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如何?

古代归属于“消渴”范畴中。《素问·奇 病论》中云:“肥者令人内热……发为消渴”,确立了消渴的病名。

东汉时期,医圣张 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其中《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证脉证并治》一章首次对 消渴病进行了辨证论治。陈延之于东晋设《小品方》一书,并提出“消利”“渴利”等 学术观点。

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撰写《诸病源候论》,其中以“消渴”为纲目论病,此 后,“消渴”这一病名被广泛使用。

随着历代医学家们对消渴的认识逐渐加深,宋代 官修《太平圣惠方·三痟论》中首次提出了“三痟”这一概念并描述了“三痟”之不同,后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基于此创立《三消论》,提出了“三消燥热”学说。

同为金元四大家 之一的朱丹溪则在《丹溪心法》中创立了“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分类法,奠定了 以脏腑学说论治消渴的基础。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前人的“三消”分类法进 行了修饰,使其更加规范。

至此,消渴的病名及论治发展的较为成熟,对现代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消渴”病名沿用至今,仝小林院士提出了新的观点。

仝院士认为:古代诊疗技术 有限,无法检测血糖,当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明显症状如“三多一少”时, 糖尿病多已发展至中后期,故消渴并不能概括现代糖尿病。

仝院士根据糖尿病患者 的身材,并沿用“消瘅”“脾瘅”的概念对糖尿病进行概括。仝院士将1型糖尿病以及 形体消瘦的2型糖尿病归于“消瘅”之中,体形肥胖的2型糖尿病则归于“脾瘅”范畴之内。

先天不足,不能化生精气充养五脏,五脏失养,机体脆薄。《灵枢·本脏》云:“心 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肾病,则善病消瘅,易伤”指出了五脏在“脆”的病理状态下,有更高的几率发为“消瘅”一病。

五脏薄脆,邪气于其虚弱处而凑之,消耗正气,损伤阴津,最后发为消瘅。由此可见,先天不足,五脏失养与消渴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也和西医学从遗传角度论治1型糖尿病不谋而合。

著名医家刘完素提出:七情内伤,耗散 阴血,机体阴气虚而阳气郁,燥热内盛,故发消渴。叶天士也认为消渴的发病与情绪关系密切。

《临证医案指南·三消论》记载:“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渴大病,” 指出了“郁”“火”是消渴的主要病因。这一病机被诸多医家所接受。亦有医家对此病机 进行深入研究。《灵枢·五变》云:“怒则气上逆……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素问·举 痛论》则言:“悲则心系急……荣卫不散,热气在中。”论述了“悲”与“怒”诱发消渴的 病理机制。后人多以此发微,《类证治裁·三消论治》由林佩琴所著,并于其中论及“忧”、 “思”两种情志因素伤及心脾,营血不足不能濡养脏腑从而导致消渴的理论。

张子和 在《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云:“消渴一证……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 指出了情绪“喜”“怒”会导致消渴病的复发。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来,消渴“病已”仅仅只是暂时缓解,并未痊愈,但情绪确实会对血糖造成影响,是临床常见的血糖波动原因 之一。

《素问·奇病论》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最先提出了饮食与消渴发病的关系。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则记载了由肥甘厚腻所致的肥胖易发消瘅、偏枯、痿厥等病,较早的阐述了肥胖与现 代多种疾病的联系。此外,过量饮酒亦是消渴发病的重要因素。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中记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 提出了饮酒与消渴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亦有医家将消渴与胃肠相联系。《素问·阴阳 别论篇》言:“二阳结,谓之消。”其中“二阳”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

李 东垣在《兰氏密藏·消渴门》中对其进行注解,并认为:胃经、大肠经因为里热聚结导致津血亏虚,故继发消渴。可见无论是饮食不节,或是饮酒过度,皆是中焦受累而 病。

中焦如沤,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其受纳运化是机体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导致中焦运化失司,食酒郁积于胃,不能转化精微,反而蕴湿生热,湿热互结,耗散阴津,阴津不得补充,徒为损耗,最后发为消渴。

仝小林院士经过多年 的临床实践,结合经典理论,提出了糖尿病发展演变的动态变化,即郁、热、虚、损 四个阶段,更为系统的概括了中焦郁热在糖尿病演变过程中的地位。

消渴病中“小便增多”是其特征症状之一,故部分医家从肾立论。孙思邈在《备急 千金要方·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曰:“快情纵欲,极意房中……所食之物,悉化小 便,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指出了房事不节后伤及肾气与消渴的发病密切相关。

虚会引发消渴病。肾为先天之本,肾水则是一身阴气之本。房事不节,情欲无度,竭 其精,散其真,一身真阴受损,故见五脏阴虚。脏腑阴虚化火,燥热内生,消灼津液, 故发为消渴。

古代医家认为阴虚内热是消渴的主要病机,故多以滋阴清热为治疗大法,但具体 方药仍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上消肺中蕴热,灼伤阴津,故当清肺热,养阴津,方当 以消渴方、生脉散或二冬汤为主。

中消见中焦热盛,津液不足,当以白虎加参汤等方 主之;下消则肾阴亏虚较重,若阴虚内热,知柏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类方可与之,若阴 损及阳,肾阳不足,则当温补肾阳,可用金匮肾气丸以滋阴补阳。

虽辨证有上中下之 分,然消渴过程中上消、中消、下消往往夹杂出现,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三消》中详细论述了滋阴清热之理法,对后世治疗消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医家也常以滋阴清热法治疗消渴病。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以滋阴清热法、益气养阴法、 活血化瘀法治疗消渴病,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使患者 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刘燕池教授以滋阴清热为法,使气血津液正常布散运化,疗效颇 佳。

疏肝活血法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其体阴而用阳,易受七情损伤。情志郁结 或大怒伤肝,都会导致肝气郁滞,继而化火。

肝肾同源,肝火耗伤阴血,损伤肾阴。 且肝火横逆犯胃,胃有邪热不能消谷,津液生化无源,燥热内生,犯为消渴。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消渴根源》中提出:“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并提出应用桂附苓乌汤、 肾气丸、猪苓汤等方剂治疗消渴病。

国医大师吕仁和应用疏肝调中法治疗糖尿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冯兴中教授以疏肝调气为大法,以四逆散为基本方进行化裁, 疗效斐然。且气为血之帅,肝木不疏,肝气郁滞,故木陷而血瘀。

消渴变证多见, 如消渴目病等,皆是因为络脉受损而发,与瘀血关系密切,故治疗消渴亦需活血。 朴春丽教授根据多年临证所得,创立了解毒通络调肝方,有标本兼治之效,对于消渴 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徐远教授继承印会河教授的学术思想,以调肝理气,活血 通络法治疗消渴变证,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现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提出从“毒邪”论治消渴,并为人们所接受。国医大师南征教授认为在消渴病程中存在气滞、血瘀、痰湿等多种病理产物,蕴结日久,产生包括“浊毒”“热毒”“淤毒”等多种毒素。

诸多毒邪藏于体内,随血液运行周身,损伤络脉。针对毒邪这一病机,南征教授提出如温肾健脾解毒通络导邪法、益肾通络解毒法 等治法,并应用如枸杞、地黄、知母、榛花、大黄等中药进行治疗,疗效良好。

重视饮食与运化,倡导浊毒理论,但又不尽相同。李佃贵教授认为浊 毒是因为脾胃功能减退,水湿、食物、痰浊停滞于中焦,日久化生浊毒,从而导致消 渴,并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应用佩兰、砂仁、黄连、大黄等药物进行治疗,使患 者体内的内环境归于平衡。

教授认为浊毒是消渴发病的根源,在治疗中十分 注重脾胃功能的调护。则认为浊邪与毒邪性质相近,易互助为虐,并提出“由浊致毒”的学术思想。

在临证过程中,认为消渴是“由浊转毒,浊毒 内蕴”的阶段,并以升降散为底方,创立化浊解毒方,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孙思邈在《千金方·消渴第一》 中言:“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首次提出了以针灸治疗消渴。

同时,孙思邈还提出了“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指出了消渴后期多变证,易发痈疽,故不可以针灸之法与之。后世医家深入研究针灸理论,丰富了针灸治疗消渴的内容。

明代 针刺治疗消渴发展蓬勃,记载了诸多针灸古方,如《玉龙歌》中的玉龙消渴方、《针 灸大成》中的胜玉消渴方等,至今仍有巨大的临床意义。明代周王朱橚编著《普济方》, 总结前代针灸处方,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针灸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仍被应用于 消渴的治疗,并记载于《中华针灸学》。现代医学为针刺治疗消渴提供了更多依据。

许林玲等人基于数据挖掘挖掘出多组针灸处方,以期在临床实现其意义。范春玲等 人基于循证医学探究针刺背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为临床提供新思路。由于 古代对消渴的认知多为阴虚内热,故灸法应用较少。

《扁鹊心书·卷上》云:“上消病, 日饮水三五升……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提出应用灸法灸关元治疗消渴病。关元在任脉之上,对其施灸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之效。

然此法多适用于消渴初期,消渴 后期阴液枯竭,虚火内炽,再用灸法易助体内热邪增长,加重病情。现代医家多应用 灸法治疗消渴痹症等变证,如韦雄用雷火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良 好的疗效。

推拿亦被应用于消渴的治疗之中,如吴兴全通过运腹通经推拿法减少大鼠脂肪细 胞数量,促进其胰岛细胞修复,借助动物试验阐述了推拿对于消渴治疗的功效。

桑 佳佳则通过临床观察后提出:健脾化浊法对改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有明 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此外,健身功法可辅助消渴的治疗,如八段锦、 太极拳等,经研究后证实均对消渴的治疗有良性作用。

古代缺乏对尿酸(Uric acid,UA)的检测手段,故并无对本病的记载。高尿酸血 症(Hyperuricemia,HUA)不加以控制,则发展为痛风,故历代医家将其归属于“历节”“痛 风”“痹症”的范围内。

现代医家亦有发微,国医大师朱良春提出“浊瘀痹”这一病名,以指导痛风的治疗。但痹症、浊瘀痹、历节病多论述痛风,而非高尿酸血症。亦有人认

为,高尿酸血症无具体表现,故当属于“未病”范畴内。仝小林院士经过多年的研究, 结合现代医学,赋予了“膏浊”新的意义。

仝院士认为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肥胖)皆归属于膏浊病范围,为多代谢紊乱病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仝院士的 “膏浊”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诸多代谢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众医家治疗代谢性疾病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糖尿病   中焦   病名   素问   医家   滋阴   针灸   院士   疗效   中医   教授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