任那统治区发生冲突。至此,高句丽版图臻于极盛,面积在35万平方公里以上,力压三韩近40年。

然而,正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高句丽开始陷入王室内斗和党争。550年以后,半岛南部的新罗崛起,联合百济攻打高句丽,企图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此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为了争夺土地富饶的汉江谷地经常大打出手,反复拉锯。

551年,新罗已攻占汉江上游。553年,新罗又以帮助百济为名出兵攻占了百济夺回的汉江下游地区,并且还攻占了高句丽大同江上游大片土地。至此,高句丽失去了富饶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汉江谷地,并且国都面临着新罗的威胁。

高句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586年展开反击,将新罗赶出大同江流域:小棒子,给你脸了?但是,新罗仍然控制着汉江谷地。不过,新罗的吃独食行为惹怒了百济。于是,百济开始攻打新罗报复,结果打不过。

隋朝建立后,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中原王朝重新实现了大一统,高句丽又感受到了新威胁:要不先下手为强?于是,高句丽开始大规模扩军备战,以防不测。

597年,高句丽平阳王先发制人,进攻隋朝辽西,结果被营州总管击退。598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再攻辽西,隋文帝大怒,派10万大军征讨,但因道路泥泞、供应不足、疫病等各种原因损失惨重被迫撤退。不过,婴阳王还是吓坏了,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谢罪,隋文帝乃罢。

隋军撤走之后,高句丽转过头来开始收拾新罗,于599年夺回汉江谷地,又将新罗打回了原形。611年,高句丽攻占了隋朝辽东郡和燕郡东部,版图再一次达到巅峰。 高句丽突然感觉自己又行了,仿佛重回王者之巅。

隋朝这个时候在位的是隋炀帝,隋炀帝是个暴脾气,不能忍受高句丽表面臣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于是,612-615年,隋炀帝三次东征讨伐高句丽,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因为隋炀帝招摇过市,瞎指挥,扔下30万具尸体而返;第二次眼看就要成功了,但爆发了杨玄感之乱;第三次是隋军逃亡严重,而高句丽连年战争也不想再战,于是给隋炀帝个台阶下,乞降。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但没有把高句丽给打趴下,反而弄的中原天下大乱,把隋朝给弄灭亡了。高句丽一看:堂堂的中原大国隋朝都把我奈何不得,不过如此耳,顿时飘了。

不过,隋朝攻打高句丽,对高句丽来说还是有影响的。就在高句丽与隋朝死磕期间,新罗趁机北上,重新占领了汉江谷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百济也不甘寂寞,出于对新罗的不满,攻打新罗西部。

唐朝建立后,半岛上的新罗国抱上了大唐的粗腿,成为其属国。628年,新罗攻占高句丽南部。眼见新罗的做大,高句丽开始联合百济共同对付新罗。百济对新罗西部攻打甚急,已杀入汉江中游。

唐太宗时期,唐朝削平了四方,把目光投向了辽东地区。643年,新罗遣使入唐朝告状,说高句丽企图切断其前往唐朝的通路,请求帮助。于是,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征伐新罗。没想到高句丽不给面子,断然拒绝:隋朝都奈我不得,怕尔不成?

唐太宗一看,这么撅我面子,那只能用拳头说话了。644年,唐太宗以张元、徐世勣为帅,率兵10万,海陆并进,讨伐高句丽。645年,高句丽辽东防线被突破,死伤惨重,达4万之多。但是,随后高句丽在安市顽强地挡住了唐军,唐军粮绝,唐太宗企图直取平壤的计划落空。之后数年内,唐朝对高句丽采取小规模骚扰战术,不断削弱高句丽。

唐太宗虽没有灭掉高句丽,却使高句丽遭重创,并且陷入唐与新罗夹击下腹背受敌的局面。高句丽一看,唐朝并没有步隋朝的后尘,确实不太好惹。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655年,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攻打新罗。尤其是百济,仗着有倭国支持,对新罗多次发动攻击。新罗面对腹背受敌,派人向唐朝求救。

唐高宗君臣审时度势,改变策略,决定先剪除高句丽的盟友百济,帮新罗解困,然后东西夹击,消灭高句丽。

660年,唐朝派苏定方率10万大军水陆并进,在新罗策应下,一举灭掉百济。百济灭亡后,其土地被唐朝与新罗瓜分,唐朝在百济设立熊津等五都督府。百济的灭亡,对高句丽非常不利,高句丽失去了盟友,陷入孤立境地。

660年冬,唐朝开始大举攻打高句丽,并准备从百济南北夹击高句丽。不料,百济在倭国支持下拥立新王子丰复活了。663年,百济联合倭国出兵救援高句丽,结果被唐将刘仁轨在白江口水战中来了一场“烧烤盛宴”,全军覆没,百济再次被平定。

随着外部援助的断绝,高句丽的国运也快到头了,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几年之后,高句丽发生内乱,给了唐军一个绝佳的机会。666年,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病死,其子渊男生继任莫离支出巡全国,结果渊男生被其弟渊男建夺权,被迫逃亡,并派其子向唐朝发出求救。于是,666年,唐朝以李勣为总指挥,以薛仁贵、契苾何力、庞同善等为将,以渊男生之子为向导,讨伐高句丽。

唐军各路进展顺利,势如破竹,高句丽军抵挡不住,或逃或降。668年,各路唐军会师平壤城下,高句丽末代君主宝藏王高臧只得开城投降,渊男建负隅顽抗被俘。至此,持续600多年的东北亚小霸主高句丽灭亡。

高句丽灭亡之后,唐朝终于收复了辽东,打通了东线丝绸之路,并确立了在东北亚地区的霸权地位。唐平高句丽后在其地设立安东都护府管辖,下辖9都督府、42州、100县。

至于投降的高句丽人,高句丽贵族、富户及数十万百姓被迁往中原,融入中国各族,唐朝名将高仙芝就是内迁的高句丽人。此外,有一部分留在辽东,后成为渤海国臣民;还有少量融入了突厥和新罗。

其实,高句丽和百济灭亡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新罗,其次是渤海国。新罗得以实现了朝鲜半岛大部的统一,而之后的渤海国则占有了高句丽故地的核心区。

高句丽虽亡,却在东北地区的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新罗   平壤   朝鲜半岛   辽东   汉江   都城   朝鲜   中原   隋朝   东北亚   兴亡   版图   霸主   唐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