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攻占南京,为何对旗人大肆杀戮?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印象中最深的莫过于满汉之间的冲突。而有一定深度的人清楚,清朝的社会矛盾本质上是旗民矛盾——即旗人和民人之间的矛盾。所谓的旗人,不止满人,也包括蒙古人和汉八旗——在清朝,汉人想要提升社会地位,往往需要找关系抬旗——即成为旗人。

曹操的后代、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实就是旗人——虽然曹雪芹祖上是汉人,但本质上也是旗人。

旗人和明朝宗室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享受了朝廷太多的福利。不过,宛如明末的明朝宗室遭到了大范围杀戮一样,在晚清时期,旗人也因为晚清的战乱,遭到了杀戮。

比如太平军攻占南京就是例子。

1、南京的特殊性

清朝咸丰三年,西元1853年,这一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东南半壁创造了一个新的高潮——太平军攻占了南京。

对于明清两朝来说,南京都算是很特殊的城市。明朝从永乐时代以后,南京被视为陪都。因为南明弘光帝在南京称帝,所以乾隆帝在阅读南明史以后,认为弘光帝既然在南京称帝,因此本质上和隆武、永历这样的南明皇帝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乾隆帝把弘光帝也视为正统。

而南京由于是明朝的陪都,所以清廷唯恐南京成为反清复明势力的新聚点,所以清廷将南京更名为江宁,目的在于淡化人们对明朝的记忆。

事实上在古代,由于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多数老百姓对于历史的认知仅限于故老相传和戏曲评书。因此清朝老百姓多数知道以前有个明朝,但至于别的知道的则有限。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就有清朝老百姓认为汉人百姓留着大辫子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当然有多古他们也不知道。

清朝到了道光帝时代,可谓内忧外患。最终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农民起义在清朝各地爆发。到了咸丰帝时代,太平军的活动可谓愈演愈烈,而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更是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2、旗人的本质

前文说过,在清朝,旗人有一系列特权。而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是农民起义,对于农民来说,旗人老爷差不多都是高高在上的地主。因此,太平军上下对旗人十分仇恨。南京城里有大量旗人居住。而这些旗人也深知按照太平军规矩,一旦南京撑破,旗人们几乎不会存在幸免的可能性。所以旗人拼死抵抗,这也给太平军带来了一定的杀伤。毕竟,旗人也有求生的本能。

不过面对太平军的猛烈攻势,旗人的抵抗最终要归于寂灭。最终,太平军攻入南京,对旗人进行了杀戮。当时在南京有四万多旗人,几乎都遭到了太平军的杀戮。

太平军对旗人的杀戮,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远不止在南京这一次。这一事件被很多历史读者视为晚清时期汉人对满人的复仇。但个人觉得,其实本质上是农民起义对超强版权贵地主士绅的一种复仇。毕竟,旗人本质上,属于清朝的统治阶级。农民起义对统治阶级历来是仇恨的——不论这统治阶级是朱明宗室,还是清朝的旗人老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太平军   旗人   南京   太平天国   咸丰   明朝   宗室   农民起义   汉人   清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