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玻璃,窗户都是纸糊的,如果刮风下雨了他们该怎么应对?

文 | 张清风

编辑 | 张清风

现在大家去故宫里边的话,都能看到透光又明亮的玻璃窗户,其实都是经过后期修复的样子。

但是这不代表着中国古代没有玻璃窗户,其中早在康熙雍正年间,有些大户人家就用上了“玻璃”。

那么在此之前大家的窗户都是怎么样的呢?

对于古代的窗户,大家在心中一定会有一个小小的疑惑,那就是古代的窗户是否真的是“不堪一击”。

在古装电视剧中大家都能看到一个小小细管戳破窗户纸,然后吹入迷烟,更有甚者,就这唾沫都能将窗户纸弄破。

这种设定的存在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这确实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玻璃窗户的应用

要说起玻璃这种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他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但是那时候他的出现是作为“饰品”。

说起玻璃饰品,不得不提的就是越王勾践的剑格上的装饰,那就是玻璃。

可见在那时候的玻璃就像是宝石一样珍贵,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外来物件,非常稀罕。

那时候还流行一种饰品就是“蜻蜓眼”那可是贵族才带得起的东西,并且你要永远地相信工匠精神,他们直接将外来品变成了本土制作。

但因为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所以也是当做首饰、小物件的,在外形上与其他玉器差不多。

有很多看上去像是玉的物件,其实是“玻璃”,但是他仅仅是成分相同,净度远远不如现在的玻璃。

直到魏晋南北朝,有人在西方国家带来了不少舶来品,其中就有外国的玻璃,那时候外国的制造玻璃的技术确实比我们略强。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能明显地看出来那个时期的玻璃更加晶莹剔透,透光也非常好。

宋代经济相当发达,贸易自由,可是玻璃业确实停滞了,大家不再注重玻璃的制造。

又到了清代,玻璃彻底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而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年间,他的寝殿就装上了玻璃窗。

这也是当时的一大发展,并且在之前人们都叫其为“琉璃”,这是一种狭隘的叫法,在当时没有明显的区分,并且琉璃确实是玻璃的一种。

但是明清时期谁能用得起玻璃窗户?那必然是贵族啊!老百姓可能都没有机会看一看那个透光的玻璃。

那光是皇上的寝殿上用了不行啊,既然这种东西好就要给自己的妃子还有大臣们也分一杯羹。

康熙年间,皇上还特地邀请了外国的专业人员来中国开玻璃厂,这一开就是几百年,这也间接地促进了中国玻璃业的发展。

那么在有玻璃窗之前,或者是说老百姓们都用地什么窗户,难道真的是那种一戳就破的纸?

窗户的前世

窗户这个概念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毕竟最初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们还住山洞呢,哪会那么讲究。

主打的就是活着就行,但随着“活着”越来越轻易,人们慢慢开始考虑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于是就有人在洞穴的某个地方开一个口,因为生火的时候实在是太呛了,这样做是为了“保命”。

有些人也从山洞中出来,他们就学着鸟儿在树上建家,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地避免了被野兽攻击。

后来移到地上就用的木棍加泥土做的房子,大家就将通风的地方移到了侧边,这就是最初窗户的模型。

再往后,窗户好像成为了家家必备的东西,一来他能通风,二来他还透光。

但是总有一个洞还是没有安全感的,这个洞在通风的时候就会被打开,睡觉或者下雨就会将其关闭,那时候那个东西叫做“版门”。

而用来挡这个洞的东西就看个人财力了,穷人家会用那种大的叶子,可是经过风吹日晒,叶子是非常脆弱的。

之后人们发现用猎来的野兽的皮会更加的耐用,于是能打猎的人家几乎上都用这种兽皮来作为遮挡。

多余的甚至可以用来卖,但是这又有一个迎面而来的问题,那就是冬天确实非常保暖,夏天就惨了。

因为它根本就不透气,来回拆卸也是非常费事的,最重要的是兽皮在夏天会发臭,这谁受得了?

于是有人就用木板,不想麻烦的直接留出小空隙用于通风,将其钉死,不想麻烦的就是每天来回动那个板子。

而有钱人自然没有这个烦恼,不仅仅因为他们有佣人,还有钱,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用相对比较昂贵的麻布,如果坏的话就换呗。

并且有钱人的窗型也是非常好看的,汉唐时期,已经有了比较美观的双扇板门,窗户上也有了各种纹路。

还有人会用瓦片作为窗户,之后更有人用了透光性比较好的贝壳,云母片等等,当然他的代价也是相当高的,所以用的人根本寥寥无几。

直到蔡伦的出现,出现了大家熟知的纸糊窗!

纸糊的不脆弱

众所周知,纸张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也是相当珍贵的,那时皇家专供。

后来虽然说普及开来了,但是普通人家根本不会用大量的纸张去当窗户纸,更不用说贫苦人家了。

但是普通人家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将用过的纸粘在窗户上,这既保护隐私还透光,一举两得。

并且刚开始纸糊的窗户确实抵不住风雨更不用说旁人戳一下,那指定得露个大洞。

但既然有将纸作为窗户的想法,那人们的智慧就是无限的,首先要加强他的韧度。

不能一戳就破了,这岂不是太不结实了,于是人们就想着在里边加一些东西,让他硬一点。

刚开始用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只要是遇到个风雨,那纸就报废了,这样太过于浪费了。

同样这对于富贵人家就是下人换个纸的问题,但是贫苦人家根本不敢这样造作。

于是人们就再想办法,让他变得防水还有韧性,于是桐油出现了,这就是在油纸伞上边涂得防水材料桐油。

他们将纸张在桐油中反复浸泡,据记载,这种纸用刀具都难以划开,更不用说是来点唾沫就能破开,更不要说风雨了。

纸张的普及和便宜桐油让人人都能用得起这种纸张,并且这种窗户透光又保暖,有的人们也会一年一换,庆祝新年。

有条件的会在外边加上竹帘更加隐私还美观。

但毕竟是纸,可想而知它的隔音效果有多么差,要不然怎么会有句古话叫隔墙有耳。

并且古代哪来那么多大晚上偷窥的,一来是古代回来节省灯油,大晚上都是黑咕隆咚的,二来如果里边是亮的,那么里边的人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再者,偷窥在古代可是大罪,很少有人冒大不韪去做这种事情。

电视剧也只不过是用了艺术加工,通过那样的方法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古人的智慧远不止此,无论是内廊的使用还是古代建筑都有他们的巧思,这也代表着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发明的精神。

正是这样的工匠精神,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个个巧思汇聚成了华夏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雍正   窗户   古代   玻璃   桐油   饰品   物件   纸张   确实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