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钢厂工人被逮捕入狱,后在万人大会上处决,此人是谁

1951年的一天,公安手下的几名操着北欧口音的警察走进了重庆的一家钢铁厂。认出警卫后,他们救出了钢厂工人。

“王景元,没想到我们还能找到你,你反对革命,滥杀无辜,人民最终会谴责你的罪行。”

附近的工人指着这个人,奇怪为什么这个人叫王景元,因为他在钢厂的花名册上还有一个名字:王立功。



从穷苦农民的儿子到邪恶的暴发户

王景元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土地少,人口多,每天的食物不够吃。王家没有抵御灾难的能力。光绪二十五年的一场大旱,导致王景元的父亲在乞讨途中饿死。

那时的王景元还是一个懂事的农民儿子。为了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里当长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吃饭的时候,他偷偷地在胸口多放了两个包子,拿回来给母亲和弟弟充饥。 。

蒸瓶失窃案很快被富农发现,王景元丢掉了工作。在那个封建腐朽黑暗的时代,他无处可去。他一怒之下投奔嵩县的土匪,开始残杀乡村、轻视人命。活动。

王景元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很多身份,包括土匪、清军头目、杀人犯、土匪。



民国初年,刘镇华的镇嵩军前往豫西招募土匪,扩张势力。王景元看到机会,立即投奔刘镇华。他凭借多年在土匪圈子里的经验,帮助刘镇华联系了几支土匪民兵。而且王景元舍得花钱讨好上级,先后晋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

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王景元随镇嵩军第二师前往山海关作战。但他只能依靠军队的力量袭扰城池,不知道如何作战。看到战场上尸横遍野,人命比野草还脆弱,王景元感到害怕,他乔装成伤兵逃回家乡。

回到家乡后,王景元靠着自己收集的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没有收入,一家人不能吃老本,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老职业——抢劫犯。



王景元派人联系在临如附近活动的土匪团伙。在王景元的内线下,土匪一年之内两次洗劫临汝县,引起富商和市民的恐慌。

该市的富商想到王景元在家“退休”了,于是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邀请王景元组织当地武装力量,维护社会秩序。

王景元回国后,以维护当地安全为名,建立了临如市的国防军。临如13个区各派出100名士兵和必要的武器到县城接受统一指挥。王景元被任命为该市的国防部长,指挥这1000多名武装部队。力量。

1926年,张德胜率领近万名士兵驻守临汝。不久之后,王景元的旧上司镇嵩军司令刘镇华也抵达林鲁。他来找张德胜洽谈合作,却因后勤不足而被对方拒绝。 。


刘镇华听取汇报后得知,这里的地头蛇王景元是前下属。他找到王景元并请求他帮助筹集资金。当然,王景元并没有拒绝任何能让他致富的东西。他强迫区法官和区长分发30万多元。 ,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用处。

王景元在临汝越做越大。 1928年,刘镇华任命他为临汝、潞、保、郑、易县联防长。此外,镇嵩军的前同事、现任国民党第64师师长吴奇峰充当了他的靠山。之后,他用几个名义剥削百姓,勒索贵族,操纵县里的财政大权。



王景元执政

随着王景元统治临汝省时间的延长,他变得越来越控制欲和冷酷无情,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完全忘记了自己以前只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

1931年,杨塘村农民杨兆瑞因一场意外灾难被王景元士兵抓获。起因是前几天他和土豪余崇昌的一场争执。

农村农业水源非常重要。杨兆瑞自然非常重视灌溉自己土地的运河。他日夜注视着他们。但最终,于崇昌找到了一个机会,堵塞了运河,将水引到了他家的水浇地。这一次,杨兆瑞生气了,他带着儿子和附近的几个村民到于家讨说法,最后爆发了争执。



尽管事后,于崇昌将通道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但想到这里,他仍然感到愤怒。他准备了一份礼物,去县城找到王景元,要求王景元因为钱和他们是姻亲的事情而对杨兆瑞采取行动。

“你想要什么就来这里吧,因为我家里人太有礼貌了。如果别人对我的看法传出去了,王景元,副官已经把你的一切都告诉我了。我已经安排人下去了,请坐下来听听好消息。”酒吧。”

说完后,王景元邀请杨兆瑞喝茶聊天,很快副官就来宣布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杨兆瑞的儿子被拖到县外西关枪决。杨兆瑞本人正在前往开封监狱的路上。副官说有监狱里的好问候,杨兆瑞肯定不可能活着离开监狱。

王景元在说说笑笑中,摧毁了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解雇。而他的残忍还不止于此。



当外界激烈宣扬革命真理、反对国民党独裁、抗议日本侵华时,王景元却不惜残酷杀害临汝县的进步青年,以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以暴徒的名义砍死了四名进步青年。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1933年,王景元出任临汝县经济委员会主任,完全掌控了临汝县的财政大权。拥有金钱、军队和权力的王景元会做什么呢?他违背时代潮流,种植鸦片以谋取私利。

当时,河南省政府专门下令,禁止种植,各地鸦片苗全部销毁。王景元表面上听从省政府的指示,暗地里却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并征收高额烟草税。临如新任县令崔友翰上任后,发现全省各地仍在种植鸦片,立即下令铲除。崔友涵是黄埔四期学生。此时的他正值年轻,胸怀大志,想要取得一些成就。



崔友涵召集省政府各部门官员和中小学校师生发表讲话,反对种植鸦片,指责土豪恶贵族富贵不仁。会后,他亲自带领警察和保安销毁县城外的烟苗。

当然,那些指望在烟草收获后能赚大钱的土豪恶霸们却拒绝了。他们建议王景元调查崔友汉,并确保这批烟草收获后不再重新种植。每种植烟田一亩征两银元。

那一年,烟雾很大。临汝县共征收烟草税近百万元。从王景元、崔友翰到地方省长、军官,所有人都分享了胜利。只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清朝老汉,没有分到一份烟钱。此人引发了“林如艳事件”,后来导致了王景元的垮台。



林如艳案

临如西关,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一家之主叫李庆新。其兄长满清年间在京城为官多年。后来,李庆新的弟弟在清朝灭亡的动乱中丧生。

这并不妨碍李青青吹嘘自己的哥哥。他自认是前朝遗民,是当地贵族,总想插手临汝省的事务。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为他的无知行为所困扰。这一次,香烟的数量划分得更进一步。直接避开他。

李青青生气了,安排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尚周去开封的河南省民政厅投诉。

李尚周毕业于上海南方大学,与河南省民政厅有联系。他也不是一个好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立即投诉,而是“先客客气,后攻”,背叛王景元。钱出来后,他们向省民政部投诉,要求推翻王景元。



李尚周代表临如学生写信给王景元:“在开封生活不容易,听说我在家乡靠烟草赚了钱,我请桑梓长辈送一些钱来帮助学生们” ”。

不幸的是,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实现。王景元回信称,临汝省没有烟草税。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县里可以组织一次集会,筹集资金帮助学生。

眼看拿不到钱,李尚周一直接提起诉讼。他列出了条件,并起诉了包括王景元和崔友涵在内的数十人,指控他们违反省级禁令并允许村民种植烟草。临汝县所有收到钱的人都起诉了所有人,包括她已故的丈夫。

李尚周的朋友、民政厅厅长方策将投诉直接转达给河南省主席刘智。刘植认为案情重大,决定亲自处理。



1934年春,刘智一行人来到临汝县打探烟案。此时,距离李尚周提出申诉,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王景元很早就知道省政府要严查。听到刘植来了,他立刻就跑了。其他卷入此案的贵族可以躲起来逃跑。

作为官员,崔友翰并没有逃跑。他被剥夺了灵宝县县长的职务,并被关押在省城监狱。这些人最后的结果也说明了民国官方的状态实在是太黑暗了。崔友涵确实被抓了,但是他有钱。崔友涵花钱治病后不久就出狱了,只被判过失、疏忽罪。他被判有罪,后来成为省政治警察队长。

王景元躲藏多年,直到刘智卸任河南省主席后才回到临汝。



王景元回到临如后,找到了李尚周,假装承认错误,并给了他一大笔钱。李尚周自认为是社会名人,自然看不起王景元这个失势多年的人。他没有多想就接受了这笔钱。

事实上,如果没有刘植的支持,那些受到惩罚、影响、卷入“林如烟案”的人,已经无法忍受李商周,想要报仇。

李尚周舅舅郭玄通的弟弟郭玄庆也吃尽了苦头,但碍于弟弟的面子,他自己又不能动手。他找到了王景元,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李商周在叔叔家吃完饭回到家。王景元得知消息,派手下胡振东开枪将其击毙。



两端的罪人最终都会受到惩罚

1944年日军占领临如时,王景元携家人逃到却沟村观察情况。很快,他就收到了邱山宁的来信。

“靖远兄弟,现在日军兵力强大,国民党军已经溃败,我已接受日军任命,担任河南保安第一军军长,副军长任命书已写好,正等着您呢。” ”

王景元很感动,当即出来接受任命。他还把临汝几个熟悉的土匪武装组织成一个师,一起投奔日本人。令人惊讶的是,所谓的第一集团军没有钱,也没有人依靠自筹资金部分。由于军费不足,不到一个月就被废除。

王景元清楚地看到了日本人的弱点。他回到山里,一腿两条船玩耍。他在继续与日本人交往的同时,暗中积极支持日伪建立临汝县,并派三弟王景泉为日本侵略者服务。收集情报,组织间谍活动,破坏八路军抗日。



另一方面,王景元继续向国民党泄露日本情报,假装“在曹营却在汉”。

1944年9月,八路军派出部队前往大峪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当小组领导得知王景元的情况后,决定派人先尝试与王景元沟通。

“张庆杰同志,组织决定派你去关上村联系王景元,劝说他一起抗日。不过,这是老狐狸,你一定要非常小心,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撤离。”

首领的建议绝对正确。王景元表面上答应张庆杰联合抗日,实际上却不断找借口阻拦。他派人打电话给三弟王景泉来抓捕他。幸好张庆杰意识到不对劲,处理了之后很快就离开了。

王景元与王景泉不甘和解,派人袭击了张庆杰率领的李丰年的家,并两次袭击了居住在下塘、四棵树的八路军部队。数十名八路军战士被杀。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景元凭借之前的双边活动,成为国民党的英雄,并帮助清洗了三弟王景泉的汉奸罪名。另一方面,他积极反共,污名化、妖魔化共产党和八路军,组织专门对付共产党的警戒队。

1947年9月,人民解放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临汝是豫西第一个解放的县。在勇敢地面对受惊的王景元后,他和儿子王振恒乔装逃跑了。

王全家带着儿子一路南逃到南京。南京解放后,他们用受贿的假户口混进去了。王振恒改名王兆辰,考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大学。 1950年调到重庆交通部工作。

王景元改名王立功,以集团家属身份到重庆一家钢铁厂上班。



1951年12月,几名操着北欧口音的公安警察走进王景元工作的钢铁厂。他们是临汝县公安办事处组建的远征缉匪队。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走访和信息收集,他们终于找到了这对罪孽深重的父子。

“王立功原名王景元,曾帮助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对派犯下许多罪行,按照中央的指示,将依法逮捕你。”

天网十分谨慎,1952年4月1日,王景元和王振恒被抓获带回临如,在关上村数万人集会上处决。



参考:

《汝州文史资料 第4辑 总第8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民政厅   土豪   河南省   土匪   钢厂   鸦片   国民党   烟草   工人   儿子   农民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