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组织书记被捕,刑满时哀求狱警:行行好,我不想出狱

长官,我不想出狱,行行好,别放我出去!

这是1932年底,在万县监狱里的一个20多岁的犯人的哀求之声。这个犯人并非寻常之辈,他是川东特委军委书记。虽然狱警不解他的苦苦哀求,但犯人的心情确实是矛盾的。他在即将恢复自由的时候,竟然愿意留在囚牢之中,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呢?

他的名字叫罗南辉,190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一名农民家庭的孩子。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农民,苦不堪言,缺少土地、承担着重税重负,一片苦不堪言的景象。而罗南辉在年轻时选择了走军旅之路,希望能找到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于是,他于1926年加入了川军江防军第28军第7混成旅。

然而,川军这样的军阀部队并不是一个公正无私的组织。官员们欺压士兵,剥削百姓;士兵们吃喝嫖赌,骚扰百姓。幸运的是,罗南辉遇到了一个革命骨干旷继勋。在旷继勋的影响下,罗南辉加入了革命组织,并接受了新的思想。他决心要为百姓除害,消灭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于是,他率领部队发起了蓬溪县的起义,建立了蓬溪县苏维埃。

起义成功后,罗南辉领导的红军斗地主、杀恶霸,分田地,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红军的声威大振。然而,这一系列举动深深地触动了地主和军阀的利益。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纷纷联合起来对红军进行“围剿”。

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奋起抵抗,但是因为力量悬殊,起义失败了。罗南辉等战士被捕后被投入万县监狱。然而,即将走出囚牢的罗南辉竟然不愿出狱,他的这番反常之举令人费解。

回想起过去的经历,罗南辉深深地体会到了囚犯们的生活有多么艰难。监狱是一个剥夺自由的地方,囚犯们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他们每天都盼望着能够出狱,摆脱这种束缚。而罗南辉之所以如此反常,正是因为在监狱里他经历了一场思想的转变。

他从军队中看到了贪官污吏、虐待士兵的现象,他对旧社会的不公不平、贫富悬殊感到深深的恶心和不满。加入革命组织后,他更是亲眼目睹了红军如何斗争、为百姓造福。这些经历使他下定决心,决心不再为这些腐败之风服务,而是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监狱里,罗南辉一直保持着一颗对革命的赤子之心。他明白出狱后,要面临的是一片困苦,一片饥荒。他宁愿继续待在监狱里,因为那里至少有饭吃有床睡,能过得相对舒服一些。而如果出狱后,他只能四处讨饭,忍饥挨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他恳求狱警能够继续留在监狱里,不愿意走出那道铁门。狱警对于这样的请求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犯人有点傻,为什么不愿意走出自由之门呢?然而,狱警的汇报却引起了监狱长的注意。

监狱长得知了这个反常的情况后,不禁大怒,原来犯人竟然不想出狱。监狱长一怒之下决定将他放出去,觉得这样只是浪费粮食。罗南辉这一次的哀求终于得到了回应,他再一次出狱后,找到了组织,并接受了新的任务。

在他投入新的工作中,罗南辉继续发挥他的特长。他深耕战争史,为了弘扬正能量,一直专注于撰写文章,记录历史。他讲述着自己在红军中的经历,向读者们展现一个年轻革命者的奋斗和牺牲。

在文章中,罗南辉没有回避自己曾经被囚禁的经历,他以第一视角描写着自己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通过文章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在监狱里度过的那段时光是如何煎熬的。这也使得他更加珍惜自由,愿意为之奋斗。

在正文的结尾,罗南辉透露了自己最终的命运。在一次战斗中,他英勇牺牲,年仅28岁。然而,他的付出没有白费,他用自己的努力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一个革命者的一生,更是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荣辱与忧患。罗南辉的故事激励着读者们,勇敢追求自由与正义,不断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狱警   万县   蓬溪县   川军   囚牢   反常   犯人   红军   书记   地下   百姓   组织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