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秋,华山论箭!

兵器,有多少种?

我们通常不假思索,十八种啊!

有口条利索的,甚至还会来一段,“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有内行的,会说“剑是百兵之君,枪是百兵之王……”

得,您先打住。

照我看来,十八般兵器,把最不该漏的漏了。

真说起来,就这十八般武器,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它厉害。

最厉害的兵器,是箭。

没有之一。

请叫我节能小能手!

箭的意义太重大了。

很多关键节点,它都是主角。

别的不说,要没有后羿把那九颗太阳干下来,咱现在的夏天怎么过?

好吧,那有点扯犊子,咱聊点不扯犊子的。

比如,箭射周天子。

春秋第一老阴逼郑庄公身为周桓王的族叔,带头羞辱周天子,手下大将还对着天子发箭,一箭射中周桓王的左肩!

这一箭,将“天子”射下了神坛,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游戏规则就此终结。

从此,周王朝空有天子之名,实则与诸侯无异。


射箭,在我们看来,这门功课理所应当是体育课,是体育老师教的。

但在周朝,射箭不但是体育课,还是思想品德课。

或者说,儒家开启了体育老师教数学之外的新技能。

射箭,表面上是射箭,实际上是“仁”的体现,他们看一个人射箭的姿势,就能知道这哥们的德行,知道他是不是君子。

好吧,你们眼神好,说什么都对。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礼记·射义》

看我的眼神,知道我射的是什么吗?

射箭既然这么重要,那必须有专门的射礼。

每年春秋,地方有“乡射”,邦国有“大射”,一级不落,都有。

“大射”,那不是一般的隆重,是天子和诸侯在祭祀前的重要开胃菜,老板们就是通过大射,来挑选谁来陪同他们祭祀。

您可千万别以为,大射晚会上,老板只要袖手旁观看大戏就够了?

那您就天真了。

那一天,老板也是运动员。

按照周礼规定,大射仪时,开场选手就是国君。

国君必须为晚会热身不说,标准还特么高得离谱。

那画着帕丁顿熊的箭靶子,距离是九十步!

为了避免偶然,一箭不行,得连射三箭。


我勒个去,九十步是个什么概念?

周代以八尺为一步,而一尺合后世23.1厘米,也就是说,一步大概是185厘米,九十步已经超过160米!

周朝那会儿,军中通用的是反曲角弓,最大射程也就在110步左右,有效射程则是在70到80步这一范围。

在当时,能在八十步外施射,这是弓箭有限射程的极限,射术就已经达到了常人的顶峰。

再往上,那就是真正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才选手了。

更别说咱们现代了,能在50步内箭无虚发,那就是俱乐部最亮的崽。


九十步。

数字看着不大,却奔着天文去了。

千万别骂娘,立下这个规矩的是八卦祖师爷周文王。

别人是坑爹,周文王是坑子孙。

天知道周文王是不是脑子抽抽了,定下这样的规矩,让后世子孙出尽了糗。

难不成,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卫康叔、唐叔虞这些姬周英杰们,个个都能轻松办到?

怎么可能?

九十步,三箭皆中。

就是放到最精锐的宫甲虎贲里,都挑不出几个来好吧。

建国时候那些个诸侯,可能还能拿得出手,过个两三代,那就呵呵了。

把靶子搞那么远,你们想干什么?

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书。

晋国最牛,咱们就看晋国。

晋国的开国,本来是一个玩笑。

周成王姬诵“剪桐封弟”逗弟弟唐叔虞玩,没想到弄假成真,搞出了这么牛掰的晋国。

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姜太公的外孙,钓鱼的手艺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据说他射箭是挺厉害的。

不过,到此为止。

他的子孙,就是断崖式下跌。

我们说的那个“学箭三年中鼓吏”的笑话,还真不见得是玩笑。


说笑话。晋平公是专业的。

晋平公这天闲得慌,就带着弓箭到林苑中去射鸟。

嚯,主角光环启动,看他想搞运动,立马飞过来一波鹌鹑。

晋平公力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鹌鹑!

姿势相当标准,一支穿云箭,吓了众鹌鹑一跳。

再来,还是没射中那些呆鸟。

看着那些鹌鹑跟鹌鹑似的,晋平公勃然大怒,指挥身边的服务员:“襄,那些鹌鹑嘲笑我,你去抓过来,给你改善伙食!”

这任务太突然了,让襄也很无奈。

哥的学的是酒店管理,从事的是服务业,您让我去逮鸟,跨界跨这么远,合适吗?

业余的人,干不了专业的事,襄费了老鼻子劲,也还是没逮着鹌鹑。

晋平公不爽加1。

鹌鹑瞧不起寡人,你也瞧不起?

老子奈何不了鹌鹑,还奈何不了你?

关起来,找个好日子,杀人销户领盒饭!

小妹,哥给你讲个笑话啊!

羊舌氏的大夫叔向对老板的清奇思路表示赞赏,没毛病!

想当初,咱们的老祖唐叔虞,他在徒林射犀牛,一箭就贯体而死,用那张犀牛皮做成一副铠甲,献予成王,所以才被封于晋国。

就这个事儿,多大的荣耀,可是编入了晋国的启蒙读物的,对吧?

现在呢,不说射犀牛,射一只鹌鹑都搞不定,派人捉还捉不到,这是多大的耻辱啊?

一定要杀人灭口,可不能被狗仔知道了。

好吧,一番反正话说到这儿,襄的脑袋就算保住了。

晋平公看着叔向,就你小子坏,老子记住你了!


您可能想着,这帮土鳖真傻,自己是老板,变一下规矩不就得了?

至于每年都要来这么一出,让人看笑话?

九十步不行,咱九步总行了吧?

当然有人想过。

这又不难,只要不是弱智都会这么想。

但就算是弱智,都不敢这么干。

某老板就咨询过这个问题,大臣的回答让他如坠冰窟。

宗周的存在,就是靠礼来维系的,倘若先祖规定的礼乐制度可以随意更改,那国君的这个位置,是不是也可以被人随意取代?

当年齐桓公九合天下,一匡诸侯,牛皮哄哄,寂寞得不行。

可在天子主持的“侯伯”册命仪式上,也只能诚惶诚恐地下拜稽首,自称“小白”。

在“礼”面前,再是老司机,也得是小白。

所以,哪怕这个大射之礼再怎么郁闷,还献丑还是要献丑,还要希望这个丑能永远献下去。

走啊,傻站着干嘛,献丑去!

既然老板们都这么重视射箭,那射箭肯定就像乒乓球一样,人人都会来两下。

一天到晚想着待价而沽的孔子,自然也要会表演这门绝活。

我们一说起“老夫子”,下意识地蹦出来一张棺材板脸,手无缚鸡之力就会瞎哔哔。

但“老夫子”们的祖师爷孔老夫子,却有点毁三观。

他是一个肌肉猛男。

没办法,基因强大,他爹叔梁纥就是鲁国有名的猛将,所以,孔子的运动基因相当发达。

身高两米多的孔夫子,力气大得可以托起城门,跑步可以撵上兔子。


他最牛掰的,还是射箭。

那年月搞教培也卷得很,少正卯他们总是下阴招抢生源。

为了创收,孔夫子也是豁出去了,经常当众表演打靶。

那时候娱乐活动很少,每次孔夫子一亮相,都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以文艺表演为中心,一堵堵的人墙,都差点出踩踏事故。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明明是几百年一遇的武学奇才,居然干起了辛勤的园丁?

跑偏了啊,老铁!

动起来,为我的武功喝彩!

当然,再怎么高手在民间,孔子这样的手艺,也就是个业余水平,顶多送个温暖下乡,在民间凑个热闹。

真正的神箭手,得高到什么地步呢?

有一个叫纪昌的有资格给自己做个代言。


纪昌跟随神箭手飞卫学射。

飞卫的功夫分两层。

按照他的意思,射箭的功夫不在手脚上,这个是个人都会。

射箭,练的是眼力上的功夫,要练到什么地步呢?

入门阶段叫“不瞬”,就是说不能眨眼,必须先达到这一步,才能开始学习射箭。

生活中有些事情,听起来简单,干起来很绝望。

不让眨眼就是这样。

纪昌是一个狠人,回去之后躺到他老婆的纺车下面,深情地盯着织布机的踏板,比洞房那晚用心多了。

就这么着,盯了两年的踏板之后,哪怕是锥子刺到了纪昌的眼皮上,他都不带眨眼的。

不能闭眼!不能闭眼!不能闭眼!

第二层叫“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纪昌用一根牛毛绑了一只虱子,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隔着老远看虱子。

这一看,就是三年。

附近的虱子都濒危了,纪昌的眼力也算是练成了。

百步之外的一只虱子,在他的眼里比车轮还大。

这时候的纪昌,眼珠子一瞪,一个人在他眼里,跟一座山似的。

这已经不是个人了,妥妥的人形自走雷达,用雷达制导,一支箭矢,到了纪昌手上,就是一枚弹道导弹。

他随手一箭,百步之外的虱子断成两节,那根毛却分毫无损。

到了这一步,纪昌的射艺跟师傅飞卫也差不多了。


不过,纪昌这人德行不行,整天就想着把飞卫干掉,自己做天下第一。

还真被他逮着机会,两人真刀实枪的较量了一次,却是打了个平手,谁也没奈何谁。

这时候,飞卫长叹一声,你小子跟我较劲有什么意义呢?

我这点功夫,跟我师傅甘蝇比差远了,他老人家已经到了“不射之射”的最高境界,我这辈子是不可企及了。

干啥都要讲哲学,知道啥叫不射之射不?

纪昌飞卫啥的,真假不好说。

放到现实中,当时晋国的第一高手,名叫吕锜。

吕锜之所以是第一高手,那是家学渊源。

他爹是武夫魏犨。

要知道,当年晋文公重耳在国外做流浪歌手,一做就是十九年,之所以没有被黑社会干掉,没有被各种奇珍异兽吃掉,就是因为身边有魏犨这个猛人。

不过,爷儿俩擅长的领域不太一样,魏犨是力气大,拳脚功夫厉害,吕锜是以射艺称雄。


春秋的历史主轴,就是晋楚百年争霸。

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当老大,一共发生过三次大决战,分别是辽沈……,不对,分别是写进了我们初中语文课本的城濮之战,还有邲之战和鄢陵之战。

吕锜的成名之战,就是在邲之战。

咱讲究不三不四,不是“三大”就是“四大”。

周定王十年六月,晋楚决战于邲。

因为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

初出茅庐的吕锜向三军统帅中行林父请缨,派他去楚营“致师”。

致师,可不是兄弟部队送温暖,不是军民鱼水情。


我们看《三国演义》,总是有大将单挑,大战三百回合。

很多专家都嗤之以鼻,说那是扯淡,两军对阵,死生之地,哪有什么大将单挑,玩呐?

这个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绝对了。

大将单挑,在商周春秋时期,确实是有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天子诸侯说起来都是沾亲带故,都算是一家人,战争还真就是贵族的游戏。

他们在正式作战前,经常派出己方的勇将跑到对方阵前挑衅,讲的就是一个不服就干。

此谓“致师”。

对面的兄弟看过来,敢不敢给个五星好评?

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也。

说白了,就是通过某些语言艺术和行为艺术,来鼓舞军心,打击对方士气。

军中拉个歌都能火星四溅,何况这个。

所以,必然演变成斗殴。

这样的斗殴,后来就成了小说画本中的大将单挑。


致师,是有传统的。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打得极其漂亮。

姜太公的致师就是其中的重头戏。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 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会朝清明,肆伐大商!”

想想姜太公那个年纪,怎么着也得八十多了吧,还能在两军阵前玩花活,不愧是能够封神的男人!

那老哥哥都八十多了,看那大秧歌扭的!

致师,是真正的高危险动作,一般人是绝对玩不转的,武校的教材上都会特别标注,“专业动作,请勿模仿。”

魏家,就是专业的。

吕锜他哥魏颗就干过。


晋景公七年,秦晋两国战于辅氏。

魏颗为将,受命致师。

秦国派出勇士杜回,开始大战三百回合。

两人实力相差无几,你来我往,战车都被两人给拆了,还不罢休,又下车步战。

一人持干戈,一人把长戟,斗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看这哥儿俩的势头,还不知道要搞到几点,都准备点火看晚会了,战局中突然出现一个晋国的老兵。

这老兵竟然“咻”的一下甩出一根草绳,草绳打到杜回的脚上,开始套圈。

一圈!

两圈!

三圈!

轻轻一拉,我倒!

好了,秦国大力士被一根草绳干倒,当场被魏颗捉了俘虏,秦军大败。


后来魏颗一问那个会套马神技的老兵,原来这个老兵是来报恩的。

当年,魏颗他爹魏犨有位宠妾,老夫少妻嘛,本来说好死后让她改嫁的,后来却说话不算话,死前却要魏颗将那宠妾殉葬。

但是,等到魏犨死后,魏颗却没有听他爹的话,而是作主把那宠妾改嫁了。

当魏颗的兄弟们责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很有应试教育色彩。

老头给了我两个指令。

一个是他脑子清醒的时候给的,一个是他病重烧坏脑子的时候给的。

二选一。

你们说我怎么选?

当然清醒的爹才是真的爹嘛。

报恩的老兵,正是那改嫁宠妾的父亲。

这就是“结草衔环”中的“结草”的来由。

爹啊,我交的可不是白卷啊!

说完了哥哥,再说弟弟。

吕锜受命致师。

他的战车一骑绝尘,一溜烟跑到楚国军营,先是按照将挑战书射了过去,之后就开始做很多不雅的挑逗性动作。

楚国是什么尿性?

动不动就说“我蛮夷也”,有名的一根筋,一般只有他们骑人家头上撒尿的,现在竟然有人骑他们头上撒尿了,这还能忍?

楚庄王大怒,派出潘党跟他PK。

潘党,是大夫潘尫之子。

楚国第一高手。


几十万大军对垒,杀气凝云。

潘党和吕锜一前一后驱车追逐,从御车到射箭,高超的手段惊险刺激,不时博得彩声如潮。

两人射术相当,都是顶级。

射得周围空域都禁空了,鸟都不敢靠近。

甚至有不少箭矢都在空中相撞,时间一长,两人都成功地将对方的御戎和车右射杀,可箭囊里的箭矢也快空了。

玩命厮杀许久,对手难得,吕锜与潘党惺惺相惜。

吕锜的箭囊还有最后一支箭,他没有射对手,而是射杀了路边一头麋鹿,作为礼物赠予潘党。

大家伙都是贵族,架也打了,人也杀了,收到吕锜递过来的橄榄枝,潘党哈哈一笑,两人握手言和。

这次论“箭”,晋楚两国的第一高手,算是打了个平手。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下班后去喝两杯!

二十二年后,晋楚两国又在鄢陵开战。

曾经的英武少年,如今已经鬓染秋霜。

吕锜不知道的是,这是他这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但也是最后的一战。


出征之前,吕锜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射中了月亮,却又掉进了泥坑里。

巫祝给出了专业解释。

太阳象征姬姓,月亮象征异姓。你射中的是月亮,那说明你会射中楚王。

但是,你又掉坑里,恐怕你这次会死在战场上啊!

吕锜有些将信将疑,凭老子的武功,谁能把我怎么着?

他不知道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晋国第一高手还是他吕锜,但对面楚国的第一高手,却已经不是潘党了,而是另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

我命由我,不由八卦!

吕锜在开战之前,就对自己的命运有了不好的预感,也不知道他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踏上的战场。

但是,作为一名战士,他没有任何的胆怯和退缩,只有勇往直前!

刚一开战,金鼓一响,他率领的魏氏族兵作为晋国三军前锋,如同巨大而锋锐的箭矢,直冲楚王的中军。

吕锜的战车就是这枚箭矢的箭头,凌厉而猛烈,在他的攻势之下,楚军如滚汤泼雪,利刃切油,所向披靡。

在连破三个方阵后,楚王的御驾进入了吕锜的射程之内。

吕锜弓如满月,抬手疾射!

一发即中!

箭矢钉在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上,鲜血顺着雪白的雕翎涌出。

吕锜大笑,晋军山呼。

遗憾的是,距离太远,强弓之末,不能穿鲁缟,这一箭固然射瞎了楚王,却不致命。

呔!看我大变独眼龙!

楚共王保住了性命,又痛又恼,望着远处耀武扬威的吕锜,他大声喊道:“养由基何在?”

一辆战车飞出,车右是一名雄壮的勇士,气宇轩昂,声如洪钟:“养由基在此!”

楚共王从自己的金漆箭囊中,伸手取出两支特制的鸿翎箭,亲手交给年轻的勇士,指了指吕锜:“杀了他!”

养由基低头接过国君赐予的羽箭,大声唱诺,转身追逐而去。

众人这才发现,站在车左的养由基,手挽一张大弓,箭囊却是空空荡荡,没有一羽。


原来,前几天,前几天发生了一场比武。

楚国第一高手潘党在军营表演射箭,被养由基看到了。

小伙子不服气。

潘党一看,呦呵,年轻人,不服气咋地,比划比划?

养由基年轻气盛,比就比,输了别说我不尊重老同志。

接下来,比常规操作,都没问题,分不出高下。

那就玩有特色的。

养由基摘了三片柳叶,把柳叶中心涂上黑色,这算是靶心。

这还不算,再把叶子标上一、二、三。

把这个柳叶钉在七层牛皮上,做成靶子,放到一百步的距离。

养由基先来。

小养同学也不怯场,按照一、二、三的顺序,连发三箭。

箭箭靶心。

这就是“百步穿杨”的由来。

接着是潘党上去,“咻咻咻”!

也是连发三箭,也是箭箭靶心。

一看靶子,潘党认输了。

养由基的三箭,每一箭都穿透了七层牛皮,而潘党的箭,却做不到。

这说明在百步之内,两人还能抗衡,但更远的距离,必定是养由基领先。

所以,潘党把楚国第一高手的位子拱手让贤。

养由基赢了潘党,夺得楚国第一高手的称号,一下抑制不住兴奋,捧着箭靶子去向老板楚共王显摆。

言外之意,小爷能力强,赶紧涨工资!

没想到楚共王脸一板,口水糊了一脸:“你啊你,打仗靠的是谋略,你要是老想着好勇斗狠,逞匹夫之勇,总有一天会死在箭上!”

好嘛,不但没有能够涨工资,还被罚没收作案工具,不能带箭矢上阵。

涨工资?你确定?

幸福就想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魏氏族兵才刚刚为吕锜的功勋山呼“万胜”,彩声还在回响,悲剧就来了。

高手过招,转瞬即逝。

号称“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也只用了一箭,弓如霹雳,箭若电闪。

他的箭矢如同有了灵性一般,乘着飘风,循着杀气,从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穿过,觅到了那或许都不存在的罅隙,深深地射进了吕锜的颈部。

吕锜看到了百步之外的养由基,都来不及做出反应,只觉得眼前一暗,全身力气流失,如同陷入了泥泞的沼泽。

临死的吕锜不觉得痛苦,也不觉得失落,而是油然感叹,这样的神射,才是天下第一啊!


吕锜输了“论箭”。

晋国却赢了战争。

从此,楚国失去了霸主地位,再也不能掠晋之锋芒,楚国的令尹也发出了“当今吾不能与晋争”的感慨。

而吕锜因为功劳显赫,被封了吕和厨两个县。因此得以从魏氏分出为吕氏,魏锜改叫了吕锜。

而且,吕锜跟他爹一样,也是谥号为“武”,可谓实至名归。

I服了you,从今以后,你是天下第一!

养由基的传说,还在继续。

十五年之后,养由基大败吴军,擒获公子党,因功升迁为宫厩尹。

宫厩尹,从级别上来说,算是楚国高官。

但其实,这个官只负责掌管王宫马厩政令,说白了,就是一弼马温。

他的历史记载,到此为止。

这位天下第一神射手的生命止于何处,不得而知。

但我相信野史的说法。

因为,我不希望真正的勇士,老死在弼马温的岗位上。

据野史,在第二年,吴国卷土重来,养由基又请令为先锋,吴军设伏,万箭齐发。

天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就此陨落。

有本事,单挑啊!

战场上的论箭,和小说中的论剑是不同的。

战场上,不讲正义与邪恶,只讲输家和赢家。

不论好人与坏人,只有活着和死去。

养由基、吕锜、潘党……

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如同巨星,闪耀在古老的战场。

他们为战场而生。

我们绝大部分的人,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平淡无奇的,是乏善可陈的,是日复一日重复循环的。

与我们不同,养由基们的名字之所以闪亮,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武勇,从限制他们的井里跳了出去。

他们看到了星空,找到了光芒,给自己短暂的生命,留下不一样的色彩。

集虚斋有诗赞曰:

手挽长弓意踌躇,射狼射虎射金乌。

一羽穿云王辇碎,气贯长虹雄万夫。

集虚斋书《淮南子•后羿射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晋国   国君   楚国   华山   孔子   楚王   虱子   鹌鹑   诸侯   天子   春秋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