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专家挖开刘罗锅墓葬

伴君如伴虎——探寻清廉官员刘墉的传奇人生

刘墉,字崇如,出生于山东诸城,是一个崇高官僚世家的子弟,家族世代为官。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皇帝时期的进士,在广西任职。祖父刘棨则在康熙年间担任四川官职,父亲刘统勋则成为乾隆年间的宰相。

刘墉从小生活在这种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受到父亲和祖父的教导,他学会了懂得为民尽忠和为官之道,为他将来进入政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刘墉的历史记载十分稀少,直到考古专家开掘了他的墓葬,人们才发现原来关于他是“罗锅”的传闻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影视剧和民间的传闻中,刘墉常与和珅、纪晓岚相提并论,成为乾隆时期的知名人物。

与贪婪、奉承的反面形象的和珅不同,刘墉一直以为官清廉、忠诚、关心民生而著称。

他常常与和珅等邪恶人物斗智斗勇,调侃和讽刺当朝权贵,为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

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刘墉在乾隆十六年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第一年就考中了进士,开启了他的仕途。

回顾刘墉的官场生涯,可以说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但这也多少要归功于他父亲刘统勋的帮助。

然而,与纪晓岚从事编撰工作,安定地晋升不同,刘墉却被派往各地工作了二十多年。


可以说,他的职位从学政一路上升到知府、巡抚、总督,他几乎在全国各地奔波了一辈子。

从刘墉的背景可以看出,他的晋升几乎是可以预料的。因为乾隆皇帝对刘统勋的倚重,刘墉进入政界时带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乾隆皇帝也经常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刚回到中央工作不久,刘墉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连续犯下许多小错误,引起了乾隆皇帝的不满。


很多人羡慕刘家世代为官,光环无限。但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刘墉父子曾经历过牢狱之灾,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在乾隆二十年,刘墉担任翰林侍读,他的父亲刘统勋在担任陕甘总督期间因为上谏乾隆皇帝而被指控“阻挠军机罪”并被革去职务。刘统勋被捕入京,刘墉也因为父亲受牵连而一同入狱。


然而,幸运的是,乾隆皇帝在父子俩入狱后认真考虑了刘统勋的情况,并觉得他的罪责过重。最终,乾隆皇帝决定免除刘墉父子的罪行,并补授刘统勋为刑部尚书。这一决定在朝廷上引起了轰动。

乾隆三十一年,曲阳县县令段成功贪污国库银一案曝光,乾隆皇帝非常重视此事。与此同时,刘墉已被提升为冀宁道。然而,刑部却借此向朝廷上表,以“扶同容忍律”为由逮捕并判处刘墉死刑,理由是他在太原担任知府期间未能及时发现贪污行为。


然而,乾隆皇帝洞察一切,虽然赦免了刘墉的死罪,但仍将他发配到军台服役,直到第二年才重新回京工作。

在刘墉担任官员的几十年里,他家境十分贫寒,门可罗雀。与此同时,和珅专权富可敌国,连看门人都是百万富翁。相比之下,刘墉常常需要将家里的物品拿到典当铺换取银钱。


刘墉不仅政绩有所成就,他的书法诗文也非常出色,甚至有一段时间超越了政绩,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特别是在乾隆年间,他的书法与梁同书、王文治、翁文纲三位书法家并称为“清四家”。

后来嘉庆帝亲政后,刘墉在查办和珅贪污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珅被清除之后,朝廷和百姓都摆脱了一个心腹大患,对刘墉更加推崇。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在北京驴市胡同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据史料记载,在他去世当天,他还出现在南书房当班,晚上还设宴款待客人。刘墉,一位清廉的官员在河南商城县找到了自己家族的祖坟。作为朝廷命官的后代,刘墉的祖坟在当地非常有名。不过,刘家的老坟经过岁月的荒芜渐渐被遗忘。刘家族人曾多次迁徙,原祖籍也逐渐模糊。

尽管刘墉的父亲努力追溯族谱,但因担心与自己家族有联系的会带来麻烦而未果。刘家的祖坟有两座,上下两层,但由于长期没有家人来祭拜,周围的坟墓不断扩张,导致刘家的祖坟被挤在中间。1958年,刘墉的墓地被考古人员挖掘。在清理和研究过程中,他和妻子的骨骸被发现。根据测量结果显示,刘墉身高约一米九,而他父亲刘统勋的身高至少一米七。

这个异常的身高引发了人们对刘家的传说和野史的猜测。一段彻骨的笑声在考古人员面前回荡。这是他们对刘墉墓地的通道测绘结论感到惊讶的反应。根据考古人员的介绍,墓道内的高度约为一米八左右,通道完全由青砖砌成。这样的空间高度足以推断刘氏一族的身高不会很矮小。测量和验算的结果最终证实刘墉的身高确实在一米九以上。

民间对他是“罗锅”的传闻完全站不住脚,是无法相信的。实际上仔细一想,关于刘墉是“罗锅”的传闻根本经不起推敲。

清朝刚刚入关时,只要考取举人就能成为知县。但到了乾隆皇帝时代,官员队伍已基本完整,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在乾隆年间,选拔官员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身”、“书”、“颜”、“判”四个标准是笔试和面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其中排名第一的“身”指的是被选拔人员的外表形象,必须端庄得体。从这来看,清朝的官员或许不是貌比潘安,但至少也是出众的。此外,乾隆皇帝为了展示皇恩浩荡,还颁布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连续参加三次乡试都没有被录取,可以去吏部录入“大挑”,而该制度只根据外貌选拔和录用官员。

换句话说,“大挑”就是清朝时期的选美大赛,主考官们只关心外貌,而不在意你的诗歌和文章写得如何。他们只根据外貌来决定你是否适合担任知县或教职等职位。这种以外表决定命运的方式可以说是相当荒谬。

乾隆皇帝以“爱美”而闻名。他喜欢一切外表漂亮且色彩鲜艳的事物。比如他身边的宠臣和珅,就是当时清朝著名的美男子,堪称“满洲第一美男子”。

而和珅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地位,与他自身的美貌关系很大。总之,外貌出众的人总是值得乾隆皇帝关注的。

综上所述,根据这些条件来看,刘墉绝不是野史记载的那种粗野的人。何况“罗锅”的体形是不容隐藏的,不然他怎么可能在朝廷上历经千难万险,担任如此长时间的官职呢?而刘墉之所以被称为“刘罗锅”,只是源自嘉庆帝当时的一个玩笑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刘墉   乾隆   罗锅   祖坟   墓葬   朝廷   清朝   外貌   官员   身高   父亲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