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南郭寺游记

早就听说天水南郭寺有一千年古柏,为“秦州八大景”之一,今日有幸游览,兴趣十分高昂。 九月二十六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临近国庆,企事业单位、临街门店处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派节日的祥和气象。怀着期待的心情,随妻弟沿着迎宾路步行前往。

过了籍河,就到了南山下,远远看见高大巍峨的南郭寺大景区门楼,沿着盘山公路步行了大约1公里,路两旁植被茂密了起来,有侧柏、有刺槐,更多的是灌木丛。在一小路口,我们拾阶而上,登了六百多个台阶后就到了南郭寺大门。这时,我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享受了天水市给六十岁以上老人免门票优惠后,顺利进入了南郭寺。


南郭寺大景区门楼


南郭寺大门


山门前两棵高耸入云的榆树映入眼帘,这就是南郭寺有名的“唐槐”,已有1300多岁高龄,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虬枝揽云,茂叶蔽日,不由使人心生敬畏,我面向古树深深地拜了三拜,心中想着,榆老先生,晚辈看您来了,向您致敬! 进入山门,就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殿,门匾上有三个大字“第一山”,署名是米芾,不知是否真迹?


南郭寺弥勒佛殿


南郭寺大门

南郭寺建寺年代久远,唐朝时已有相当规模,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坐南面北,依山势而建,建筑规模宏大,自西向东组成西院、中院、东院三个院落。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二禅林院、杜少陵祠、以及卧佛院。院内风景优美,古柏苍翠,珍花异木遍布,但游人稀少,十分幽静。三个院落都有门道相通,文化氛围浓厚,有历史沧桑感。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春秋古柏、龙爪槐、百流泉。



春秋古柏


南郭寺春秋古柏


春秋古柏


“春秋古柏”在大雄宝殿院内,是天水八景之一,据说栽种于春秋时期,现如今树龄已有2500余年,十分神奇。树干分为三枝,向三个方向倾倒,除北侧一支短的已经枯死,其余南北两侧各一枝都完好的存活。北侧一枝正好斜倚在一株树龄250年的古槐树上。最奇的是树干中长出了一株树龄200年的小叶朴,小叶朴的根系和古柏根系互相依存,和谐共生,成为“树中树”奇观。而南侧存活的一枝被专家誉为“活着的化石,有生命的国宝”。看到如此自然奇观,我内心十分震撼,感觉自然力量的神奇和生命力的顽强。



南郭寺龙爪槐,树龄300多年


在大雄宝殿庭院的西北角,长着一株“龙爪槐”,树身高十多米,有300多年的树龄。据了解,龙爪槐是槐树的一个变种植物,特点是树身不高,树冠呈伞形,自然弯曲下垂,而这株龙爪槐却与众不同,它躯干高大,长成巨龙形状,每当盛夏时节,树叶茂密,遮蔽枝干,如同龙在雾中游动,被当地人称之为“龙游云中”。


南郭寺百流泉


南郭北流泉

在东院,有一座玲珑剔透、典雅秀气的六角亭,享下有泉,泉口为汉白玉砌成的八卦井。上书“北流泉”三个大字。井口有玻璃盖,上面加锁。我打开手机电筒向下照了照,见泉水盈盈,清澈反光。据说此泉“旱盈潦缩,祷雨极验”,古今游客,无不称奇。当年杜甫游秦州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道:“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唐代南郭寺的写意画。


南郭寺诗碑

二妙轩诗碑廊在东院,是由清初著名诗人宋婉,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所刻的杜诗碑。由于诗妙、字妙,时人称为“二绝”诗碑,后代雅称“二妙”轩碑。1998年依原碑拓本建“二妙”轩诗碑。


南郭寺宝塔


景区简介


天水市南郭寺大景区

南郭寺是陇上第一名刹,天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树因泉因诗而得名,游罢古刹,感觉不虚此行。登寺前,查百度得知,寺中有一株从南方引进的卫矛,有几百年历史,灌木变乔木,是专门守护古柏的神树。但游览中没有看到其踪迹,临近下班,寺中没有一个和尚,也没有工作人员,问了几个游人,都是外地人,无人知哓,因此在暮色苍茫中带着些许遗憾下了山。


南郭寺唐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天水   天水市   北流   诗碑   龙爪槐   古柏   树龄   大雄宝殿   景区   春秋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