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又出来了!为什么?深度解密九大硬核技术



作者 |云鹏

编辑|王牌

你抢到iPhone 15 Pro了吗?

据苹果官网信息显示,iPhone 15 Pro Max最早发货日期已延长至11月初。



▲苹果官网发售信息

虽然第一批预售数据尚未公布,但仅在京东上,iPhone 15系列的预订量就已超过300万。

天风证券分析师刚刚宣布,iPhone 15 Pro Max 销量再次超过去年的 14 Pro Max。至于华为对苹果销量的影响,他认为“还有待观察”。他对今年iPhone 15系列的预估仍维持在8000万台,华为2024年手机销量预估在6000万台左右。



在那次发布会上,很多人都对苹果的表现表示遗憾:它从未在网络上获胜,也从未在销售上失败。

iPhone 15系列强、好、创新、值得吗?

面对华为的“遥遥领先”,苹果真的会像有人说的那样更新“序列号”吗?

苹果秋春节期间,包括CEO库克在内的12位苹果高管用82分钟的时间展示了7款产品和4款芯片,同时透露了一系列酝酿已久的新技术。

但这些新技术对消费者和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少是“遥遥领先”,有多少是“紧跟Android不落后”,又有多少是真正的“硬核创新”?

通过研究技术细节、专利以及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我们试图回答9个关键问题,以还原更真实的iPhone 15系列,并试图找到更有价值的行业见解。



深入“混蛋”之下我们发现很多细节值得思考:

1. 每十年更新一次的界面和专业图像更新如何改变创意产业?

2、钛合金中框为什么是“钛镀铝”?如何将中框与屏幕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尽可能窄的边框?

3、《潜望镜》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打破所有现有Android解决方案的黑科技?

4、为什么长焦拍摄的思维和定位与Android阵营完全相反?

5. 苹果在芯片命名惯例背后有哪些潜在计划?

6. GPU对光追踪和MetalFX的支持是否会加速游戏行业两大生态系统的融合?

7、手机手表与Vision Pro深度连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8. 3D空间视频拍摄会成为影像行业的下一个趋​​势吗?9. 在大人工智能模型时代,苹果做了什么来为潜在的“大人工智能动作”铺平道路?

每个问题的背后往往都是新兴产业可以利用的细节升级,从消费电子、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到芯片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放下“吐槽大会”的衣钵,保持冷静,我们或许还能发现苹果的一些“颠覆性创新”。



新iPhone将于本周五正式上市。不管你付不付钱,有些事情最好还是说清楚。

1. C端口打通设备连接,消除存储瓶颈。它可以与平视显示器结合或具有多种应用。

最受讨论的新奇事物之一是 USB-C 端口的更换。苹果上一次更新手机是在 2012 年。

苹果公司2007年发布的第一款iPhone采用的是30针接口,需要区分接口的正反面。同时Android使用了MicroUSB接口;五年后,苹果于 2012 年在 iPhone 5 上更换了 Lightning 接口,一次使用可持续 11 年。

不知道这次USB-C还能坚持多久。

发布会结束后,很多人都挂断了苹果官网宣传的243元的USB-C to Lightning接口。



但与其专注于从苹果配件商店赚钱,这个 C 端口的功能显然值得更多关注。

提高传输速度真的更快吗?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很少使用USB线进行数据传输。

当3G被4G取代时,没有多少人想到后来的外卖、线上交通行业会得到发展。

事实上,这个USB-C端口对于许多需要高质量视频录制和存储的用户来说是“持续的需求”。

该C端口不仅具有10 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还可以连接移动硬盘和U盘等高速外部存储设备,以及4K显示器和麦克风。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这解决了拍摄ProRes视频时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有专业人士评价:“能够将iPhone上实时拍摄的ProRes视频直接保存到外置硬盘上,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棒的操作。”

苹果官方宣传视频中的一个片段是外部存储便利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PS:三星的移动硬盘比苹果的官方存储便宜得多。

此外,苹果还将ProRes 4K视频录制的帧率限制从30fps开放至60fps。同时,iPhone可以通过C端口连接到Mac,拍摄的图像可以在Mac上进行编辑,使过程更加高效。


诚然,大多数专业视频制作仍然需要专业相机,但随着移动拍摄发展至今,以iPhone 14 Pro的视频录制能力为例,已经可以满足很多独立创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



对于使用iPhone创作视频的用户来说,C端口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摆脱了一些创作限制。

一些专业创意人士甚至认为,这可能是iPhone 15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升级。

当然,不排除苹果的Vision Pro可以连接C口的设备。

发布会上,苹果还提到使用 iPhone 15 Pro 拍摄太空视频并直接在 Vision Pro 上播放。视频存储需求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预测,如果未来在 Apple Vision Pro 中添加一项功能,将需要手机和耳机之间的高效协作,涉及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这次C端口升级显然也奠定了基础。

所以看起来苹果只是改变了界面,但在实际应用层面,苹果却想出了不同的玩法。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C口有所改进,但20W的充电速度却没有改变,实在没什么可洗的。

2、中框可打造“四层”,新工艺悄然使用。小米OV也必须效仿。

看过发布会的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印象,苹果这次花了很多时间介绍钛合金中框,甚至还邀请了苹果材料科学工程师杨来讲解。



大家都知道钛是一种非常好的金属,但是把它放到手机的中框里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事实是,苹果是第一个在手机中框大规模使用钛合金的公司。 。

苹果是如何加工的?根据演示视频,苹果实施了一种名为“固相扩散”的技术,利用热机械加工技术在超高压下将钛金属和铝粘合在一起。在接头表面,两种金属在原子上是相同的。互相“分散注意力”。



该工艺技术在智能手机行业尚属首创。

准确来说,苹果的钛合金中框是“钛包铝”结构。用苹果的话说,这方面有助于导热。金属铝也是一种回收材料,也符合苹果的环保要求。

为什么它有利于热传导?这里我们回顾一下物理原理:纯钛的导热系数为λ=15.24 W/(m·K),约为铝的1/14,而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纯钛低15%。 。

所以它要坚固、轻便、散热好。苹果最终想出了这样一个“matryoshka”程序。事实上,这款中框有两个相比“更坚固”更容易被忽视的特点。一是让手机轻量化,二是配合屏幕封装技术实现更窄的边框。

这次的 iPhone 15 Pro 重量为 187 克,之前的 iPhone 14 Pro 重量为 206 克。 6.7英寸iPhone 15 Pro Max在更换更大的5倍长焦镜头后,比上一代轻了20克。



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乔斯维亚克在发布会上表示,苹果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了手机尺寸。事实上,很少有人注意到 iPhone 15 Pro 的垂直长度短了 0.9 毫米,宽度窄了 0.9 毫米。

换句话说,当你拿起Pro版本时,你不仅会感觉它明显轻了一些,而且你可能还会觉得它小了一些,握感也更好了。



如果简单计算,屏幕尺寸不变,那么屏幕边框至少要窄0.45毫米。

正如 Joswiak 所说,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轻的 Pro”,也是迄今为止边框最窄的 iPhone。



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苹果可能使用了一种名为“LIPO(低压注塑)”的技术来缩小边框,但苹果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具体是如何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钛合金中框的新工艺不仅仅只是钛合金加工。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相比去年的不锈钢中框,今年的钛合金中框多了拉丝质感。



苹果表示,他们采用了精密机械加工、打磨、拉丝、喷砂等多种工艺来打造这种“刷品牌纹理”。此外,Apple 在纹理顶部应用了 PVD ​​涂层,以提供终极保护。涂层的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苹果声称这个“涂层”过程需要14个小时。

拉丝工艺的加入看似是一件很细节的事情,但却有效解决了金属中框容易沾染指纹的问题。苹果确实是在一点一点地解决日常用户反馈的问题。

只是看上去像是一款钛合金中框,但如果这样看的话,这款中框至少有上面提到的“四层”:PVD、拉丝纹理、钛和铝。



除此之外,苹果规模效应带来的行业端工艺改进似乎很快就会应用到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的产品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年底所有国产旗舰手机大概率都会在“新材料”上做文章。例如,小米也将在其未来的旗舰产品中使用钛合金技术。

3. 手机如何装7个镜头?苹果影像拥抱“专业”说完最明显的两个变化,我们再来看看摄影部分。

乍一看,今年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上的三个摄像头的外观似乎与去年相同。它并没有长大,布局仍然是等边三角形。



不过,苹果在发布会上总结称,他们这次做的关键事情之一就是在手机中内置了七颗专业镜头。



很多人抱怨 iPhone 的外观近年来没有太大变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似乎正是苹果擅长的一件事:将几个新功能集成到几乎一样的机身中尺寸或。甚至稍微缩小尺寸。产品内置功能,同时确保完整且一致的产品体验。

有一个苹果在发布会上没有提及的细节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苹果的“七镜头”,部分焦段进行了数字裁剪,但所有焦段的拍摄功能都是完美一致的,例如模式高度下的自动对焦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焦距选项中实现。



业内专家透露,要达到这样的一致性是非常困难的。目前Android阵营还没有一家厂商能够达到同样的体验。



此外,苹果还提到,这次 48 兆像素主摄像头有一个新功能。苹果的光成像引擎从超高分辨率图像中选择最好的像素部分,然后将其与另一张针对捕捉光而优化的图像相结合。图像融合自动生成 24 兆像素的照片,其分辨率是前一张照片的两倍。



虽然安卓阵营旗舰手机的主摄像头基本都是5000万像素起步,但1亿像素甚至2亿像素也并不罕见。厂商也会在发布会上强调大传感器尺寸和高像素,但实际拍摄时,默认的照片通常还是1200万像素。

我们听到的四合一和九合一像素经常就是这样做的。

例如,50像素主摄像头拍摄的普通照片的分辨率通常为4096*3072,像素数为1258万。乘以4后,大约是5000万。



▲Android旗舰机主摄像头详细信息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拍照规格,也可以打开手机相册,查看照片的详细信息,会有更直观的了解。

所以苹果的2400万像素虽然听起来并不“令人毛骨悚然”,但实际上已经足够明亮了。这有多清楚? 4K显示器的像素数约为823万。苹果的一张照片可以逐像素覆盖大约三台 4K 显示器。

此外,如何完成捕捉瞬间的超高清图像与其他光信息图像的融合并最终达到2400万像素,具体实现方法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苹果支持将 48 兆像素照片保存为 HEIF 格式,在保持照片清晰度不变的情况下占用空间更少。据公开资料显示,同一张照片以HEIF格式保存,相比传统JPG、JPEG等格式节省约50-60%的空间。



▲HEIF和JPEG照片占用存储空间对比(默认HEIF文件扩展名为.HEIF或.HEIC)

这次拍照时,提高“专业度”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事实上,苹果正在不断将iPhone推向“专业摄影”。

例如,在专业摄影方面,苹果添加了基于ProRes的Log模式编码功能,增加了后期制作视觉效果和色彩校正的范围和灵活性。

苹果设备的色彩管理一直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天花板”。此次,iPhone 15 Pro是首款支持学院色彩编码系统(ACES)的手机产品,该系统是用于电影制作的专业色彩管理和色彩编码系统。许多主流电影制作公司使用的互动系统。



一位影视制作专业人士告诉智洞智,事实上,目前iPhone 14 Pro的视频拍摄能力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的拍摄需求,可以实现作者的任何无限创意,这是很多普通用户无法企及的。



结合上面接口部分提到的 USB-C 带来的高速和外接设备功能,可以肯定地说,提高 iPhone 的专业成像能力是大多数休闲用户忽略的一大步。

最后,说到拍摄太空视频,这个功能也证实了三个月前许多人的怀疑。

Apple Vision Pro 与 iPhone 的连接是必然的,Vision Pro 与 Mac、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等苹果生态设备的连接也已成为确定的事实。



拍摄3D空间视频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就像遮住一只眼睛一样,世界变成了二维。 3D成像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两个摄像头的参与。

当我们水平握住手机时,主摄像头和超广角镜头仅形成“双目视场”,用于拍摄3D太空视频。



Vision Pro问世时,很多人抱怨用耳机拍摄视频会“很奇怪”。现在答案揭晓了。仍然可以用手机以最自然的方式拍摄3D太空视频。

我们不禁好奇,未来视频制作是否也会从平面转向3D,这似乎正在为影视行业酝酿一场新的风暴。可以说,苹果这次打开了一扇小门,让我们看到了Vision Pro与iPhone连接的简单一面。留给明年初正式发布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4.苹果更关心120mm而不是120x。长焦镜头的内部结构暗藏秘密。

说完主摄像头,我们再来看看Pro Max上新增的长焦镜头,也就是很多报道中提到的“潜望式镜头”。

关于这个镜头的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苹果公司对它的放置。

相比我们在Android阵营中经常看到的“100倍变焦”、100倍和120倍变焦,苹果更看重“120mm”。



用苹果的话说,这意味着你将额外携带一个“120mm焦距镜头”,并且苹果认为120mm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焦距。这完全违背了我们之前对潜望式镜头的印象。

相比于拍摄 800 米外高楼的窗户、数百米外街道上的车辆和行人,或者夜空中的满月,苹果认为这款长焦镜头更适合拍摄“特写”镜头。 ”,比如那些有大片感觉的作品。角色近期照片以及孩子们在比赛中打进的精彩进球。



就连苹果在发布会上也只提到了5倍光学变焦能力。

大家都知道,支持 5 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可以通过额外的数字裁剪获得 100 倍或 120 倍的图像,但显然苹果对此了解得很清楚。相比100倍放大后图像的模糊,为这支长焦镜头找到合适的位置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在苹果这样做之前,潜望式镜头被用作“望远镜”。苹果做到这一点后,潜望式镜头就可以逐渐走向“高性能长焦”的位置,变得更加实用和普遍。

如果不是仔细看官网的详细说明,我们很难发现这款5倍长焦镜头支持的最大变焦倍数是25倍。

撇开镜头定位不谈,在硬件技术方面,苹果自产的长焦镜头其实与安卓阵营的解决方案有很大不同。

主要区别有两个:一是这个四重反射棱镜,二是3D抗震移位。

根据苹果的拆解图,长焦镜头内部只有一颗棱镜。棱镜的横截面是“平行的”。光线从一端进入,经过四次反射后垂直反射到 CMOS 传感器上。



反射次数越多,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长的光路,从而实现更长的焦距。华为此前已通过组合三个棱镜实现了五次光反射,实现了10倍光学变焦。与之前三星、OPPO、小米等众多手机的潜望式镜头拆解图相比,苹果长焦镜头的结构相当特别。光线通过镜头的顺序是镜头、棱镜、传感器,而Android阵营的潜望式镜头有特殊的结构。光线进入镜头的顺序通常是透镜、棱镜、透镜组、传感器。



▲三星方案(上)和OPPO方案(下),来源:来源:JerryRigEverything、WekiHome

苹果的长焦镜头结构更加紧凑,棱镜和传感器之间没有额外的镜头组。利用棱镜实现四次反射的方式,在其他手机上还没有见过。



同时,苹果的长焦镜头“平”在机身底部,而安卓阵营的传感器通常是垂直放置。平放的优点包括传感器尺寸更小。该传感器的尺寸比 iPhone 14 Pro Max 的长焦镜头还要大。

同时,当传感器平放时,传感器和整个防抖对焦模块的运动空间增大,防抖效果更好。

除了特殊的棱镜和光路结构之外,苹果在这款长焦镜头中还采用了“光学图像稳定和传感器移位自动对焦模块”,可以在 X、Y、Z 轴三个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防抖。 -摇。



苹果称该解决方案为“高端”。该模块的微调频率为每秒10000次,是上一代的两倍。

这种防抖能力通过用户使用高倍数码变焦拍照时的“浮窗”功能体现出来。我们已经在三星手机上看到过类似的功能,对此我们并不陌生。



苹果的传感器防抖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但之前主要是在X、Y轴水平方向移动,这次升级为“立体”防抖,应用在5倍长焦镜头上,在业界是史无前例的。先例。

一些专业摄影师表示,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特别是在120mm及以上焦段拍摄时,防抖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苹果在防抖方面的技术突破对于保证最终的显示效果至关重要。

除了稳定性之外,影响胶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进入镜头的光线量。根据苹果官方的说法,凭借这颗 5 倍长焦镜头,他们在相同焦距下实现了业界最大的 f/2.8 光圈,与上一代 iPhone 14 Pro Max 的 3 倍长焦镜头相同。换句话说,苹果增加了等效焦距。光圈大小基本上没有牺牲。



▲数据来自各品牌官网

从目前各大品牌旗舰机型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参数对比来看,苹果确实做到了。据现有信息显示,苹果特殊的长焦镜头设计可能与三星的专利规避有关。据韩国媒体此前报道,苹果在潜望式镜头研发过程中因三星的专利问题陷入困境。苹果一直在集思广益,以规避三星的专利,但最终的解决方案尚未公布。

此次靴子落地,苹果的方案在结构上显然与三星、小米、OPPO等公司有很大不同,也与此前曝光的相关专利不同。



▲苹果2023年8月公布的潜望式镜头相关专利

也就是说,苹果很可能在这个镜头上控制了很多专有的、独家的技术。当稍后更多技术细节公布时,我们可能对此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5、性能提升“不够”的A17 Pro为何有颠覆游戏行业的潜力?

说到A17 Pro芯片,首先,它的命名可能暗示了苹果可能的一些后续计划。

比如,规格稍显“中性化”的A17 Pro会不会在下一代iPhone中以“A17”的形式出现呢?同代不同名称的A17芯片是否会用于平板电脑、显示器、iPad、iMac等一体机产品中?

A17 Pro更名可能意味着一年一代芯片的节奏可能会在此时发生改变。



上一代A16的晶体管数量为160亿个,A17 Pro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18.7%。 A17 Pro 的 CPU 性能提升和 GPU 性能提升分别为 10% 和 20%。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晶体管到底有多少分配给了CPU,有多少分配给了GPU,但总体来说A17 Pro的性能提升幅度低于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毕竟大家都对台积电的3nm工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期待。

但从结果来看,到了3nm阶段,芯片工艺带来的性能提升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比如28nm到14nm的迭代、14nm到7nm的迭代。

苹果A17 Pro中的3nm晶体管元件的宽度达到了12个硅原子的水平。

或许这也是苹果这次在GPU架构上做出“大改变”的原因之一,不过苹果这次并没有透露A17 Pro的IPC处理器和GPU的具体性能提升情况。



这次,在谈到 GPU 时,苹果罕见地强调了游戏中的一系列改进。其中,光线追踪技术备受关注,3A主机大作的原生实现更是让不少人感叹:“为什么下一个游戏机应该是主机?


高通和联发科此前已经先于苹果发布了硬件光线追踪技术,但目前可为消费者实现的游戏和应用程序仍然比较有限。此时,苹果生态号召力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在苹果生态系统中开发应用程序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庞大的用户范围和开发的便利性。 Apple 主要移动设备之间的应用程序开发是分多个阶段进行开发和部署的。同时,率先应用新技术并登陆苹果平台。它对于游戏制作人和开发商也具有积极的价值。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iPhone已经开始原生适配各种主机和PC上的3A单机游戏作品,包括大家熟知的《生化危机》和《刺客信条》系列。



看来光追技术、MetalFX、网格渲染等的引入。苹果公司表示,手游和主机游戏正在朝着“融合与融合”的方向发展。手游体验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画质提升,让体验发生质的改变。

同时,NVIDIA DLSS和AMD FSR等MetalFX等重采样技术也减轻了移动硬件的处理压力,实现了高图像质量和流动性的平衡。



▲iPhone 上玩《死亡搁浅》

对于当前的游戏行业来说,苹果的进入很可能会引发移动端和主机端PC游戏的加速融合。

未来,更多知名游戏大作可以在PC、主机和手机上同时发布。这种体验对于很多玩家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苹果现在确实已经“分得很多了”。最终的实现能否达到宣传的效果,这些新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到手游上,还得看到时候具体的“效果”。

毕竟,游戏此前从未被视为苹果的“强项”。

另外,在介绍光追踪技术时,苹果提到的一句话也引起了我的注意。苹果表示,光追踪技术还可以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 AR 体验。光追踪如何与苹果头戴式显示器结合? ?苹果的新闻发布会留下的问题可能多于它回答的问题。



6. 数据在本地运行是什么意思?苹果的人工智能重大公告即将发布

芯片部分,除了GPU之外,神经网络引擎的改进也值得注意。

翻译过来,这意味着苹果仍然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A17 Pro 中神经网络引擎的 35TOPS 算力最直观的效果之一就是,苹果的一些 AI 能力可以在本地运行,数据完全在本地处理,无需上云端。

相比之下,前阵子被汽车厂商视为明星的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座舱芯片,其AI处理能力只有30TOPS,这意味着苹果正试图以靶心杀鸡。在实施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时,位置处理以及数据隐私和安全是行业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无论是本地化的照片裁剪还是创建个性化的声音,苹果在AI方面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为未来更多的产品和体验铺平了道路。

《信息报》 据报道,苹果自家的大型“Ajax GPT”模型的能力水平可以高于GPT-3.5,参数数量超过2000亿。

显然,这种规模的大型模型不可能在 iPhone 上原生运行,但苹果会像谷歌一样,优化一个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的版本吗?

至于摄影方面,这次iPhone会自动捕捉、处理和分析图像的深度信息,自动开启人像模式,并在拍摄后灵活调整照片中各种物体的深度信息。支持AI算力及其背后的算法。 。



在电影效果模式下,实时自动图像焦点切换和精美的特写镜头也离不开AI。



当然,前面提到的iPhone在游戏中使用的超分、补帧等类似技术,在技术迭代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涉及到AI算法的应用。例如,NVIDIA的DLSS 3和DLSS 3.5使用了一系列AI技术来提高游戏帧率和图像质量。



可以肯定地说,很多人对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一些新的重大举措感到兴奋,但实际上,苹果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渗透到其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

结论:颠覆性创新可能不会在汹涌的水域中出现

解决问题后,苹果的春节虽然表面上缺乏一些“不寻常”的新功能,但硬件、软件、算法和生态层面的一些细节变化值得关注。

苹果仍然在做它最擅长的事情:在不增加用户学习成本的情况下,改进和完善眼前所有新功能的体验,同时在底层悄悄进行无数技术突破,而行业往往正在准备这些突破。变化的趋势和方向。

与其让更多的“遥遥领先”充斥屏幕,不如坐下来看看这家市值两天跌去近6000亿元却仍保持全球第一市值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做产品的。从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三星   棱镜   核技术   传感器   像素   深度   图像   镜头   苹果   手机   技术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