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消亡的4个老行当,见过3种以上,说明你已经老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秋水

编辑|秋水

前言

上个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生活艰苦朴素,于是衍生了一群走街串巷,凭借一门好手艺赚钱的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遍布民间的手艺人都逐渐消失在了大家面前。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4个老行当,要是见过3种以上,说明您已经老了...

绞脸术:中华传统美容技艺

绞脸术,这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美容技艺,可追溯至数百年前。

它需要极高的手法和耐心,通过绞线在脸上轻柔滚动,逐根拔除脸上的细毛,达到去除毛发、紧致肌肤的美容目的。

这一技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唐朝时期首先为皇室专用。宫廷中有专门的宫女学这门手艺,她们精心绞脸,为皇后和公主们打理容貌。

宫女细心地在皇后的脸上滚动绞线,拔去额头和脸颊的细毛,还能为皇后修饰眉形,让皇后容光焕发。到了宋代,绞脸术流传到民间。

那时,普通农村妇女劳作繁重,容易长满面部汗毛和污垢。她们开始学习这种美容技艺,通过绞脸让自己面部变得清爽明亮。

妇女们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就请乡间有经验的老师母传授绞脸手艺,靠着月光和油灯光线下练习。

明清时期,绞脸更加普及,成为新娘婚礼必备的美容仪式。新娘会邀请家乡最资深的女医师为她“开脸”。

女医师用细软的棉线先在新娘脸上涂抹滑石粉,然后开始绞脸,一丝不苟地拔除额头到下巴的所有细毛,再为新娘描绘出优美的新眉形。

新娘脸上的细毛被去除后,肌肤显得光滑细腻,容貌焕然一新。而进行绞脸则需要极高的技艺。

绞脸师要用牙齿固定住一端棉线,两手各拉一端棉线,将其绞成“八”字形,然后在脸上轻轻滚动线圈,细致地拔除多余汗毛,每次绞脸约需10-15分钟。

全程下来,绞脸师必须保证不伤害肌肤,还要进行按摩放松面部。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传统技艺日渐衰微。现代化妆品和美容仪器出现,提供更便捷的美容方式,绞脸术逐渐被淘汰。

现今仅剩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偶尔还可见到掌握这门古老技艺的手艺人,但传承情况堪忧。

绞脸术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它独特的美容方式和精湛的手法,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下去。

木杆秤:手艺传承的见证

木杆秤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鲁班大师发明钉秤的年代。

据说,鲁班参考了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的分布,在杆秤上雕刻了十三朵代表不同星宿的花朵,这成为杆秤刻度和计量单位的由来。

到了秦朝统一度量衡后,又在杆秤上增加了代表“福禄寿”的三颗大星,一斤的定量改为了十六两,“半斤八两”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一个好的钉秤匠,能制作出使用几十年依旧精准的好秤,深受乡邻敬重。

制作钉秤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首先,选材就很重要。不能随意找根木棍,必须用质地细密且坚韧的楠木或红木,以防止虫蛀和开裂影响秤的准确性。

由于过去物资较为匮乏,匠人们还会利用锄头柄或扁担等材料制作秤杆,这些材料也同样光滑且有韧性。

制作秤星也极其繁琐,每个秤星的位置和间隔必须精确计算,否则秤的准确度就无法保证。

匠人们会用手工方法,把铜片切割、锤打、钻孔,最后用特制的锯刀锯制成点状镶嵌进秤杆。这个过程全靠匠人的巧劲和经验,必须反复试验调整才能确保秤的准确。

一杆好秤,不仅取决于匠人的技艺,也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毅力。木杆秤承载的,是商业交易的公平与公正,也是匠人们热爱这门手艺的心血结晶。

随着时代发展,这门古老手艺也随着木杆秤的消失而日渐衰微。但匠人们与秤共度的岁月定会化作下一代的传承,让这门精湛技艺得以流传。

补锅匠:岁月沉淀的手艺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艰苦的年代,很多家庭的锅都是铸铁做的。而这些铁锅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就容易出现破损。

这个时候,村里就会有叫“补锅匠”的手艺人上门帮忙修补。

补锅匠们会背着一个大大的扁担,两头分别挂着他们修补用的工具,比如各种锉刀、小锤子,以及一些备用的补锅材料,像生铁块、铁皮、砂锅片等等。

他们一边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一边高声喊叫着招揽生意,只要听到他们的吆喝声,村民们就会拎起家里的老旧锅子来找他们修补。

补锅匠在修补时,会先用锉刀把锅底破损的地方磨平,然后找来铁皮或布帛垫在下面。

接着点燃一个小熔炉,用风箱把生铁烧红成液态,用长柄勺将熔融的铁水倒在破损处,最后再用小锤将铁水敲散,填平缺口。

他们还巧妙地修补锅子,只要经过补锅匠的手艺修复,破旧的老锅就焕然一新,可以继续使用。

在物质还很匮乏的年代,村里的锅子破了基本就只有找补锅匠来修补的办法,因为买不起新的,也没有多余的钱购置。

所以每逢补锅匠来村,对村民来说就像是解救贫民的大恩人。孩子们也最期待补锅匠的到来,这对他们是难得的娱乐活动。

补锅匠脸上留着的煤灰与汗水,在孩子眼中都是勤劳的象征。等锅修好后,孩子们还会跟着学着吆喝,挑着空担子到处转悠。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使用不锈钢和现代锅具越来越多,旧式的铁锅逐渐被淘汰。加上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不再像从前那么节约。

一旦锅子损坏,现在的人都会直接扔掉旧的,去店里买新的来用。所以,补锅匠这门古老的手艺也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

比如说,现在的人看到物品破损了,第一反应就是扔掉再买新的,而过去的人们却会说“舍不得丢,缝缝补补用三年”。

补锅匠这门手艺,承载着老一辈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值得我们纪念和发扬光大。

磨刀匠:古老的手艺

在木犀香袭人的老街口,总能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磨剪子唻!打理菜刀!”

记得小时候,每当妈妈的菜刀生了锈,就会招呼我跟着她去找磨刀大叔。只见他推着一辆简陋的小车,车上放着两块砂石,一粗一细,还有几个破布袋。

磨刀大叔穿着粗布衣服,留着两撇大胡子。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位大妈拎着钝刀过来找他,让他帮忙打理。

磨刀大叔把刀具在粗糙的石头上来回研磨,发出“嚓嚓”的声响。他先用大石头打底,然后再拿小石头细细磨边。配合着一把小刮刀,很快刀口就锋利如新。

磨刀大叔说,刀具有多种形状,要根据它们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磨法。刀刃的弧度要掌握好,脊的高度也要适中,这样才能磨出既锋利又安全的刀具。

选择天然的细腻砂石非常重要,这样磨出来才特别锐利。

刀口看似银光闪闪,最重要的是手感是否够“润”。妈妈拿起菜刀在芹菜上试了试,果然利落如电,再也不用担心切不动东西了。

如今,听不到磨刀大叔的叫卖声了。取而代之的是五金店里琳琅满目的新刀具,用坏了就丢弃。虽然这很方便,却也失去了传统工匠那份朴实与耐心。

城里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少见到磨刀大叔的身影了,传统手艺也逐渐被淡忘。

但每当街道飘来熟悉的木犀清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跟着磨刀大叔的点点滴滴。这些朴实的手艺人,用他们的技艺服务百姓,也成就了这座城的记忆。

结语

这些逐渐消失的老行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作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它们值得我们用心呵护、认真传承。

然而,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我们要如何在保护传统与拥抱变革之间寻找平衡?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无论未来如何,让我们以温暖而睿智的眼光,看待这些故事及其背后的劳动者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补锅匠   手艺人   细毛   杆秤   木杆   匠人   锅子   行当   技艺   手艺   中国   大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