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治痹症,中医有良方

白露已过,秋分未至,这段时间天气开始转凉,老年人多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痹,易致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所以近期周身关节酸痛、腰背疼痛的年老居民比较多。为此,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朋友准备了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敷法。

中药热敷法是将加热后的中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者与之相关的经络穴位,通过加热,可助药力直达病灶,通利血脉以祛瘀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特别易于药物吸收,由此加强了药物的作用,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将治疗的信息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之间的关系,传达入里,直达病所,发挥较强的药效。中药热敷法还可以减少对重要脏器的首过效应,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残留,从而达到治疗痹症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中医科医生推荐了两个中药热敷方——“祛风湿方”与“活血方”。

若疼痛部位以酸胀痛或游走痛为主,舌苔白厚腻,脉弦紧或濡缓,可能为外感风寒湿引起的,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而来的“祛风湿方”。

若疼痛部位为刺痛,痛有定处,舌紫,苔薄,脉弦涩可能为瘀血引起的,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来的“活血方”。

两方均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加入制川乌、制草乌以加强活血止痛效果。

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上述两方基本用药用无纺布包装好,方便居民自行煎煮。大家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加水,小火煎煮待用,将水倒入盆中。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温度时,将3条薄毛巾浸入药液中,然后拧去部分药液,将两条热毛巾敷于患处,待下层毛巾温度下降后取下,将第三条毛巾敷在第二条毛巾之上,如此反复数次,持续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一日内中药无须更换,可反复多次使用。此外,建议外敷药袋放冰箱内保存以防变质。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幼儿避免使用;

2.对中药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停用并对症处理;

3.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及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

4.治疗处皮肤有破损、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肿瘤者禁用;

5.其他不适合人群,如精神病、艾滋病等;

6.居民朋友来到虹梅中医门诊,应根据不同情况开具适宜的中药热敷处方。

记者:杨宜修

编辑:耿洁玉

校对:陈海笑

审校:韦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痹症   外感   舌苔   药液   良方   毛巾   部位   药物   中药   疼痛   中医   温度   居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