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前反复说4个字,朱允炆假装没听到,朱元璋气绝身亡

一、前言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权的传承无不伴随着残酷的争斗。为得到皇位,皇室诸王宁肯兄弟阋墙,父子互相残杀。明朝开国之主朱元璋也不例外,他晚年遭遇的困境,成为这场“东宫血案”的导火索。

公元1398年冬,已经在位近30年的明太祖朱元璋突然病重。此时正值他面临皇位继承人选定的关键时刻。一场权力交接的暗流正在酝酿,皇宫内部的斗争也已悄然展开。

二、朱元璋多次立太子无果 朱允炆虎视眈眈

朱元璋是从一个普通百姓一步步走到皇位的。他深知自己的成功全仰仗于天时地利和人和,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他始终没有放心过嫡长子朱标接班的能力。

1382年,朱标被封为皇太子。然而好景不长,才立太子三年,朱标就因染病去世,年仅30岁。朱元璋悲痛欲绝,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立新的皇太子。作为一个习惯于亲力亲为的君主,朱元璋无法放手将权力交给一个不完全信任的人。他必须再三权衡,小心择定一个可托付大任、能够稳定王朝基业的继承人。

在朱元璋诸多儿子中,他最看重的是一个并非亲生的养子——朱桂。1384年,朱桂被密立为储君。朱桂生性沉稳,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寄希望于朱桂能够接续明朝的基业,将之发扬光大。然而1392年,朱桂也英年早逝,享年仅27岁。

朱元璋再次陷入立太子无果的痛苦之中。他仿佛被命运嘲弄,多次钦定的继承人都夭折了。如今诸子中,以军功最高者非燕王朱棣莫属,但他却一直不得朱元璋的宠信。朱棣性格直爽豪迈,为人单纯直接,不善权谋。而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则展现出超常的政治手腕,渐渐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赞许。

朱允炆生性犀利聪慧,很早就显示出过人的政治头脑。朱元璋见他不同凡响,也想测试一下他的能力,便给予他些许重任。朱允炆对权力的渴望远超常人,他时刻谨记要向朱元璋证明自己的才干。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对这个孙子十分信任。

朱允炆心思缜密,早已看出皇位的机会就在眼前。多次立太子无果给了他可趁之机。他心中虎视眈眈,只待祖父驾崩的那一刻,就可以出手夺权。为此,他必然要设法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燕王朱棣将会是他必敌的最强劲竞争者,朱允炆早已做足了应对之计。

三、朱元璋病重欲传位朱棣 朱允炆故布疑阵

1398年冬,朱元璋病情加剧。经历多次立太子无果的挫折,朱元璋这一次下定决心要把皇位传给朱棣。他终于醒悟到儿子朱棣才华出众,可以托付大任。于是朱元璋决定传位给朱棣,立他为新皇帝。

这一决定势必触动旁人的利益,尤其是虎视眈眈的朱允炆。为了自己的野心,朱允炆决不能让朱元璋的决定实现。于是他迅速行动,设法让朱棣远离皇宫。

朱允炆伪造上谕,诈称朱元璋命燕王朱棣率军深入塞外防务边患。他伪造朱元璋的印信,使这一诈骗充满说服力。为了防止露馅,朱允炆还收买宫中的心腹,逼他们作伪证,使朱棣深信不疑。

事实上,朱元璋并未下达过出兵塞外的命令。然而燕王朱棣向来以服从父命为天职,根本不会怀疑谕书的真实性。于是他立即离开京城,率军深入边疆防务。

与此同时,朱元璋病情日渐严重,已来不及召朱棣返京。病榻上的他还不知道朱允炆的诡计,以为朱棣已经接到自己的命令出发了。而真正的皇位继承人朱棣却远在边疆抗敌,根本不知皇宫之内这场储君之争的暗流涌动。

此时的朱允炆则日夜侍奉在朱元璋的龙床之侧。他故意避开朱元璋有关传位的话题,佯装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看似孝顺,其实早已心怀鬼胎。

四、朱元璋念念不忘朱棣 心有不甘而终

病榻上的朱元璋日渐警觉到,朱允炆心怀异志。当初那道“命朱棣率军出塞”的圣谕极为可疑。然而为时已晚,他已经没有力量改变现状,只能不停地念叨:“燕王来否?”

燕王,正是他心心念念的朱棣。朱元璋百般回想,也想不通自己何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他越来越确信,这一定是朱允炆故意安排的。

“燕王来否?”朱元璋反复这四个字已不知多少回,嗓音越来越哑涩虚弱。而朱允炆置若罔闻,始终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

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与痛苦。他总觉得大限将至,来日无多,然一心托付的大事终未能达成。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君主,他无法接受在关键时刻被人暗算的事实。

这样的懊悔和不甘日夜折磨着他,夺去了他的生命意志。终于在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含冤而终,享年70岁。临终前他徒呼奈何,自己一手缔造的江山,终将要落入暗藏野心的养孙手中。

五、朱允炆顺利登基 为日后灭亡埋下伏笔

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传来,朱允炆稳住局面,立即处理后事,很快就顺利登上了皇位。然而,他的皇位还不够牢固。因为真正的皇位继承人朱棣还在边疆镇守。朱允炆十分忌惮朱棣的军功,深知这个心腹大患随时可能回京夺权。

朱允炆处心积虑要除去朱棣这个潜在竞争者。他先是派人给朱棣送去大量金银财宝,诱使他心满意足,不再对皇位动心。又派心腹到朱棣身边,慢慢侵蚀其权力,将他身边的亲信调离。

而后,朱允炆又散布谣言,诋毁朱棣在边疆的作为。他力图让朱棣声名狼藉,减弱其在朝野中的威望。以此打消他返京夺权的念头。

这些积极的隔离分化还不够,朱允炆甚至蓄意谋害朱棣。他暗中指使刺客前往边疆,寻找除去朱棣的时机。由于防备严密,这些刺杀行动都没有成功,但也让朱棣心生警觉。

最终,在位仅27日的朱允炆就死于非命。朱棣闻讯回朝即位,是为明成祖。一场兵变和宫廷政变随之展开,史称“靖难之变”。

六、结语

皇权的更替向来伴随着残酷的争斗。朱元璋晚年的困境成为这场“东宫血案”的导火索。朱允炆的野心蒙蔽了他的眼睛,最终酿成了自己的败亡。

朱元璋想在生前建立一个稳固的君主继承制度,但由于多次立太子无果,最终这一心愿没有实现。朱允炆趁虚而入,篡夺了皇位。但他建立的统治秩序远不如朱元璋生前的蓝图稳固,为日后灭亡埋下了隐患。

历史无情,但公正。朱允炆图谋不轨,最终酿成了自己的败亡。朱元璋生前建立的伟业也在靖难之变中土崩瓦解。王朝的兴衰无不取决于民心,正义才能站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明朝   燕王   皇位   虎视眈眈   边疆   继承人   君主   临终   皇宫   太子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