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本草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干姜

网络图

干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胃经,属于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和生姜同出一物,即可食用,也可入药,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植物形态

网络图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大,断面白色,多粉质,有浓厚辛辣气味。叶2列,无柄而抱茎,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葶自根茎生出,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卵圆形,淡绿色,花萼管状,具3尖齿,花冠管状,裂片3,披针形;雄蕊1枚,与唇瓣几等长,子房下位,3室,无毛,花柱细长。花期8~10月。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小百科

网络图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产地分布

原产于热带亚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采收加工

冬季霜降前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心经、肾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临床应用

网络图

治卒心痛

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肘后方》)

治一切寒冷,气瘀心痛,胸腹胀满

白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30克,煮食。(《寿世青编》干姜粥)

治食后吐酸水

干姜、茱萸各60克。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立验。(《千金要方》治中散)

治妊娠呕吐不止

干姜、人参各30克,半夏60克。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治水泻无度

干姜末,粥饮调,3克服,立效。(《政和本草》引孙真人方)



干姜与生姜的区别

2020年版药典分开收载干姜和生姜,干姜属温里药,生姜属解表药。

干姜

为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以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表面粗糙,质坚实,气香、特异,味辛辣。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干姜药力强,功专走里,用于外寒内侵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生姜

为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用时切厚片。以质嫩者为佳。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生姜药力缓和,既走表又走里,用于风寒感冒轻证,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被誉为“呕家圣药”。生姜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辛温解表药中发汗解表之力较强者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干姜   本草   须根   分枝   根茎   泥沙   生姜   辛辣   低温   干燥   网络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