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人”驴友鼻祖徐霞客:最高级的人生,一定要有所热爱


1976年8月25日,中国青海,唐古拉山脉,雪花纷纷扬扬落下,一切美好得如同梦境。


突然,姜根迪如冰川沟壑处出现四名中年男子,他们头戴帽子、身着笨重羽绒服,手中拿着工具箱、长杆和梯子。


环顾四周,他们停在一湾清水前,急匆匆放下手中器具,相互拥抱、欢呼雀跃:

“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长江溯源,我们完成了!

从今天开始,母亲河长江的长度确定为6300公里,超越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第三大河流!”


原来是寻访长江之源的地理学家!这一消息传回时,全国上下都沸腾了,他们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


但他们并未骄傲,反而赞赏起了自己心中的英雄: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先生没有现代地理学的测量手段,仅凭双眼观测,双脚丈量,就对长江源头作出了正确判断,真是了不起啊!”


是啊,曾几何时,徐霞客先生也对这片土地魂牵梦萦。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53岁的徐霞客拖着肿胀的脚,踉踉跄跄攀上金沙江畔一高峰。


那一刻,他俯瞰整个金沙江,不禁老泪纵横:长江正源,我终于看到了,母亲,孩儿做到了!


旁边顾仆也不由得喜极而泣:先生,这次功行圆满了。咱们风餐露宿三年多,终于可以回家了。


徐霞客微微笑道:不,我还要继续西行,我一定要走到长江正源。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拗不过他,顾仆只好答应他。可下山途中,徐霞客腿疾再次发作,晕倒在地。


丽江土司木增闻此,特意从云南府请来名医,求他医治好徐霞客腿疾。

可名医口中话字字诛心:

先生走路是再无指望了,若不好好休养,性命也堪忧……


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砸来,徐霞客身体不由地瘫软在椅背上: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双脚?我是个行走了一生的人,不能在此卧于病榻。我就是爬,也要爬到长江的源头。


说完,他急忙呼唤顾仆背起行囊继续出发,可四下并无人应答。


直到这时,徐霞客才知,顾仆因受不了旅途艰难,早已偷窃银两逃走。


“顾仆逃走,我的脚也离开了我,为什么,为什么,我差一点就走到长江正源了。”


恍惚间,徐霞客耳边响起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志向: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长江源头看看”。

“我今生必定要踏遍三山五岳,寻访江河源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他拼命摇头,捶打双腿,怎奈毫无作用。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良久,徐霞客终于接受现实,任由轿夫远道万里将自己从云南抬回家乡江苏。


离开那天,乡亲们赶来送别:

“感谢先生,为我们写下《鸡山志》。”

“感谢先生,为我们留下《滇中花木记》。”

“感谢先生,为世人理清了长江的正源。”


徐霞客回头笑别乡亲,一转头,泪已流千行。


他多希望,这只是一场梦,醒来后又能重回儿时,继续未走完的路。


那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江苏江阴,徐家大宅还是那样敞亮别致。


那天,丫头们正忙忙碌碌摆弄手中布匹,忽冲出一黄发小儿穿梭于布匹间,惹得丫头们来回躲闪。


他的嘴也不闲着: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


随着童谣落幕,走出一妇人,黄发小儿立即开启夸夸夸模式:娘,您织的布,就像长江那么长。

妇人笑了:弘祖(徐霞客名,霞客为号)啊,那长江啊,比我们江阴城里所有的布加起来都要长,它的源头在岷江,可远了。


黄发小儿来了兴致:“真的吗?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母亲笑笑说:“好,等你回来了,就告诉娘亲那里是什么样。”


彼时,徐霞客并不知道远游意味着什么,但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


他没事就瞎转悠,遇到山就上,遇见河就下,此外,对任何游戏都不感兴趣,逛累了,就去读书。

他最喜读山水之书,甚爱郦道元的《水经注》。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这种生活状态,也注定了徐霞客无法随大流,考取功名上官场。


15岁,他童子试落第,忐忑向父亲说明真相时,父亲丝毫不愠怒,只说了这样一番话:

“弘祖啊,没关系。我徐氏一族男儿,可不取功名,但不可不立志。”


徐霞客脸上立马堆满笑容:“父亲,我有我自己的志向,我想做郦道元先生那样的人。”


父亲沉思后分析道:“郦道元先生继承黄帝、大禹之志,将功业建于山水之间,所著书中引经据典四百余种。

我儿要如他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气,有志气啊。”


没想到父亲会如此支持自己,徐霞客感动起誓:

“我今生必定要踏遍三山五岳,寻访江河源头,钻研地理之学,成一家之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此后,每当闲暇之时,父亲便带徐霞客外出探访。

父子二人用脚丈量土地,用心用眼雕琢文字,所到之处皆为信仰,所写之文皆是精华,度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好景不长,那个让他朝碧海而暮苍梧的父亲,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摧残。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旱涝蝗灾接踵而至,民不聊生,积贫又生恶匪,徐家也难逃一劫。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贼人入侵,徐父被伤,此后,身体每况愈下,不久便撒手人寰。


痛苦、遗憾塞满了徐霞客的内心,他为父守孝三年,早已没了早先游山玩水的性情。


徐母看着失魂落魄的儿子,想到他“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心痛不已,悄悄为儿缝制“远游冠”,鼓励他继续完成理想。


捧起远游冠那刻,徐霞客仿佛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随即决定带顾仆出门游历。


这一年,徐霞客22岁。


他每走一方地,便观赏一幅景,结识一处人,书成一篇文,听来甚是潇洒,自然也成了众多文坛名流羡慕的对象。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有多艰难。风餐露宿根本不算什么,很多时候是在舍命探风景。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行至雁荡山时,向导将徐霞客送至峰顶便离去。


徐霞客一心想寻访雁湖,打算翻越三座尖山,遂往东走,到达第三座山时山脊已越来越窄,岩壁直立,如在刀背上行走。


更恐怖的是,每越过一道山脊,就遇到一陡峭山峰,他们只能在刀剑般锋利的石片缝隙中攀缘而上。


如是这样攀越数次,徐霞客也未见到雁湖,只好回头。

可眼看如此凶险的小道,他心中直犯嘀咕,打算另寻出路。


徐霞客与顾仆解下裹腿布接成布绳,自己顺着布绳缒下去。

待到下面,他又发现这里仅能立足,且下深百丈,稍有不注意便坠落深谷。


徐霞客只好竭力挽着布绳腾空跳跃,攀回上面岩石,沿原路返回。


虽未见到雁湖,徐霞客依旧乐此不疲,毕竟,只要能够行走于山水间,就是恩赐。


这么多年来,每次,他都是年初走,年底回,自然,行走里程也很有限。

但他不后悔,毕竟,家中还有年迈老母。


47岁那年,徐霞客赶在母亲生辰前归家,又在文坛众好友帮助下为母亲过了个风光的八十大寿。


不曾料想,一年后,徐母因病仙逝。


为母守孝三年后,他再次背起干粮,与顾仆、静闻踏上西南万里遐征之旅。

这也将是他人生中收获最大的一段旅程。


徐霞客一行人计划先从南直隶出发,过湖广,到广西,进四川,最后到达云贵。


路上所遇好友得知他要写游记,纷纷献上自己家藏珍本图志,有曹能始的三册《名胜志》,还有传承200余年的张宗琏《南程续记》。


可很快就出事了。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二月初十,徐霞客乘船离开衡阳,十一日泊于新塘站附近。

这晚,盗贼突然冲入船上,杀人放火,洗劫财物,来势汹汹。


徐霞客落水,静闻、顾仆被戳伤,静闻拼死救出部分游记手稿及经籍。三人身无分文,只得重回衡阳筹措银钱。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朋友心疼他遭受此难,劝他回乡,徐霞客却说道:“何处不可埋吾骨耶”,又再次出发。


很快,徐霞客一行人到达九嶷山——传说中的苍梧之山。


三十年后,他终于做到了“朝碧海而暮苍梧”,年少时的愿望,实现了。


接下来,他又继续西行,去寻访长江源头。


悲剧再次悄然降临。


行至广西境内,静闻病了。徐霞客一边考察,一边照顾病人,一路上甚是辛苦。


可饶是如此,半年后,静闻还是走了。


为完成好友遗愿,徐霞客和顾仆背着静闻骨灰,翻越广西十万大山,进入四川,越过峨眉山。

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又渡过金沙江、澜沧江,经丽江、西双版纳,终于到达鸡足山,纠正骗人谬误,明确金沙江为长江正源。


连年行走,使得徐霞客腿疾愈发严重,最后不得已放弃继续西行走到长江源头,鸡足山成了他万里遐征最后一站。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次年,徐霞客抱憾而终,幸得好友季孟良为其整理书稿,让《徐霞客游记》得以传世。


有人说徐霞客不务正业,不考科举不赚钱,整日只知游山玩水;

有人说他家境富裕,一生顺遂,不用为生计奔波,还玩出了一名地理学家受人敬仰。


可现实中,他最多只能算穷游,虽游历山河却风餐露宿,虽完成理想却双足俱废、险些丧命,所以,他为什么要如此?


对于这个问题,徐霞客这么回答: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是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虽死而无憾。


就像《明朝那些事儿》中那么多达官显贵,那么多醉生梦死,分别关于权利、关于欲望、关于功名。

可唯有一介布衣徐霞客是作者唯一推崇与认可的存在。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怎么生、怎么死,却能决定自己怎样活


与其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不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或许,你现在的生活方式不被别人认同,但只要你喜欢,那就很好。

——END——

作者:雷小草

编辑:丹尼尔李

排版:枫蕊

参考资料:

1. 钱小北译注版《徐霞客游记》

2.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3. 百度词条:徐霞客

4.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20210905:《徐霞客游记》

5. 图片来源:《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苍梧   金沙江   西行   长江   鼻祖   最高级   典籍   奇人   剧照   中国   源头   千古   碧海   父亲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