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岳家军来龙去脉:来源宗泽东京留守司军,化为10屯驻大军之一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作为南宋中前期的主要武装力量,屯驻大军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创建与分合过程。

从来源上看,南宋的屯驻大军主要是由高宗初年以下三支部队发展而来:

一是高宗身边的御营使司直辖的御营五军,二是东京留守宗泽创建的军队,三是北宋遗留下来的陕西六路之兵。


从发展阶段上看,绍兴五年(1135)以前,由于对内对外激烈的战事,各支部队的兴衰起伏很大聚散分合频繁,因此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屯驻大军;绍兴五年以后,宋廷将包括川陕在内的五支大军,统一改名为行营护军,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屯驻大军才告形成。


1、南宋初年的三支部队


(1)御营五军的沿革


高宗在即位之初,通过建立御营使司,对来自各地“不相统一”的军队统一进行管理,称为御营军。

建炎三年(1129),在平定苗、刘之变后,御营军分而为三:

首先是刘光世的部队因功独立成军,改称御营副使军;不久韩世忠、张俊分别出任御前左军、御前右军的都统制,也脱离了御营使司的领导;剩下的御营军则由新任御营使司都统制辛企宗统辖,并另设御营使司五军统制,具体“以陈师古、颜孝恭等帅之”,但势力已大不如前。

次年六月,高宗又废除御营使司,改韩世忠、张俊为主要领导的御前五军为神武军、辛企宗统辖的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则改名御前巡卫军。

其中刘光世、韩世忠和张俊是当时东南地区地位最高的三位主帅,分别统率着三支兵力最多的军马。

在神武诸军中,韩世忠和张俊分别出任神武左军和右军的都统制,实力最强。相比较而言,其他三军则相形见绌,其统帅最初只是统制而已。

神武中军最初仅六千余人,由辛永宗担任统制,但其随后的发展却愈渐重要。


绍兴二年(1132),杨沂中出任神武中军统制兼提举宿卫亲兵,这样该部便成了高宗的“宿卫兵”。后来杨沂中升任神武中军都统制,地位与左、右二军相近。

至于王躞任统制的神武前军,陈思恭、巨师古先后任统制的神武后军,则乏善可陈,后来分别并入韩世忠和张俊的部队。

此外,由李横担任统制的神武左副军,因北伐失败、驻地失守而被撤销番号,“以其军万五千人属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本人也降为神武右军选锋统领。


(2)东京留守司军的沿革


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最初是高宗为兵马大元帅时派出驰援东京开封的一万兵力。

这支部队的壮大,主要得益于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后的经营,他招降了巨寇王善、杨进等人。由于收编了大量的溃兵和义军,并且积极联系河北的抗金武装,一时间军威很盛,号称百万。

然而在宗泽去世之后,继任者杜充并不能很好地驾驭、抚慰这些军队,诸将散去,复为盗者不少,以至于宋人有“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之叹。

由此东京留守司的军队遭到很大削弱。

后来杜充放弃开封,率军退至江南,镇守建康府,仍有十多万兵力,依然是南宋初期一支重要的军队。

建炎四年(1130),金军突破长江防线,杜充战败投降,这支昔日威震中原的东京留守司部队彻底瓦解。

而岳飞一部则成为其仅存的硕果。

在大军溃散之余,先后隶属于宗泽和杜充的江淮宣抚司右军统制岳飞率部移屯宜兴,独自成军。

不久收复建康府,岳飞军增至一万多兵力,成为当时少数几支大军之一。

绍兴元年(1131),岳飞军随张俊前往江南西路,在击破游寇李成后留驻洪州,接替颜孝恭部神武右副军的番号,他本人出任神武右副军统制。


同年十二月,岳飞又顶替因镇压范汝为起义失败而被撤职的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于是岳飞军取得了神武副军的番号。

三年九月,由于巨师古的神武后军所部并入张俊的军队,岳飞军的番号又改为神武后军。

不久岳飞在复襄汉、救庐州的战斗中表现突出,遂升任神武后军都统制,成为独镇长江中游方面军统帅,地位与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平列。


(3)陕西六路之兵


陕西是“北宋后期精士健马的集中地”,其军队虽然在北宋末年救援开封的战斗中损失巨大,但留驻陕西六路的部队仍保有相当的实力,故建炎四年九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才能集结近二十万的大军与金军展开富平会战。

不过经此一战,陕西大军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大部溃散、叛降。

随后吴玠收拾几千人的溃军,于和尚原大败金军主力,声威大震,逐渐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军力。此时川陕地区尚有关师古、刘绮等溃散后重新集结的军队,而势力最强的当属宣抚处置使直属的数万大军。

到绍兴四年吴玠取得仙人关大捷,并乘势兼并拥有“二万余众”的关师古(战败后单骑降敌)一军,“玠军益以精强”,吴玠遂成为真正的川陕战区的主帅。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建炎和绍兴初期,川陕战区的军队是由川陕宣抚使全权指挥,在隶属关系上与神武诸军等中央直属部队是不同的,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

除了上述几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外,在绍兴初年南宋政府还拥有御前忠锐军、几十名统制官的军队,以及各个镇抚使的部队。

御前忠锐军初建于绍兴二年(1132),采取分将统兵的领导模式,初设七将,后增至十将,各将地位实际与统制相当,兵力并不多,后来除第五将长期保留外,其他“皆拨付张俊”。

至于几十名统制官的军队、二三十名镇抚使的军队,最后或隶于各帅司,或并入各支大军,其余或兵败,或叛降,不复成军。


2、五大帅统军格局的形成


总体来看,在高宗建炎时期和绍兴初的四五年间,南宋军队经过了从大部溃散到重新组建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于频繁而激烈的对内对外战争的影响,各支部队的力量消长起伏很大,如辛企宗、王躞、巨师古、李横、关师古等几支较大的部队,都先后撤消了番号和建置,几十名统制官的小部队和御前忠锐军的各将,也多半并入各支大军,最后形成了以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和吴玠五大帅为代表的军队领导格局,他们分别统率着兵力最多的大军。

而杨沂中和王彦两军虽也有相当实力,但仅居次要地位。

这就为接下来高宗整顿兵制、建立以五支行营护军为代表的屯驻大军格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绍兴五年(1135),南宋政府在内部“盗寇”基本肃清、对外抗金斗争也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针对客观上已形成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和吴玠五支大军的现实,对当时的各支军队进行了重新整顿使其规范化。

据《系年要录》载,当年十二月高宗下诏说:

“神武系北齐军号,久欲厘正,宜以行营护军为名。神武前军改称中护军,左军称前护军,后军称后护军,刘光世所部人马称左护军,吴玠所部人马称右护军,并听本路宣抚招讨司节制。”

关于行营护军诸军的组成尚有其他记载,如《朝野杂记》称:

“绍兴五年十二月,又改为行营四护军,张俊称前军,韩世忠称后军,岳飞称左军,刘光世称右军,并杨沂中中军入殿前司,而吴玠军如故。七年八月,光世军叛降伪齐,于是川陕军更以右护军为号。”

不过一般认为《系年要录》所载为是。

这样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玠所统领的五大军格局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认。由于各军驻扎地趋于固定,各有自己负责的防区,所以一般认为这是南宋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屯驻大军形成的开始。


刘光世的左护军先后以池州和庐州(安徽合肥)为大本营,负责淮西地区的防御。

后兵权归于文臣吕祉。由于吕祉措置失当,引发淮西兵变,左护军副都统制郦琼杀死吕祉,带领四万余人叛降伪齐。剩下的八千人则由左护军都统制王德率领移屯建康,隶于张俊部。

这样左护军就名存实亡了。

韩世忠的前护军自绍兴五年三月以后,一直以楚州为大本营,负责淮东地区的防御。

张俊的中护军主要以建康府等地作大本营,担当江防重任,刘光世罢兵权后,张俊也负责淮西防御,出任淮西宣抚使。

岳飞的后护军以鄂州为大本营,以京湖地区为防区。

吴玠的右护军以兴州仙人关为大本营,防御川陕地区。

绍兴九年(1139),吴玠病死,文臣胡世将主持川陕宣抚使司,右护军分由吴璘、杨政、郭浩三大将统率。

这五支屯驻大军发展至绍兴十年、十一年间,由于刘光世退闲、吴玠病故,地位最高者只剩下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三人,其中岳飞官位稍低于韩、张二人,但岳飞军兵力最多,军纪最严,战力最强,故声誉最盛。


5、十支屯驻大军的形成


绍兴十年(1140)宋金和议达成后,高宗君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从次年四月起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组。


一方面用计“尽夺诸将兵权”,解除了当时地位最高的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的统兵大权,并冤杀岳飞;

另一方面实施“抚循偏裨”等策略,对原来各地的屯驻大军进行若干调整,在长江沿岸和川陕交界处,先后部署起十支大军。

每支大军不再使用行营护军的番号,而是改称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其下各军也以某州府驻扎御前左军、御前右军等为番号。

宋廷同时还进行了军队的缩编,兵力由三四十万人减至绍兴十二年的“二十一万四千五百余人”。

这样南宋的主要武装力量屯驻大军,便以御前驻扎诸军的形式稳定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同各大将领兵的行营护军时期不同,除川陕地区以外,御前诸军的屯驻地点都在长江沿线,表明在防江与守淮之间南宋朝廷选择了前者。

这十支御前诸军主要是在上述四支行营护军(刘光世的左护军已名存实亡)的基础上改编、发展而成的。

原韩世忠统领的前护军改屯镇江,称为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原张俊统领的中护军仍屯建康,称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

除了这两支军队是南宋在两淮地区的主力部队之外,在绍兴十二年又建立了池州、太平州驻扎御前诸军。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绍兴十年宋金战事危机时,高宗重新启用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所建立的军队,实力并不强。

此军初驻地原为两处,后来“池州都统衔内除去太平州三字”,似为仅屯池州一地。

这三支军队都驻扎在长江下游沿岸,负责两淮地区的战守。

原岳飞统领的后护军依旧驻扎在鄂州,称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长期由庸将田师中担任都统制,负责长江中游的防御任务。

西北的川陕地区则建立了三支御前诸军,以吴玠病死后各领一军的吴璘、杨政、郭浩三人统领,分别称兴州驻扎御前诸军、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金州驻扎御前诸军。

其中吴璘的兴州驻扎御前诸军兵马最强,所谓“四川精锐,皆属吴璘”,“三大将之兵,惟兴州偏重”。


除上述七支御前诸军外,绍兴三十年(1160)五月,面对宋金两国剑拔弩张的局势,宋廷针对长江中游仅有一支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防守偏弱的情况,又在荆南府(江陵府)和江州创建了两支屯驻大军。

《系年要录》记载说:

“太尉知荆南府刘犄兼本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先是,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存中建言,诸重地如四川、鄂渚、池阳、建康、京口,皆已宿兵严守,独荆南历代用武之地,今为重镇,而九江上流要害之地,缓急不相应援,请各置都统制,以广屯备。朝廷从之。荆南府、江州创军自此始。”

对于江州驻扎御前诸军又有更详细的记载:

“初置江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一员,以殿前及步军司兵各三千人,马军司及新招兵各两千人隶之。”

后来到了乾道九年(1173)又将鄂州和荆南府两军合为一军,称鄂州、江陵府驻扎御前诸军,不过都统制和副都统制分驻鄂州、江陵府两地,实际上仍是各自成军。

川陕战区在开禧三年(1207)平定吴曦叛乱后也增加了一支屯驻大军,即将沔州都统司的军队一分为二,一部仍由都统司统管,一部则分出由副都统司独立指挥。

新建的副都统司一支军队初驻地可能在凤州(在陕西凤县东北),后因宣抚使司移司利州,安丙“乃奏副都统制自河池(凤州的郡额)移司利州”,称利州副都统司,名为副职,实与其他都统司事权相等。

这样川陕战区就由原来的三支屯驻大军发展为四支屯驻大军。

至此,南宋十都统司统领十支御前诸军即十支屯驻大军的格局最终形成。


这十支大军中,“东南惟以润(镇江)、升(建康)、鄂三军为根本”,四川“惟兴州偏重”,很明显延续了行营护军时期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玠统领四支大军的格局。

而南宋政府之所以将这四支屯驻大军先后改组为十支屯驻大军,既有时局的需要,也有分化拥兵大将事权的需要,而后者无疑部分“体现了防范武将,不敢付以重兵,而宁肯分散兵力,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

当然,这十支屯驻大军的规模并未长久地维持,御前诸军在此后的变化是兵力日减,最后只成为正规军的一小部分,已不再是南宋的主力部队,取而代之的是南宋中后期不断崛起的新军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大军   鄂州   行营   都统   岳家   绍兴   神武   来龙去脉   南宋   兵力   军队   部队   来源   宗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