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写下半首诗,400年来无人接下句,朱元璋:这有何难,我来

前言

朱元璋和赵匡胤,可以说都是我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人物。他们开创的大明与宋朝,一朝一代,都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两位开国之主,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却还有一段较为意外的“邂逅”。

一、宋初显赫 赵匡胤抒怀两句

公元907年,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持续了半个世纪。此时,一位出生于军人世家的青年赵匡胤崭露头角,在屡建战功后终于于960年登上帝位,建立宋朝,结束了长达50余年的分裂局面。

960年,赵匡胤在许多功臣的助力下,平定天下,建立宋朝。然而刚刚登基的他深感压力,毕竟从一个军人跃升为天子,转变并不容易。有一次,赵匡胤独自静坐在御花园中,望着满天繁星出神。

这时,一轮皓月从云层后探出头来,洒下朦胧的月光。赵匡胤顿时有了灵感,决定题咏这美景,于是写下两个句子:“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

他自觉这两句押韵工整,意境开阔,正想再续两句,却苦于无法将这意境深化延伸。赵匡胤虽然出身武将家族,但自小就受过不错的教育,对文学艺术也颇有心得。此时一个好题未能完成,不免有几分懊丧。

“或许再多琢磨,能想出个所以然来。”赵匡胤自思。于是他将这首诗题在宫墙上,并下旨命人,若有能接上两句的,必重重有赏。

其实,赵匡胤此举亦有政治考量。他意识到,一个开国皇帝,不能只以武功取胜,还必须显示出文治的一面,以求心服天下。如果自己能写出一首传世佳作,必能让文臣心悦诚服。

可惜文学造诣尚未到家,这两句的意境虽美,却也显得有些生硬和局限。赵匡胤自知诗词还需打磨,便设下重赏,希冀能激发群臣的创作灵感,使这半成品化为完美。

这一举动亦显示出赵匡胤雅量非凡。他不介意展示自己尚未完美的半成品,也不认为天子的作品就应是完美无缺。他寄希望于臣民来完善及超越,这开明的思想可见一斑。

二、四百余载无人敢续

此举一出,朝野上下顿时警铃大作。此诗乃天子亲笔,谁敢随意续咏?先不说才能配不上,若是接得不恰当,岂不成了大不敬?于是,虽然赏赐丰厚,但所有文人学士无一敢接这诗。

为何400多年来,无人敢接这半成诗呢?眼看宫墙苍苔斑驳,字迹也已模糊,但仍无人动笔。

或许是因为朝堂上下,多是边塞出身的武将。他们勇猛善战,却少有诗书涵养,对天子的佳作无从下手。又或许是文臣们学识虽丰,才情不够,未达圣明的高度,不敢妄自揣测圣意。

亦有可能是朝中政治氛围所致。赵匡胤刚掌权时,刀光剑影,威权在握,臣子无不谨小慎微。待国家渐趋稳定,文臣们也习惯了小心谨言,没有人敢在天子诗作上拿出真才实学。

当然,最可能的还是后来者看重“御笔”二字,而非诗句本身。他们不敢接续圣旨,便置诗词意境于不顾,任时间在墙上留下斑驳。

无论如何,这400多年间,无人敢在天子的遗作上添一字。这半首诗就这样成为一个历史谜题,令无数好奇者困惑,却无人知晓其后半生。

三、明初鼎盛 朱元璋接上两句

到了大明洪武年间,已经稳稳当当坐上龙椅的朱元璋有一天路过此地。他听侍从讲述此事,不禁大笑:“区区两句,何须惊慌!让我来接吧。”

说罢,朱元璋略一思索,接道:“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朝臣们闻言,都纷纷称赞圣明英断,大有文章。赵匡胤400年的遗题,竟被智勇双全的明太祖接了下来,诚为一时佳话。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明太祖接这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如此爽快地续写,会不会存在某些隐秘的心理活动?

或许朱元璋看到这诗,心中先是激起了昂扬的征服欲。400年无人敢动,今天我就来闯这一关!天下事未尝不可胜,只在人的勇气与智谋。

又可能他认为,这是向前朝致敬的好机会。昔日天子遗墨今日落我手,接续前人佳句,可显我学识渊博,思维开阔。

亦或是他想以此彰显自信。我都已经是聪明英明的太祖皇帝,区区两句课题,岂能难倒我朱元璋!既然前人无法完成,我今天就来圆满它。

抑或仅是想挥洒才情,写出气势磅礴的句子。不管前人意境如何,我接下的两句必须博得掌声,让所有人对我刮目相看。

无论如何,朱元璋的两句确实押韵到位,句法清晰。在场众臣也都大声称赞圣明英断,毕竟朱元璋延续前人遗作的举动,足以昭示他的学识与胸怀。

四、两代风格迥异 思想碰撞惹遐思

然而,若遥隔时空审视两位君主的这首“合作诗”,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的意味颇值玩味。

赵匡胤的两句“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押顺字顺,意境开阔,以海底千山墨喻夜色,中天万国明写明月普照。典雅幽远的意境,与这个功成名就的中年武将似乎不太相配。

今人或许会觉得,这是他希望通过文采来彰显王者风范,显示自己不仅能征善战,亦能诗文不落人后。但放在当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个武将写这样的诗已属难得。

可惜才华有限,他无法将意境再升华,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但几代文人无一敢接,不是缺乏才华,而是存在心理压力——根本不敢在天子面前耍文采。

400多年后,朱元璋的两句“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逻辑清晰,结构紧凑,押韵到位。然而,这正是典型的“应试作文”风格:只要思路通顺,不管意境是否匹配,机械地接上去就是完整的了。

放在一个普通文人的作品中,或许无可挑剔。但放在建国之主的作品里,这种应付式的文采,并显示不出他们超越常人的气度与深谋远虑。

所以,这首毫无交集的两位开国皇帝的“合作诗”,今天看来,实则折射出两个时代思想和文化氛围的差异。

在赵匡胤那个年代,即位君主尚有学识修养,能写出气势非凡的诗句,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完成都无从下手。到了明初的朱元璋时代,无论皇帝文臣,大多思想简单务实,不求高远意境,只求句法通顺。

两代君主隔空对诗,可谓风格迥异。今人感慨时移世易,看来不仅仅是物是人非,就连思维模式和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倘若穿越时空,让赵匡胤读到朱元璋的续诗,不知他作何感想?今人对古人产生的种种想象,也许正是历史魅力所在吧!

五、思想碰撞 文采可不是无的放矢

对于两位开国君主的这次“隔空对诗”,今人不禁要深思。

诗歌与文采,在传统社会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人学识修养的标准。所以两位帝王都怀揣着对文采的渴望,一位希冀完成,一位希图继续。

可见,不只是儒家文化崇尚诗书,就连以武功立国的君主,也希望通过诗词来彰显风骨。这种追求,其实反映了统治阶级重视心智功底的共性。

但文采终归还是次要,启国诗人更看重的是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赵匡胤的两句虽美,却也显示他意识到以武立国的局限;而朱元璋的务实作风,也正是他巩固大明的重要法宝。

当然,诗歌的意境折射的也不仅仅是个人风格。波澜壮阔抑或庄重简洁,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兴盛时代思想开阔,衰微时代则审慎朴实。

结语

所以两位君主的诗词对决,看似文采划拳,但实则是两种思想碰撞火花。今人若能超越字里行间,思索时代变迁,也许能从一个诗词游戏中感悟历史巨变。

前人以诗会友,今人以诗会古。历史在我们脚下延续,而过往遗迹就隐藏在琐碎之中。当我们步履匆匆而过时,不妨多观照脚下的诗文,也许就能找回那缕来时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志成   大明   今人   武将   君主   文采   前人   天子   意境   年来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