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在报纸上看到父亲照片,指导员疑惑:这是高级首长,你别乱想

前言:

这个人好像是我的父亲。”

1949年一位解放军小战士被报刊上登载的一张照片吸引了,这个人感觉很像自己的父亲啊,听到小战士的话后指导员却表示不可能,在他记忆里这个小战士是一名孤儿,怎么可能是邓华首长的儿子。

可接下来小战士的一个举动却让指导员震惊不已,这个小战士与邓首长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

寻父

我有没有父亲呢?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他。”一个年幼的小男孩抬着头一脸委屈的看着母亲,“当然有了,只不过他去别的地方保护更多人了,以后他会回来找我们的。你要记住了你的父亲叫邓多华,他是一个大英雄!”

这个小男孩叫邓贤诗,就是那个寻找父亲的小战士,“父亲”这个词对于他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经常从小伙伴的口中听到“父亲”这个词,也经常从母亲邱青娥的口中听到这个词,可唯独很少从他自己口中说出。

在邓贤诗念了私塾之后就慢慢懂得父亲的意思,可是对于自己的父亲他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只有通过母亲的描述和那张泛了黄的老照片中才能将父亲的形象填充起来。

你一定要成为像你父亲那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是你父亲的照片,找到你的父亲后告诉他我很想他。”就这样邱青娥撒手人寰只留下了年仅11岁的邓贤诗,在村里人的帮助下邓贤诗将母亲安葬,从此刻他成为了一个孤儿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去打仗了,所以对于邓贤诗大家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邓贤诗的童年就是在这家吃几天在那家住几天中度过的。对于村里人的帮助邓贤诗感激不尽,他看着手中的照片邓贤诗决定跟随父亲的脚步去参军。

他来到湖南加入了12兵团成为46军中的一名小战士,在部队的邓贤诗也没有忘记寻找父亲,他要完成母亲的临终嘱托,时间久了队伍里的战士们对于邓贤诗的事情就了解了,对他的照顾也更多了。

直到1949年11月的一天邓贤诗像往常一样翻看着每日的报刊,上边刊登着的正是广州成功解放的好消息,看着这一消息的邓贤诗也十分激动。

可很快一张图片引起了邓贤诗的注意,照片上的人正是此次解放广州的功臣邓华,看着这个与父亲相似的人邓贤诗内心砰砰乱跳,一股莫名的情绪萦绕在他的心间

他小心翼翼的从口袋中掏出那张父亲唯一的照片仔细的比对着,“照片上的这个人好像我的父亲啊。”离他不远的指导员听到了邓贤诗的话,走上前去看到了报纸上的图片笑着说道:“别乱想了,那可是兵团司令嘞。”

他们队伍中的所有人都知道邓贤诗是一个孤儿,平常总会去打听那个失踪多年的父亲,他们也理解他对于父亲的渴望,也心疼他的遭遇

听到对方这么说邓贤诗还是不死心,他每天看着这份报纸茶不思饭不想的,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大:父亲叫邓多华,这位首长叫邓华,名字也就只差一个字,他真的很像父亲啊。这种状态引起了指导员的注意,面对指导员的开解邓贤诗拿出了那张照片。

在看到照片上的人时指导员也愣住了,这不就是邓华首长年轻时的样子么,难道邓华首长真的有一个遗失的儿子?

父子相认

在1938年3月的时候邓华收到了家中的来信,他的妻子因为长年累月操持家里生活患上了疾病,加上忧思过虑前不久去世了,现如今他家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流落在外

这一消息使邓华悲痛万分,他很想回去将儿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可眼下战况吃紧、局势变化多端,他作为一个军人、作为一名将领没有办法抛下这一切回去。

就这样邓华失去了与儿子的联系,等到抗日战争结束后邓华才有机会回到家乡,可此时家中早已物是人非儿子也不知所踪,经过多方打听他也只知道儿子参军了

得到这个消息邓华说不出是骄傲还是愧疚,作为一个父亲没能承担起他相应的责任,反而还把孩子弄丢了,如今他也只能祈祷自己的儿子平安。

抗日战争胜利没多久之后就爆发了解放战争,邓华再度返回战场将自己的重心放在战场上了,而对于儿子的下落他从未放弃寻找,他相信有一天两人终会相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个苦苦寻找彼此的人终于得到了上天的垂怜,在1949年底邓华收到了老友萧劲光的来信,看着来信邓华的眼泪掉了下来,泪水打湿了信纸,良久之后邓华才笑了出来。

又哭又笑的模样让其他路过的战士看到后不禁疑惑起来:“首长这是怎么了?”还不等另一人做出解释邓华就起身朝外走去。

他向组织告假后就连夜前往了湖南,此时的邓贤诗也焦急的等待着,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在收到有关父亲的消息后邓贤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邓华真的就是邓贤诗那个未曾谋面的只存在在母亲记忆里的父亲,可二人是怎么相认的呢?

原来是邓贤诗的指导员在看过照片后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便将消息上报给了12兵团司令萧劲光,在他一番询问之下萧劲光心里有了大致想法,眼前这个小战士可能真的就是老战友寻找多年的儿子。

二十多年了邓华终于与邓贤诗相见了,父子二人见面的那一刻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两人相拥而泣一别多年再一次见面没想到会有这么的艰难

父亲,我终于找到您了,母亲离开了她临终前交代我一定要找到您,告诉您她很想念您。”听到邓贤诗的话后邓华更是说不出话来,自己亏欠妻子太多了,就连妻子的最后一面都不曾见到。

离别

邓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受到父亲的影响邓华从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读书识字,邓父对于邓华的教育算得上比较开明,只要是学习知识他都是支持的。正是在这种开明、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的熏陶下,邓华成长的十分出色。

1925年的时候邓华就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南华政法学院,在这里他汲取到了之前从未了解过的知识,接触到了先进革命思想,参加许多学生革命运动

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只读死书,而是将视野放在了当下的局势上,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他想要前往长沙,想要扎根于革命事业当中

他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邓父并没有阻拦,只是希望他可以先成家再立业,当年邓父就是厌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才返回家乡教书,如今邓华有如此志向他自然是骄傲的。

就这样邓华在父亲的要求下与当地一家小姐邱青娥组成家庭,邱青娥本就是大户人家的女子也算的上门当户对,二人婚后确实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美好生活。

可邓华并没有因此就放下心中的理想抱负,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局势,经常跟同学去参加革命运动,在1927年3月的时候邓华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部队生涯,邓贤诗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了

邓华救国心切看着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大肆抓捕与杀害十分气愤,于是邓华在邓贤诗只有五个月大的时候就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去到前线了,而这一别竟然是他与邱青娥的最后一面,也让他错失了儿子的成长,这是邓华心中永远的遗憾。

好在最后两人成功相聚,之后的时光里总能有机会去弥补曾经的缺失,邓贤诗对于父亲从未有过怨恨,他知道父亲的英雄,自己一直都以他为榜样。

总结:

在战乱年代有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有多少孩子失去双亲成为孤儿,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如今我们能生活在这和平幸福的年代全靠当初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英雄的付出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指导员   首长   开明   战士   父亲   照片   兵团   孤儿   疑惑   儿子   母亲   高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