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四个理由

前言:

公元1644年,满清顺治帝率军入关,从此女真满洲人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开启了满清在中国本土的276年统治。伴随皇帝南迁至京师的,还有满人的铁蹄与兵刃。此前的元朝时期,胡人只统治了约一个世纪便土崩瓦解;而满清之所以能在中原立足如此之久,实因满人善于运用柔性手段来获取人心。

一、兵强将勇的满人对读书人汉人的征服

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河东(今辽宁锦州)建国,国号“后金”。此时的女真人已不是当年被蒙古铁骑蹂躏的 民族,而是号令北方草原,骑射娴熟的游牧部落。努尔哈赤从小便在马背上成长,十三岁时便能驰骋沙场,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他训练有素的铁骑很快便吞并了建州女真各部,建立起强大的后金政权。

与女真人的健硕身板和娴熟箭法不同,当时中原汉人早已脱离农耕生活,世代沉浸于儒家经书,将“文”的修养看得高人一等。“动口不动手”成为士大夫的典范。明朝武将岳飞正是因“好大喜功”而遭到文官劾除,可见汉人早已失去了常年征战的体魄。

所以,当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势如破竹地攻入明朝关内,汉人毫无抵抗之力。从塔山到宁远,明军的溃败充分暴露了汉人的软弱。而此时满人已是出生入死,视荣辱于度外的好战部族。两族实力可见一斑。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彰显其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到了1644年,在一场决定中华命运的宁远之战中,清军以少胜多,生擒明将吴三桂,顺利入主中原。

此役过后,原本高傲的汉人不得不低头,在兵强马壮的满人刀箭下臣服。满人用实际行动证明,马背上的铁骑始终是王道的基石。正是汉人轻视武力,才导致明朝的覆灭和满清的入主中原。满人骁勇的马术和严明的军纪,让汉人再难聚集力量进行反抗,只能暂时接受新的满洲主人。

二、轻徭薄赋取得民心,汉人安于生计

自古以来,愚民是王道之本。明白此理的满清君主,上台后便采取怀柔政策以安抚民心。努尔哈赤之孙皇太极在位时,明确下令在占领的汉地“一切事务悉随汉法”,保留汉人原有的习俗,“仍归旧章”。此举避免激起汉人的反抗,也使统治者可以利用汉人官僚的经验来管理汉地。

其子顺治帝更是在位仅8年便免除和减轻赋税达6次之多,连年的水灾也获得及时赈济。康熙帝继位后,不仅继续执行减税政策,还大力发展水利等惠民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正如康熙本人所言:“朕所以轻徭薄赋,惟恤农桑,务在抚育百姓,使民得以休息,国家日益富强。”相比明朝末年的蝗灾与阉党当道,满清统治者对百姓的关怀无疑让汉人民心大悦,对新政权产生认同。

满人也明白,想要一个强国,必须靠人丁繁衍和经济稳定。正如清史所记载,康熙时“国家日益富强,京师为天下归心”,这是减轻汉人负担的结果。百姓安居乐业,对天子更加拥戴忠心,这样的效果正是满人所要达到的。

生计有保障的汉人也就见利忘义。哪怕新的统治者是异族,只要自己能衣食无忧,也就无意去反抗,换来一个陌生的政权。正如康熙帝所言,“苟能使汉人衣食无忧,则永无变乱之虞矣”。轻徭薄赋正是满清稳固统治的重要法宝。

三、汉化之道,融合满汉关系

学者白彦虎曾指出,满人对汉文化的积极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汉族文化的发展。这一“满化汉族”的历史现象,也是满清获得民心的关键所在。努尔哈赤时代,满人便开始学习汉语、汉字、汉族的文化习俗。这既满足了统治汉地的实际需要,也使原本相对闭塞的满洲民族开始与先进的汉文化充分接触,取得一定突破。

皇太极时期,满洲贵族已经通晓汉语言文字。他们穿汉服,娶汉人妻妾,形成“旗汉一家”的局面。这为日后两族通婚积淀了基础。

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更是在位60余年。他们从幼年起便接受汉文化教育,达到了近乎“完全汉化”的程度。这对整个八旗体系乃至满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不少人已无法分辨满汉差异。两族间的隔阂日益消融。

满清君主也注意通过联姻来拉拢汉族士族。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康仁皇后即为汉人,其生母也宠爱汉族妃嫔。这使汉族士大夫对皇室产生好感,被皇权吸纳,从而削弱反满力量。正如康熙本人所言:“朕满汉,皆我一人之臣民也。”这种“一视同仁”的治国理念,缓解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种族隔阂,也使汉人由衷拥戴这个象征两族融合的政权。

四、科举入仕,汉人有参政之路

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政权往往将重要职位让与本族,排斥汉人进入权力核心。这使汉族士大夫失去仕进机会,积聚反抗力量。而满清则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做法。明亡之初,八旗满洲仍把持文武大权。但随着国家机器日渐庞大复杂,皇帝渐感疲于应对,需要用人之术。于是自康熙年间起,清廷大力恢复科举,向汉人贤才敞开仕途之门。

而且,康熙下诏,在科举考试中严禁满人拿取前三甲,这些官职名额全部留给汉人。满族只可从余下的进士中选拔旗人官员。这使汉族知识分子再度燃起仕途梦想,积极支持新政权。汉臣的英明治国也让满族君主刮目相看。在多位汉官的建言下,康熙采纳默实的黄教君主张“以汉制治满洲”,任汉臣管理满洲故土。这更拉近了两族关系,是民族融合的标志。

汉臣也在满清政权中逐渐崛起,由主持文翰之职逐步参与军国大计。到康熙晚期,汉族官员已基本掌控朝政。康熙也对汉臣赞不绝口:“朕所以能治天下者,赖汝等也”。汉人的仕途得到保障,参政议政的权力也得以维护,这使他们更加拥护这个让自己获得实惠的政权,没有反抗的理由。正如康熙所言,“得士为用则天下大吉”。满清延揽人才的策略,让其在汉地深深扎根。

结语:

满清君主善于运用恩威并济的手段,获取汉人拥戴,从而巩固了这个外来政权在中原广袤土地的统治。正如清史所记载,康熙时期,“四方殷富,八旗完整,三藩剿平,臣民戴孝,无变乱之忧”。

276年的君临,对一个外来王朝而言已属不易。如果无汉人真心臣服,仅靠少数满人的刀剑是难以达成的。恰如康熙帝所说:“生民之术,在乎柔”。300万满人能镇住30亿汉心,柔的制胜功不可没。这是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缩影,也为日后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汉人   努尔哈赤   满清   女真   满洲   汉族   明朝   中原   满人   康熙   理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