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两位队员成了开国将军

1938年1月中旬,山东省委巡视员王见新与滕县共产党员李乐平、王右池、渠玉柏等在组织农会的基础上,在滕县善堌村创办了“农民抗日训练班”。

训练班成功创办,不仅宣传了共产党团结抗战的正确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而且为抗日救国培训了数百名政治军事骨干,为组建抗日武装,建立滕东抗日根据地准备了条件。


训练班开办期间,王见新两下徐州,取得了第五战区“鲁南民众抗日指导委员会”的名义,并与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于公和于化琪等军政干部到善堌村,加强训练班的教学,提高了学员们的政治和军事素质。

滕州公社

,赞74

1938年3月,当滕县党组织在善堌村举办的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办到第五期时,滕县城失守了。外县学员大部分回本地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本地区的学员在党组织领导下,投入到了反侵略的斗争中去。

组建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


为了领导全县各界人民抗击日军的侵略,滕县党组织遵照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组织抗日武装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十大纲领,在“农民抗日训练班”的基础上,拉起了四五十人的武装,名为“农民抗日救国军”,推举训练班军事教官于公为指挥,滕县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王见新为政治指导员。“农民抗日救国军”下设三个班,李子成、孟昭煜和杨广立分别任班长。


在很短的时间内,“农民抗日救国军”就发展到了70余人。为更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壮大抗日力量,“农民抗日救国军”易名为“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由于公任队长,渠玉柏任指导员。

于公 (1938年3月至1938年12 月,先后任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队 长、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二大 队大队长、直辖四团二营营长)

为了改名,王见新等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进行讨论。有的同志提出:“农民抗日救国军”仅仅突出了“农民”这一个方面,它显然不能概括这支由各阶层爱国人士组成的武装队伍。为能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壮大抗日力量,部队需要更名。


于公提议说:“东北有个杨靖宇,是共产党员,他坚持敌后抗战,军队人多,名字叫‘义勇军’,我们队伍人数少,叫‘义勇队’吧!”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赞同。“农民抗日救国军”就这样改成了“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

义勇队发动群众抗日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的生活和训练条件极为艰苦,但战士们都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团结的精神,不屈不挠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抗争。


义勇队成立之初,经费、粮食、武器等是大家集思广益筹集的,义勇队用滕县乡师教师孙仲起从徐州鲁南游击司令刘振东那里要来的法币500元作为经费,但为了确保义勇队的领导权,没有使用刘振东给的“鲁南民众抗日动员指导委员会”的名义;部队武器有的是学员带来的,有的是开条子借的;粮食采取募捐形式募集。为了募集钱、粮,义勇队队员们推着小车、背上枪,每到一个富裕的村庄,先唱救亡歌曲或演“放下你的鞭子”的戏剧,随后开始演讲。


激昂的救亡三部曲,打动了每个听众的心弦,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启迪着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种形式使每次募捐都获得成功,不但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募捐,连开明地主也都主动送钱送粮。党的宣传教育和日军入侵的罪行,从两个对立面激发着广大群众和各阶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

义勇队的抗日反顽战斗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成立后,滕县党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抗日义勇队中发展了李子成、王丹墀、朱广泉、孟昭煜等青年积极分子为中共党员,扩大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在滕县“特支”的领导下,抗日义勇队针对日军的入侵开展了“岗头山伏击战”“夜摸叶家宅子”等一系列斗争。


渠玉柏 (1938年3月至1938 年8月, 先后任滕县人民抗日义 勇队指导员、鲁南人民抗日义勇 总队第二大队教导员)

岗头山伏击战:1938年4月,李乐平、于公、渠玉柏率领刚刚组建起来的抗日义勇队,从羊庄出发,进至官桥南二里处的岗头山伏击了日军运输队,打响了滕县人民抗日武装对日军作战的第一枪。


此战前,义勇队经过侦察发现,在岗头山前的公路上,经常有日军的车队通过。岗头山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于是决定在这里打伏击。一天拂晓前,义勇队进入公路东侧的山坡埋伏,在山下的公路上埋设了土造地雷。


上午8点多钟,从滕县城出动的日军汽车进入了伏击圈,轧在地雷上,“轰”的一声爆炸了,队员们立即开火,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当日军后面的汽车赶到,集结兵力反扑时,队员们已安全转移。


此战,炸毁日军汽车1辆,毙、伤敌兵3人。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县,消除了很多人在思想上的“恐日症”,打破了日军不能惹、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时值台儿庄会战期间,配合了国民党军对日作战,义勇队的声威大震。


夜摸叶家宅子:1938年4月,渠玉柏根据群众报告,有个维持会驻扎在夏镇叶家宅子,遂带领抗日义勇队30多人,从北辛出发,趁天黑直奔戒备森严的叶家宅子。渠玉柏借助人梯,第一个翻墙入院,打开大门,与队员们一起将熟睡中的维持会长和10多名维持会员连人带枪俘虏了,还缴获了日军的太阳旗、传单、油印机等物资,当夜返回驻地北辛。这个维持会的成员大部分是一般老百姓,只有极个别人是死心塌地的汉奸,经教育后,俘虏中有4人自愿参加义勇队,其余表示不愿为日本人卖命,都被放回了家。

开国将军杨斯德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在与敌顽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鼓舞了斗志,激发了抗日热情,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群众拍手称快,纷纷要求义勇队前往当地驻防,并踊跃送儿参军,送枪支援。有些过去参加会道门武装的青年受到教育后,也转到人民抗日武装的行列。抗日义勇队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坚决打击日伪军,许多爱国青年慕名投奔,队伍很快发展壮大到120余人。1938年5月,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总队部设在南塘村,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被编为第二大队,后随义勇总队向抱犊崮山区以东大炉一带转移,为创建抱犊崮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国将军杨广立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是滕县党组织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自它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为创建和发展滕东、鲁南抗日根据地,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大贡献。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也先后被改编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第二大队、直辖四团第二营、一一五师苏鲁支队二营、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二营等番号,成为我军主力部队中的一支敢于亮剑、浴血奋战、所向披靡的队伍。


义勇队的许多队员随部队南征北战,逐步成为革命队伍的骨干力量,其中杨斯德、杨广立两位队员,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战功卓著,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成长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才能团结一致、战无不胜、一往无前。 作者:王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义勇   家宅   训练班   总队   党组织   日军   将军   队员   鲁南   队伍   群众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