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山东大汉专做“刀下留人”的事!他的孙子不简单



在临邑德平,有一明朝名臣,嘉靖七年,山东解元,八年进士。后升任左都察院御史,成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的一把手,他便是葛守礼。

葛守礼出生在一个农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勤奋好学。1558年,他在乡试中名列第一,次年升为进士,被封为彰德。有时,长期未解决的不公正现象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世宗喜爱他的才华,任命他镇守山海。上任后,增订海关法,消除积弊,不久又调兵部主管。后升任南京礼部尚书。隆庆元年,明穆宗重新任命葛守礼为户部尚书。葛守礼洞察时势,批判当前的弊端,极力反对当时的“一鞭法”、“一串铃法”。万历三年(1575年),葛受礼退隐还乡。  



葛守礼的为官之道是方直廉洁,从不收受私人贿赂,也不参与朝中党争。他历经三朝,被万历帝誉为“柱国名臣”。 万历皇帝之所以称葛守礼为“柱国名臣”,还源于他能够在很多人的头快要落地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们一命。


他为官勤政清廉,忠君恤民,敢于同危害朝政的藩王、奸相等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葛守礼的人品高尚,不仅表现在坚持原则,抗强权、斗恶人等方面,在对待个人应得利益时,更是能够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他几次冒犯龙颜、说服权臣,挽救了无数官吏和重臣后代的生命。


葛守礼的孙子葛昕,被工部尚书推荐为定陵监察使,因“故世家子”得到皇帝的认可。  

万历皇帝亲自选定万年吉地并定下修建基调后,要工部尚书“殚心迪简”,挑选“廉慎清干有心计者”负责陵墓工程建设。工部尚书推荐工部郎中葛昕,说他“敏感而有才,名门子弟,是明朝重臣葛守礼的孙子。  


葛昕,隆庆四年初任中央都督府巡抚。后调任太仆寺丞,提督府务,兼西殿事务。万历六年,葛守礼病逝。葛昕回到家乡奔丧,以长孙的身份主持祖父的葬礼。他在丁酉守制三年。此后,葛昕一直在工信部工作。万历十六年十月,葛昕因修建定陵有功,晋升尚宝寺卿。

葛昕晚年在家乡临邑整整生活了十年,他先为祖父葛守礼建了墓道碑和神道碑,为父亲葛振期建瀛楼,又为祖父、祖母、父亲编撰志传。又专心编修家训、修订家谱、抄写四体问题摘要、编纂东山论草等。这期间,葛昕与邢侗缔结为亲家,他的女儿嫁给邢侗的次子邢王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孙子   临邑   明朝   工部   重臣   进士   尚书   山东   祖父   万历   大汉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