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在带路与东方精神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远在1947年,美国正处于其国运昌盛之顶峰,而欧洲经两次大战后经济凋敝、社会败落,“马歇尔计划”应运而生。应该说,此事正反映出美国当时人才济济,思想活跃。此计划持续了四年之久,通过经济、技术、资金等援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则不但用钱“砸”出了市场,还把欧洲牢牢拴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至今,欧洲也惟美国马首是瞻。

如果说“马歇尔计划”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实不为过。但是,美国的出发点其实是利己主义,其政策的目的始终是:凌驾全球,惟我独尊。此计划的出台不过是“制造”市场,以持续牟利。

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创造性的“一带一路”倡议令世人瞩目。仅从持续性看,“一带一路”已远超“马歇尔计划”,且从目前世界格局看,该倡议方兴未艾,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

中国自郑和下西洋开始,便是以和平姿态进入世界,这是中华文化自孔子以来两千五百年积蓄的历世不变的传统思想发挥的作用。

与美西方重利不同,中国人尚道义,即便商家,也是以“互通有无”为初衷,崇尚信义通天下。

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自古即有天下观,“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在此精神指导下,中国兼具乐天知命与乐善好施的特征,与邻讲和睦相处,美美与共,俗话说,“你好,我好,大家好。”

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又向望“众乐乐”,以天下太平为理想。

当前商业社会,人人竞逐财富本无可厚非,而己之好恶不应妨碍他人之好恶,何况损人以利己。

中华传统精神则推己及人,利己利人,故,“一带一路”显现了“带路”的作用。

“共商共建共享”正是“天下大同”思想的具体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乐天知命   马歇尔   好恶   欧洲   美国   中国   俗话说   思想   精神   计划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