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现场开讲 为湖南青年人才科研创新指引方向

湖南日报9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全程铂)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获悉,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受邀参加了省科技厅举办的青年科技人才特训营(2023深圳站)活动。在深圳,俞书宏院士以“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主题,亲切地和青年人才面对面分享交流,解答青年人才在科研中的困惑与难题,勉励大家潜心科研、勇攀高峰。

在主题分享中,俞书宏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围绕纳米材料到宏观制备、跨尺度的仿生材料合成、可持续材料的仿生设计等内容,展示了诸如飞鸟及骨骼结构、蜘蛛丝及微观结构、珍珠、贝壳等自然界一些物质的特殊结构,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纳米科技的内涵,阐释了发展新材料的意义。目前他与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将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模仿这些生物矿物的生长和形成过程,让仿生材料在化学的实验室和材料的实验室中“生长”出来。

在从事仿生材料研究的二十多年里,俞书宏屡屡创新,不断突破原有成就。“科学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和发现,这能激发我投身科学探索的热情,同时,社会责任感也不断激励着我,要时刻保持科研创新的初心。”他坦言,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是他得以坚持科研创新的重要因素。

“做科研一定要志存高远,不能急功近利,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创新,以解决一些国家‘卡脖子’的科研难题为己任。”俞书宏说,在原始创新的道路上,需要远见卓识的坚定选择,发自内心的长久热爱与敢闯敢试的不懈奋斗。他鼓励青年人才始终保持好奇心和上进心,注重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力提升思维能力素质,拥有独立思考问题与联想的能力,塑造刻苦钻研的毅力和良好的精神品质,做“不跟风”的科研、浪漫的科研和有品位的科研。

“做科研就像跑马拉松,要想坚持到最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和充分的准备。”俞书宏说,理论基础是做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依据,青年人才们要打好理论基础,主动接触最前沿的研究,在不断的科研实验中获得科研直觉和经验。同时,要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依靠集体智慧与团队力量攻克科研难题。

“俞院士,我是肿瘤方面的医生,想研发一种材料,可链接抗肿瘤药物且能长时间在体内存留,用于长期控制癌细胞的药物,您觉得有可行性吗?”“请问俞院士您是如何做到潜心科研,不盲目追求短平快成果的,能不能给我们青年人才一点建议?”……交流中,青年人才们争相提问、大胆分享,俞书宏院士亲切回应、睿智对答,自由轻松、包容开放,原定一个小时的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热烈的气氛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悉,此次活动是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特训营的首期活动,也是我省近年来首次组织“三尖”青年科技人才异地考察学习。致力于加强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思想交融,开拓青年人才视野,加强我省战略人才力量的培养和储备。活动为期6天,全省高校院所和科技领军企业近30名青年科技人才参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院士   科研   青年   人才   科技人才   湖南   深圳   难题   方向   力量   结构   现场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