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传奇:中国古代玉器国宝中的成语典故

22 大玉戈

商 湖北省博物馆

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这件玉戈长 94 厘米、宽 14 厘米、厚仅 1 厘米,是目前所见中国历代玉戈中最大的一件,被称为“玉戈之王”。玉戈易碎,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是作为祭祀礼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大动干戈: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意思是“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战事”。“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干”指代防御性的武器,“戈”指代进攻性的武器。“大动干戈”的本意就是大规模地进行战争,一般用于形容两个国家之间因为摩擦而彼此战争,也可以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大打出手,或比喻某个人大张声势地行事、大费周章地做事情等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戈最初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石戈,原为长柄,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三种。材质也逐渐由石制发展为青铜制。戈盛行于商至战国,秦以后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成为一种仪仗兵器。

23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长 54.5 厘米,宽 8.8 厘米,射部和柄部两面,均阴刻有两组图案,画面精美,雕刻技艺高超,是研究原始绘画艺术和宗教的珍贵资料。

弄璋之喜: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若生的是男孩,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穿漂亮衣裳,拿玉璋给他玩。“璋”属于礼玉六器之一,古人把珍贵的礼器给男孩玩,是对生男孩的祝贺,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璋形状和圭相似,所以文献中常常将圭、璋并称。考古中所见到的圭上端都是等腰三角形,下端平直,呈扁平长方体状。而璋的上端是一道斜边,另一端或边有穿孔。也许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关于璋的形制颇多争议,故考古上一般把上端为一道斜边的长条形器称作璋,这也符合半圭为璋的释义。

24 角形玉杯

汉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

玉杯,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唐代诗人王翰一首《凉州曲》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千古名句让“夜光杯”闻名遐迩,也成为玉杯的典型代表。后来还发展出了玉爵、玉觚、玉觯、玉斝、玉尊、玉壶、玉卣、玉方彝、玉枓、玉觥等一系列的玉制酒器。

象箸玉杯:出自《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删,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商纣王是一个残暴骄奢的君王,有一次纣王制作了象牙筷子,大臣箕子非常担忧,认为使用象牙筷子一定不会在陶制器皿里使用,一定会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象筷玉杯一定不会用于吃豆类食品熬的浓汤,一定要去吃牦牛、大象、豹子的幼体,劝谏纣王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在小事上也不能放纵。原比喻奢侈的生活开了头,享受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后比喻极度奢侈的生活。


25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博物馆

钺(yuè)是一种古代兵器,是由斧演变而来的,但相对于斧而言,钺的尺寸更大。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石钺、玉钺,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因为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 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

出土于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墓的神人兽面纹玉钺,为青玉制成,上刻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图案,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有纹饰的玉钺。

秉旄仗钺:出自《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旄:古代军旗的一种;钺:古兵器,像斧头。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执指挥全军的旗帜和受命出征的黄钺,比喻掌握着军事大权。


26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周 山西博物院


据《周礼·玉藻》中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这说明在周朝时期“佩玉”,已经成为一种礼仪文化与道德象征。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魏晋以后,男子佩戴杂佩的渐少,以后各朝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复原长度约 158 厘米,整体大致有三列,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共 204 件各色玉饰组成。极尽巧思,华丽无比,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


玉佩琼琚: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玉佩和琼琚均是美玉做成的佩饰,泛指玉制的佩饰,也可以用来形容诗词文章写得好。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散文的大家。柳宗元把韩愈列为“先友”(父亲的朋友)。但两人在前期政治立场上有分歧,柳宗元为王侄、王叔文所用,韩愈对二王却恨之入骨。柳宗元死于元和十四年(819 年),韩愈当时由潮州召回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写了这篇祭文。作者在这篇祭文中极力称赞柳宗元文词之美,对他才高而不用于世的遭遇表示不平,并允其所托。字字句句殷勤恳切,宛如面谈。

27 西晋神兽纹玉樽

晋 湖南省博物馆

西晋神兽纹玉樽器器表纹样繁密,气势生动,是中国所见精美奢华的汉代玉容器之一,为东汉玉雕工艺的代表之作,固有“玉樽王”之称。樽是温酒器,最早为青铜制造;两汉时期主要制作玉樽,仿青铜樽式样。东汉开始,道教盛行,人们崇尚神仙道术,祈求长生不老,一些玉器也以此为背景创作而成。樽是盛酒器具,酒是通天之物,畅饮之后暂忘世事,不顾荣辱,确也是仙人的境界,以樽壁上神仙羽人的导引,唤出美酒,与知己同饮千杯,同醉今朝。


樽酒论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樽,亦作“尊”,是古代的酒器;论文是谈论文章的意思。樽酒论文即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文章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敬佩与思念之情,期待与李白再次欢聚,把酒论诗。


其他玉器相关的成语

玉器,古代礼器,由于玉石本身钟灵毓秀、质地坚韧、品相温润,因此与玉相关的成语多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重。


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出自明朝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温润如玉:如美玉般温和柔润且有光泽。后多用以比喻人的品性、容色或言语的温和柔顺。多用于描述男子。出自《国风·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怀珠抱玉:用以比喻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出自《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美玉无瑕: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兰摧玉折: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玉润珠圆: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出自唐代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出自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金浆玉醴: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金玉良言: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兰摧玉折   玉杯   礼器   酒器   玉佩   美玉   条理   典故   玉器   国宝   中国古代   兵器   比喻   成语   形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