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手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只知享乐的洪秀全?背后原因令人咋舌

前言

洪秀全与杨秀清,两个最初并肩而立的人,最后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一开始,洪秀全只是一个连续科举落第的书生,杨秀清则是他在广西传教时认识的第一个信徒。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建立了拜上帝会。那时的杨秀清虽然不如洪秀全学问渊博,但他勤勉好学,又有行动力,成了洪最得力的助手。

金田起义时,两人共同举旗起义,杨秀清在军事上颇有才能,也渐渐成为洪秀全的左膀右臂。起义军很快壮大,攻占广西多地,杨秀清也在其中努力经营,获得了“东王”的封号。

然而,随着起义的发展,两个人的命运渐行渐远:一个沉迷享乐,一个掌握实权

那么,明明手握大权的杨秀清,为何最后反而不敌只会享乐的洪秀全呢?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851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带领东路军,接连攻下苏州、杭州等地。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和努力经营,使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856年,杨秀清率军克复江南大营,这更加巩固了他在太平天国中的权势。这时的他已经掌控朝政大权,虽然洪秀全还住在天京皇宫,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功高震主,他不仅军事能力出众,还深得民心。每每杨秀清出征归来,老百姓都自发前来迎接,场面十分盛大。这让杨秀清的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洪秀全深感忌惮。

杨秀清骄纵自大,不再将洪秀全放在眼里。他不顾洪的反对,擅自改革太平天国的制度,还公开要求洪秀全也封他为“万岁”,与自己平起平坐。

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公然宣布要夺取洪秀全的最高权力。洪被迫表面上让步,心中却暗自观察时机以图反击。

洪秀全深谋远虑,默默积蓄力量

洪秀全明面上不问政事,让杨秀清把持朝政。他表面上对杨的所作所为默认,有时甚至给予配合,以此消除杨秀清的戒心。

但实际上,他心中早已盘算着除掉这个权力太大、已经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心腹。洪秀全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所以即使明知杨秀清暗中觊觎自己的位置,洪秀全也只是隐忍不发,因为他清醒地知道,现在的自己还斗不过杨秀清。

于是洪秀全表面故作谦卑,暗地里却在静待时机。他时刻观察朝局动向,对太平天国内部各王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他甚至派出心腹进入杨秀清麾下,以获得第一手情报。

尤其是杨秀清与北王韦昌辉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洪秀全深谙以逸待劳之道,他明确,要想重新掌权,就必须先除去杨秀清。而韦昌辉,将是自己最好的刽子手。

天京事变,杨秀清引火烧身

1856年冬,在杨秀清要求封自己为“万岁”后不久,洪秀全便暗中联络韦昌辉,指使他带兵回天京,趁夜斩杀杨秀清

洪秀全事先做足了周密计划,他派心腹将天京守军的调动情况悉数告知韦昌辉。还故意将杨秀清手下的亲信都调离天京,使得韦昌辉入城时几乎不会遭遇抵抗。

韦昌辉本就与杨秀清不和,得到洪的指示,自然二话不说就带人回天京。

那一夜,韦昌辉悄悄带人来到东王府,杨秀清毫无防备,很快就被韦昌辉斩杀。随后韦昌辉又将东王府血洗一空,杨秀清的家属也几乎全遇难。

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变”,杨秀清就这样被自己一手提拔的洪秀全算计所杀。而洪秀全也终于摆脱了这个权力太大的心腹大患。

洪秀全此举既除掉了心腹大患,也让天下人知道,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力就在自己手中。

韦昌辉之后也被洪秀全所诛

杨秀清死后,韦昌辉一时间权力过大,也变得骄纵跋扈。洪秀全为了约束韦昌辉,派石达开进入天京辅政。

石达开性格坚韧,不畏权贵,他对韦昌辉的所作所为大加责备。两人很快发生严重矛盾,石达开离开天京后,韦昌辉又将其家人全数杀害。石达开大怒,在安庆起兵反击。

洪秀全面临两个心腹相争的局面,他意识到必须站队。考虑再三后,洪秀全选择支持石达开,因为他更看重石达开的军事才能。

**洪秀全为平息纷争,也为了削弱韦昌辉的势力,于是将韦昌辉诛杀。**由此洪秀全重新掌握大权,韦昌辉也成为他除去心腹的第二个牺牲品。

洪秀全此时的处事之毒辣,已非当初只会读书的书生可比。他也渐渐具备了一个枭雄的手腕与胆识。

石达开亦无法舍弃洪秀全

接替韦昌辉权力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诸王中最有能力者。他在军事上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但他与洪秀全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和。

洪为制衡石达开,提拔自己两个毫无能力的弟弟辅政,石达开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洪这样的举动会影响战局,与自己的建议也多有冲突。

加上在韦昌辉问题上,两人也有分歧。洪秀全心术不正,石达开则热血沸腾。这样的差异导致两人渐行渐远。

最终石达开选择离开天京自立,脱离洪秀全的直接领导。他在各地发动战事,试图通过军功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石达开的离去是太平天国的重大失血,使其元气大伤。但即便对洪秀全十分不满,石达开还是没有舍弃太平天国的旗帜,只是脱离了洪的直接领导,可以说他对这个教主的忠诚根深蒂固。

而洪秀全也再次通过这次事件,巩固了自己在太平天国的最高地位。任何想要跟他争权的心腹,最后都难逃一死。

洪秀全深谙隐忍之道,在关键时刻突袭归位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何看似手握大权的杨秀清,最后反而无法战胜洪秀全。

洪秀全深谙隐忍之道,在实力不足时,可以忍耐势力的蚕食;一旦时机到来,他会出其不意地发动致命一击,重新掌握大权。

杨秀清则骄纵自大,不将洪秀全放在眼中,才会猝不及防地被其算计。洪秀全从一个连续落第的书生,学会了在权力斗争中驾驭生存的艺术。

其实,在太平天国刚起义之时,没有洪秀全这样的精神领袖,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听从他号召参与起义。洪在信徒心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地位

所以不管权力怎么变化,不管有多少权臣拥兵自重,但没有人真正能取代洪在太平天国的核心地位。洪秀全就是太平天国的灵魂与标志,没有洪的加持,这场起义也难以长久。

洪秀全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大权旁落时退居幕后,又在最关键的时刻发动反击重掌大权。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政治手腕和隐忍之道,才是打败杨秀清的致胜法宝。

结语

杨秀清与洪秀全本可以并肩作战,共同完成太平天国的伟业。但最终骄傲自大的杨秀清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这个结局充分说明了在权力斗争中,低调隐忍和决定性反击的重要性。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洪秀全的政治手腕与深谋远虑。

当然,洪秀全政权内斗不断,也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后仍未能改变清朝统治的局面。但这段历史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太平天国   心腹大患   骄纵   实权   心腹   大权   自大   书生   权力   地位   原因   军事   洪秀全   杨秀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