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起义前,被傅作义送走的不同意起义的高官,其结局如何?


1950年1月15日,天津被我军攻克后,傅作义终于下决心起义,迈出了决定命运的一步。然而,在北平的华北“剿总”内部,风起云涌,不同的意见交织成一幕幕错综复杂的人生戏。

傅作义深知,为了确保北平的和平起义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内部的干扰和阻力。他精心策划,决定用蒋介石派来的飞机,将不同意和平起义的高官全部送往南京,这个决定在当时堪称惊心动魄的大胆举措。


七位高官中的第一位,是国民党第16军军长袁朴。这位湖南新化人,经历丰富,曾就读于多个军事学府,历任多个重要职位。离开北平后,袁朴转往西安,任胡宗南部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教育长,然后逃往台湾,最终于1991年在台湾去世,享年87岁。

第二位是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4兵团司令李文。这位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毕业,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李文离开北平后,被派往西安,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官,但最终在1949年底向解放军投降,之后前往台湾,于1977年去世,享年72岁。


第三位是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石觉。这位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毕业,历经多个军衔。离开北平后,他先后在不同地方担任要职,但命运的轨迹最终将他引向了台湾,他在那里履行了一系列重要职责,直至1986年去世,享年78岁。

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上官云相是山东济南人,他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曲折。离开北平后,他选择了回到台湾,辞去军政职务,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1969年,上官云相去世,享年74岁。


广东大埔人吴奇伟,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历任多个职务。他离开北平后,参与了广东的起义,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重要职位。1953年,吴奇伟去世,享年62岁。

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宋肯堂是河北晋县人,他曾在陆军第32军担任多个职务。然而,关于他离开北平后的情况,却鲜有资料可查。

最后一位,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刘多荃,辽宁凤城人,历任多个军政要职。刘多荃离开北平后前往香港,然后发动起义,成为了新中国的奠基人之一,也在台湾担任了一系列职务,直至1985年去世,享年88岁。


这七位高官,有的转往西安,有的投降解放军,有的选择了台湾,每个人的命运都因其选择而大不相同。傅作义的决策,无疑在北平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而这些被送走的高官,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谱写出了各自的传奇。

在历经风雨的岁月里,这七位高官的选择与命运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的一生,见证了国家的变迁,也铭刻了时代的印记。如今回首,我们不禁为他们的遭遇与抉择黯然神伤,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成为了那个特殊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诉说着那段不可磨灭的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北平   黄埔军校   新化   高官   华北   享年   西安   台湾   司令   副总   结局   和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