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重启》进场,不一样的科幻生存长线赛道

继腾讯网易后,国内生存建造赛道迎来又一个大玩家,朝夕光年旗下MMC工作室研发的科幻生存游戏《星球:重启》国服于11月16日正式上线,迅速冲到免费榜第一,目前在畅销榜也已经进入前10。

这款游戏玩法内容涵盖了开放世界建造、生存压力、即时战斗等多重游戏元素无疑对制作团队提出了非常高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打(造),该品类强调拟真、强调末日感、强调资源匮乏下人性的交锋碰撞似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

在游戏行业玩法同质化严重,习惯于模仿成功前辈套路的环境下,《星球:重启》却选择进行改头换面式的创新颠覆。

突破SOC品类的传统套路,强调玩家体验进行减负(减少肝和氪的比重),从科幻世界观、人工岛创意工坊、自由探索等环节提前做好长线规划。

有趣的是,面对竞品们将重要节点调整到11月16日前后的打擂台,官方微博选择直接贴脸开大,营造了无畏大胆接地气的人设。同时在上线这个最重要的推广阶段,放弃常规“明星代言+铺量推广”高举高打的套路,而是依靠游戏内容和UGC整活进行传播。

以科幻为核心,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星球:重启》的做法相当勇敢。

突破传统的模式的束缚

根据伽马数据《2023中国移动游戏品类发展研究报告》,科幻成为第二大用户关注且市场空缺的题材,长期以来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科幻题材品类主要由中小型产品进行支撑,缺乏具备长线运营能力的营收支柱型产品。长期以来科幻品类产品构成仍是以二次元轻科幻为主,硬核科幻领域“短板”较为明显。从文化产业角度出发,国内科幻题材相关人才缺口短时间内难以补足,引入现有高质量科幻IP,借助于成熟文化内容将有助于品类短期内发展。

2022年品类用户规模达2.2亿人,占移动用户整体的三成以上,且用户消费能力较高,市场潜力巨大。科幻品类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约60%,且用户年龄在20岁至40岁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玩法偏好上,半数以上科幻用户表示更关注射击类产品,科幻与射击的结合或将成为科幻品类下一阶段增长的重点。

可以说科幻与末日生存结合,存在明确的市场需求。

SOC开放世界生存建造看似满足用户的多重需求和游戏乐趣背后,其实对玩法设计和技术实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存压力的刺激来源于游戏的高拟真代入感,这也意味着开发团队需要深入了解生存题材的核心点,并运用到游戏中。一提到大范围的开放世界虽然被很多厂商喊了多年,但至今也没有很多手游团队能够游刃有余。

以《星球:重启》为例,游戏内杜加河谷、尖叫戈壁和伊甸城等区域地貌截然不同,有着属于各自的独特气候。例如时不时出现在尖叫戈壁的沙尘暴,杜加河谷的倾盆大雨,甚至还有孢子雾等充满末日特色的特殊天气。

根据研发团队CJ期间接受的采访内容,其对游戏的画面、音效、UI界面都进行了多次迭代优化。为了给幸存者们更真实、更沉浸的游戏体验,还研发了独立的PC客户端,4K画质,支持高刷新率模式。PC端采用了屏幕空间反射技术,使画面更加真实,细节更加丰富。杜比全景声为幸存者们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声音体验。而且移动端与PC端数据互通,玩家可以随时切换设备体验。

另一方面,单机平台的诸多生存建造游戏以及国内手游市场的先行者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大家把精力集中在卷拟真、卷资源循环、卷生存碰撞之上。

而现在《星球:重启》现在进场给的回答是,保证视听表现和技术优化营造生存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用户重复行为的减负,不断审视影响玩家肝和氪的设计,不再重复走前人的路。

人无我有革新背后 科幻的关键词

《星球:重启》之前干了场“大事”。

在此前曙光测试中,官方表示“凡是参与了该轮测试但对游戏不满意的玩家,可在30天内申请无条件退款,将原路退还全部充值现金”。

除了“不满意退全款”决定外,其还表示会后续进行许多调整,包括降低氪金程度、加强游戏玩法自由度选择等,均是针对玩家游戏体验,希望改正很多生存类游戏存在肝和氪的通病。

例如在“据点”远程管理系统,玩家可以一键收取采集资源和传送;依托电力新能源制作系统,可以一键打印随身道具这些便捷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团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减负。

删除原本PVP独占、用来兑换战甲等相关道具的岩粹奖章及其商城,用一套殊途同归奖励系统—曙光徽章进行取代。

偏好探索、PVP、休闲不同玩法的玩家都能自行选择游戏方式来获取曙光徽章,并用于兑换曙光徽章商店里的高级宠物兑换券、连接器元件等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养成资源。

此外还有删减氪金礼包和界面、时装降价、加入更多免费兑换的时装、压缩每日任务时间、取消有关战力的排行榜和对应的排行榜奖励启用公平竞技模式的启明星邀请赛等等。

这个设计思路是非常大胆且反传统的。

因为SOC这类游戏的传统套路就是强调生存压力下的拟真,资源全靠探索和争抢、强调用户采集、生产、交易的循环过程,很多游戏的思路就是不断细致化这一过程,来提升代入感。说白了如果选择一键采集的减负设计,就可能让玩家没那么大的生存压力。

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如果说常规的末日生存游戏是把角色衣食住行彻底原始化,让玩家从刀耕火种的阶段从头发展文明,《星球:重启》的依仗则是围绕科幻展开。

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的2112年,人类已经在外星入侵之战中获得了胜利,却依然要抵抗恶劣的星球环境和生物的异变。没有完全回归原始,依然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存环境恶化和异变生物对抗的世界观给游戏减负设计提供逻辑支撑。

即玩家可以利用工具快速制作(未来先进设备)来实现减负操作,而不是传统套路完全回归原始文明。

基于科幻的背景,开发团队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如丰富的未来武器系统搭配自由的战斗流派,包括核心特色战甲和宠物系统。玩家可以借由连接器来控制机甲,完成个性化的变身,按照喜好选择远程激光攻击、精准烈火打击、近身刀剑攻击等不同风格的机甲,以及基因重组、机械再造、生物融合等多个进化方向下的几十种宠物。

同时在宠物系统中加入了当下流行的AI对话,增强代入感的同时丰富了一部分社恐玩家的情感需求。

让人眼前一亮的武器能源依靠电力能源设计,也是符合设定逻辑下的减负。

畅想未来技术水平下的末日生存,与目前主流的产品形态提供截然不同的全新体验。而更加真实的未来科幻题材,也能够支撑起这套降肝减氪设计不出戏。

瞄准长线的开始

专注于避免肝和氪的通病,游戏价值论认为,《星球:重启》强调用户体验背后,是一开始就为长线发展做起了准备。

想要给用户减负其实便相对游戏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理很简单,玩家一旦不需要浪费过多时间在重复劳动上,必然需要更多能够吸引注意力的游戏内容和体验来维持对游戏的热情。

游戏中我们能够看到公测一开始就放上了大量PVE、PVP以及GVG模式,既有核心向游戏体验,也包含大量休闲玩法来满足不同玩家的综合需要。

对于科幻这个核心关键词,在世界观的铸造上,游戏团队邀请了王晋康、何夕、韩松四位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以及多次获得科幻文学大奖的陈楸帆、刘洋、江波,多位游戏科幻作家联手打造一个充满幻想的未来世界。

同时,《星球:重启》还获得了由刘慈欣颁发的“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游戏创意奖”,认为游戏把中国科幻从纸张和银幕上精心剪裁下来,给予每个人决策星球未来命运的责任和能力,让我们得以探测到全新的轨迹。”

作家团为内容质量提供支撑,同时官方制作团队在彩蛋NPC、社交动作、乐器和建筑等环节内置了大量流行文化(也就是各种流行梗)的植入。

这些高质量的PGC内容下,是支撑《星球:重启》生态发展的一环。

除了游戏中内置了星渡的社交平台,还提供了人工岛创意工坊功能。蓝图设计功能便于玩家自由和轻松建造个人领域,而地图编辑器支持打造载具自由赛乃至更多玩法模式,《星球:重启》想要让更多玩法内嵌到生存建造的大框架下,提供更多的可玩性和自由度。可以明确的是,UGC必然成为其后续重点发力和持续完善的方向之一。

有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游戏中加入了特蒙斯刻印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留言。在大世界中,玩家可遇到随机玩家留下的刻印,打开会看到留言。

这其实是一种单机游戏常见的弱社交功能,一方面可以满足偏好独处玩家的内在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同样为UGC造梗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总结:

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比较清晰的逻辑,《星球:重启》在保证游戏品质的前提下,围绕科幻核心,有别于传统设计进行用户减负,以高质量的游戏剧情内容、丰富的流行梗彩蛋埋设并结合UGC和多样化的社交生态,来实现长线发展。

对应长线发展的理念,《星球:重启》没有走进大明星代言加铺天盖地广告的死胡同,而是依靠高品质内容,让子弹飞一会儿,激发用户自主传播。面对竞品们在11月16日前后节点更新的狙击,官方甚至喊出了十六字口号表明态度,这种接地气的自信人设也收获玩家们的好评。

降肝减氪选择做长线,靠UGC和用户口碑传播传播,突破SOC传统模式来创新,我们可以给《星球:重启》更多时间来观察,这套全新的打法和理念能够给SOC赛道带来多少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科幻   星球   曙光   品类   赛道   玩法   团队   玩家   内容   用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