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河南省长,公开点名批评河南省委书记,导致省委书记被撤职

1958年,在全国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工农业高产值的群体性现象,这就是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大跃进”。“大跃进”期间,浮夸风盛行,一些地方的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偏离实际的现象,比如当时的河南,就是受“大跃进”影响较深的省份之一。

河南之所以受“大跃进”影响较深,除了时代的因素之外,还与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兼省长吴芝圃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吴芝圃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在那个年代都做了什么呢?结局怎么样呢?

新中国成立后,吴芝圃担任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后来的河南省省长,而那段时期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是张玺与潘复生,其中张玺在1949年至1952年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则在1952年到1958年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委书记)。

潘复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平原省委书记,1952年,平原省被撤销,合并到河南省,潘复生也成为了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在两省合并的过程中,吴芝圃就与潘复生有分歧,两省合并之后,吴芝圃担任省长,潘复生担任省委书记,双方的关系并不融洽。

举例来说,1957年春天,潘复生制定了《关于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争取秋季农业大丰收的宣传要点》,经过省委通过后下发,不过,当年八月,吴芝圃就严厉批评了这份文件,并指出这份文件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同时,吴芝圃还说这份文件存在“指导思想上的右倾情绪”,河南省委也立刻收回了这份文件,并立即在农村开展大规模的社教运动,批判“右倾”主义思想以及“农村资本主义”。

吴芝圃此举使得省委书记潘复生以及省委书记处书记杨珏等人受到批判。不仅如此,1958年5月,在八大二次会议期间,吴芝圃还作了《右倾机会主义是当前河南党内主要危险》的发言,公开在会议上点名批评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潘复生。5月18日,八大二次会议还没有结束,潘复生就被撤销了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此后吴芝圃接替潘复生,担任了河南省长兼省委第一书记,全面主持河南省的工作。

吴芝圃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之后,首先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地批判潘复生的运动,6月6日到7月1日,河南省委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这次会议主题是传达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不过,实际会议内容却是围绕着批判潘复生进行。在这之后,潘复生被降为西华农场副场长,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也是在吴芝圃的带领下,河南省的“大跃进”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浮夸风也开始盛行,粮食产量大规模“增长”。粮食的“高产量”意味着高征购,然而,粮食的实际产量却没有宣传地那么高,这就导致农民手中也没有了粮食,后续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果。

1961年,吴芝圃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努力纠正,只是此时的他面对那种局面已经无能为力。也是这一年,吴芝圃被降为河南省委第二书记,1962年,吴芝圃离开了河南,此后他被调到中南局,担任文教书记。

晚年的吴芝圃也不断反思自己在那段时期犯下的错误,他曾沉痛地说:“组织上无论如何严肃处理,我都没话讲的。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1967年,吴芝圃在广州去世,终年61岁。

参考资料:

《党史文苑》2006年第23期《吴芝圃与大跃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省委书记   河南   省长   大跃进   浮夸风   河南省   省委   粮食   批评   文件   河南省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