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退役后却339万卖掉所有金牌,随后一转身,举家移民

前言

陈晓敏,我国举重运动的骄傲,赛场上的她一路披荆斩棘,将奥运冠军与世锦赛冠军统统收入囊中,其他各种赛事的奖牌更是拿到手软。

可她却在退役后将这些来之不易的奖牌全部拍卖了,甚至举家移民到了国外,一时之间各种“叛徒”“忘恩负义”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

作为奥运冠军的陈晓敏真的这么缺钱吗?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冠军的诞生

陈晓敏1977年生于广东鹤山,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家人的生活很艰苦,和有钱人没法比,她很清楚自己的出身,经常帮着家里忙东忙西,慢慢练就了一身使不完的力气。

一九八八年,鹤山市体校的举重教练苏子良,来到了陈晓敏所在的中学,想着选拔些新队员。


这一次,陈晓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答应了教练的邀请,于是,陈晓敏就被送到了体育学校,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自从上了体校之后,她就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天天在训练场里苦练,以求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

一开始的时候,体校的几位男运动员都是看不起陈晓敏的,觉得她一个女生,在力量上肯定不是男人的对手。

但没过多久,陈晓敏就展现出了她的能力,在接受了专业的训练之后,她甚至可以扛起很多男人都无法抬起来的重量。

从此,所有人都对她另眼相看。

15岁那年,陈晓敏凭借着优秀的表现成功入选了国家队。

在国家队,陈晓敏得到了更为系统、更为严苛的训练,一年之后,16岁的陈晓敏,迎来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赛事。

十六岁的时候,初出茅庐的小将陈晓敏参加了全运会,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赛事,更是见识了全国的举重精英们。

对于从未在公众面前露过面的她,人们并没有对她寄予太大的期望,因为她的年纪和经验都很年轻,这样的比赛对她来说算是一种锻炼。

尽管大家都不太相信她,但陈晓敏和她的教练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两个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赢下这场赛事,对陈晓敏的职业生涯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运动员的黄金时期并没有太久。

在陈晓敏一天一天的努力加持下,她成功拿到了54公斤级的金牌,这出乎意料的夺冠,让不少观众都记住了这位十几岁的小将,也为她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然后,陈晓敏就开始了自己的夺冠之旅。

同年,陈晓敏又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并且一举打破了三项世界记录,五年中,陈晓敏包揽了全国、世界和国际赛事的各种各样的冠军。

难以想象如此优秀的运动员,背后要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

遭遇挫折


1993年至1997年,陈晓敏在之后的比赛中,获得了基本上所有举重项目的冠军,成了当之无愧的“大满贯”得主。


然而,在1997年世界锦标赛之前,她在一次药检中被查出服用了违禁药物,因此遭到了长达两年的禁赛。

后来陈晓敏才解释,因为自己在比赛之前旧伤复发,为了不影响自己上场,所以才服用了止疼片,但也就是这小小的药片,让她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那是陈晓敏一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间,她不愿意放弃,被停赛的这段时间里,她依然在锻炼,每天一个人跑到体育馆,默默做着日常的训练。

每当深夜,她都会默默流泪,可见这两年,对她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幸运的是,陈晓敏并非一个人,男友伍丹一直陪着她,给了她很大的帮助与鼓舞,让她有了新的希望,而伍丹也一直陪着陈晓敏,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她迅速的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了最佳,在1999年的时候,她参加了奥运会的预选赛,成功的获得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机会。


在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陈晓敏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

她以总成绩282.5 kg获得了女子75公斤级的冠军,成功刷新了世界记录。


此外,她还以总成绩302.5 kg的好成绩赢得了女子超重级的冠军,并因此而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赢得两项赛事冠军的选手。

当听到她得奖的时候,整个国家都轰动了。


在2001的世界锦标赛中,32岁的陈晓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记录,她是第一个在两次世界锦标赛中连破三个记录的女选手,这样的成就无人能敌。

但是,面对媒体的期盼,陈晓敏却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回应,她的极限已经到了,她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

拿到大满贯的她已经没有什么目标了,而如今陈晓敏的身体也无法承受这种高强度的锻炼。

她为国争光,为国拼搏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

然而,当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的时候,陈晓敏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拍卖奖牌


大家都知道,金牌是非常难得的,但让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陈晓敏在退役之后,竟然拿这无比珍贵的金牌去拍卖换钱。

这件事情一出,网络上顿时炸开了锅。

在广东省江门市的中央广场上,一座大型的露天舞台突兀地拔地而起。

陈晓敏为了给自己的奖牌拍卖做“预热”,在这搭起了场地。

这次的预热,陈晓敏拿出了些颁奖的纯金纪念品,一共拍了118万元,之后七月份,陈晓敏甚至还将自己的奥林匹克金牌和其他9枚奖牌进行了公开拍卖。

而在悉尼奥运会上,她拿到的63公斤级的金牌,更是卖出了128万的天价。

陈晓敏的两轮拍卖会,一共赚了三百九十九万。

当时许多人都对此表示疑惑,毕竟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这么发达,知道陈晓敏要拍卖奖牌的人不少,但却不清楚其中的内幕,也不明白陈晓敏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拿出来。

就在这时,一些无耻的记者抓住了这一点,将陈晓敏的出国和金牌的拍卖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刻意的加强了这两件事之间的关联。

这些无良文章一出,陈晓敏立刻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大家都认为陈晓敏拍卖奖牌就是为了出国定居做准备。

陈晓敏的确是去到了国外定居,但这两件事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陈晓敏根本就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她之所以拍卖来之不易的奖牌,肯定是别有目的的。

身为过来人,她对生活在困境中的儿童充满了怜悯,便决定施以援手,陈晓敏得到这笔资金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老家修建一座新的希望小学。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陈晓敏说,让那些奖牌更有意义,而不是把它们放在家里做装饰。

陈晓敏将奖牌拍卖会的收入,都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却没想到,她却因为这些善举被人如此讨论。


但就在争论即将结束之时,又爆出陈晓敏一家人移居加拿大的惊天消息。

移民澳大利亚

这个新闻又一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与争论,许多人开始质疑陈晓敏的动机与行动。

一个看起来牵挂着故乡、热心公共事业的人,为何一拿到金牌,就掉头举家移居?

其实陈晓敏在没有退役之前,就已经被伤痛所折磨,很多举重选手都会有这样的症状,但陈晓敏却表现的更加的突出。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让她的脊椎和腰椎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再加上之前的伤势,现在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每次坐在车上都会头晕目眩。

因为旧伤,陈晓敏差点丧失了自理能力,这对她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她的身体曾经对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它变成了折磨,因此,她之所以决定移居澳大利亚,完全是因为她的身体健康需要。

陈晓敏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举家迁往悉尼,那里是她获得第一块奥林匹克金牌的地方,天气适宜,居住条件也十分舒适,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事实上,陈晓敏从国家队退役之后,就一直过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她先进入大学深造,读完了法学本科,再之后,她被《羊城晚报》招聘,担任了报社的团委书记。

三年来,她在担任团委书记期间,一直致力于资助助学、登山、体育等各项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她对社会福利的关怀。


陈晓敏还策划了一个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和影响的集体婚礼栏目。

她本人也是首次参加团体结婚仪式的“一号新人”。


三年后,陈晓敏辞去了工作,做起了自己喜欢的生意,后来又因为旧伤复发,陈晓敏决定移居澳大利亚进行疗养,而她的事业也随之转移到了澳大利亚。

结语

陈晓敏的人生经历十分复杂,从乡下姑娘到举重金牌得主,再到移居国外的运动员,有称赞她善良的,也有指责她对国家无情。

可不管怎么说,陈晓敏也就是一个有梦想、有抱负、有情绪、的普通人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金牌   悉尼   奥林匹克   体校   澳大利亚   举重   奖牌   赛事   移民   所有人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