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每年俸禄是18000贯,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答案你可能不相信

前言

北宋时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官员叫包拯,他曾担任过开封府的知府,后升任为枢密副使。这位青天大老爷生前广受百姓爱戴,死后更是家喻户晓。

当我们估算包拯的年收入后,竟高达1800万元!这数目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天文数字。但是,财富真的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吗?包拯值得如此高的收入吗?

货币的演变:从物物交换到貝币

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人类刚刚进化成为智人,为了生存人们只能依靠采集和狩猎。为了获得更多食物和必需品,人们创造了“物物交换”的方式。那个时代,人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常常用多余的兽皮来换取需要的食物或工具。

如果遇到丰收的季节,各部族也会交换五谷和布匹。可以说,物物交换是人类文明萌芽时期的贸易方式。虽然效率低下,但它推动了不同部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渐渐地,人们发现贝壳漂亮又稀少,于是贝壳就成为了一种通用的交换货币。

各地的部族们抢来指甲盖大小的石贝和珊瑚,用它们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这种易于保存和长距离运送的特性,使贝币流通范围更广。直到人类进一步发展,贝壳的数量已无法满足需求,这时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贝币作为货币已无法承受巨大的交易量。因此,人们转向以实用性强的青铜工具来进行买卖和物资交换。可以说,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秦朝统一货币:外方内圆的铜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货币制度。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铸造和使用统一的货币,此举不仅方便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统一。秦始皇命令铸造“半两”和“二十两”两种形状类似的铜钱,这就是外方内圆的形状。

“半两”铜钱方寸之间,方形而有圆孔,“二十两”铜钱呈矩圆形,较大。这种统一的货币格式,规范了不同区域间商业活动的计算方式。铸造技术也越来越精湛,防伪识别更加方便。可以说,统一的货币为秦朝的经济统一和政治统一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外方内圆的铜钱形式,沿用了数百年之久。到了宋朝,不仅有了铜钱,还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如今,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可以说承继了中国货币的漫长历史。

北宋名臣包拯的家世及仕途

包拯是北宋著名的开封府尹,后升任枢密副使,深受宋仁宗赏识。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父亲也当过进士,所以他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学识与才能。在那个重视学问的年代,能够出生在这样的家族,包拯可谓是天生就具备了仕途的优势。

他的祖父自己创办了一所私塾,对当地的教育发展影响深远。而他的父亲更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官居朝散大夫。父亲的经历启发和熏陶了年轻的包拯,让他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超越父辈的成就。

在家人的悉心教导下,包拯了出众的记忆能力与聪慧才智。这为他未来的仕途锦绣前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拯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他谨慎踏实,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得到更高层的注意。由监察御史做起,后来官职不断晋升。

步步高升的同时,包拯也在各个岗位上积累经验,学习处理政务的能力。他有才干,又很低调,因此受到皇帝的赏识。包拯曾自言:“为官必须廉明正直,不能因财富和权力而变得奢靡。”这成为他一生的人生信条。

包拯月俸禄详解:米麦、柴草加1500贯现金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的月俸禄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米15石,麦15石,柴禾260斤,干草40捆。粮食和燃料是古代官员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一个官员手中的权力越大,获取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也越丰厚。包拯能得到如此充足的米麦与柴草,正显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这些粮食可以供他全家生活使用,而柴禾则是烹饪和取暖的主要燃料。每个月定量供应这些物资,可以减轻包拯家庭的生活负担,让他专心致志于工作之中。到了寒冬腊月,还会额外发放225斤木炭以御寒。北方的寒冬十分漫长刺骨,这批特殊时期的木炭发放,让包拯全家可以温暖度过隆冬。

此外,每个月还有1500贯现金的“公使钱”,以及100贯“添支钱”。公使钱是官员用于公务活动的经费,添支钱则为奖励性质的补贴金。现金的发放更方便包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或社交活动的支出。一年下来,包拯的俸禄总值约为18000贯现金。这在当时已属高级官员的收入了。

包拯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包拯为官期间廉洁奉公,深得百姓拥戴。有一次,他破例接受一位百姓送来的礼物,被 发现后大怒,将礼物原封退回。从此他坚决不收任何馈赠,保持清正廉明的品德。这件小事反映出包拯严格要求自己,力戒贪污腐化之风。

他知道官场中的送礼往往存在权色交易的影子,因此坚决地建立起了拒收礼物的底线。这给朝中其他贪官们树立了榜样,也让百姓们看到了廉洁之风。在检举贪官的时候,百姓们也常拿包拯来说事,只求所有官员都能效仿包公的清廉作风。

包拯办案公正无私,抓获的罪犯多是真凶。有一次他帮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讨回了被豪强欺负的田地,那个家庭对他感激不尽。平民百姓经常受到权贵欺压,包拯挺身而出,替弱者讨回公道,这让人们看到了他正义凛然的品格。他办案毫不畏,也从不计较犯人的身份高低贵贱,只关心案情的真相和法律的公正。可以说,包拯以案例树立了官场清正的典范,让他深受百姓拥戴。

虽然包拯不追求个人财富,但他的高收入有其合理性。因为他办案勤勉,为民除害,在位时间长达30余年。可以说,他的贡献实在难以用金钱衡量。

古今对比:古代才干可得高收入

如今我们的社会以能力和贡献论功行赏。古代也有类似的道理,官场上能力出众者自会得到尊重和丰厚的回报。包拯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优厚的俸禄,正是因为他的才干和清廉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他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替百姓讨回不少冤屈,维护了太平盛世的安定。这种超凡的能力与,让皇帝对他另眼相看,大幅提升了他的俸禄和职级。如果包拯仕途平平,就不可能获得如此优厚的回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重视才能的价值观。

与当今社会不同的是,古代掌握大权的皇帝有绝对的专断权力。因此,古代官场充满变数。如果得罪了皇帝,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所以,包拯的高收入也包含了忠诚和风险的回报。现代国家的法制更为健全和规范,普通人不用担心触怒君主而丢命,社会阶级的流动性也更高。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不仅仅依靠皇帝的眷顾。

结语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包拯的收入确实很离谱。但同样不能否认,他在当时的贡献和地位实至名归。在那个封建专制的年代,要获得如此殊荣非同小可。

相较古代,现代社会的法制更完备,打工者的权利也得到更多保护。我们不用面临来自帝王的随机打压,生存压力也比较小。只要认真工作,就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收入不高,但我们的工作比较稳定。

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就可以避免饥寒,这是古代无法想象的。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不要过分比较财富。因为一个人的价值,终究不应只看金钱数目。我们应该感恩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并继续努力求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俸禄   清廉   铜钱   仕途   多少钱   官场   货币   官员   皇帝   古代   答案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