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探望重病的弟弟弘瞻,前脚刚离开,弘瞻悲叹:我命休矣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上,勾心斗角的争夺皇位似乎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毕竟那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没有被完全运用了。

皇子想要得到皇位除了自身的能力,还必须得到皇帝的青睐。但是在雍正登基之后,因为不想让自己的旧事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重演一遍,雍正对自己几个儿子可以说是一视同仁。

在乾隆登基后,兄弟几人的关系都挺好,但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弘瞻病重,在乾隆来看望之后,弘瞻居然说自己命不久矣。

弘瞻:雍正最小的儿子,乾隆的弟弟

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长时间沉寂的皇宫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正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弘瞻出生了。

等候多时的雍正终于听见了宫女报喜的声音传来:“恭喜皇上喜得皇子。”不久之后宫女就把这位小皇子抱给雍正过目,看着怀里小小的一团,雍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时的雍正已经想好了要给这小皇子取名为弘瞻了,希望他对未来的路高瞻远瞩。

有了这位小皇子,雍正可以说是心里头有了惦记的人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自己的这位小皇子,但是这样的好景并没有存在多久,因为不久后雍正就去世了。

但是雍正不在了还有乾隆,乾隆登基,此时的弘瞻只有四岁,对于这位小弟弟乾隆可以说是非常的宠爱,有一次刚刚下朝的乾隆带着众人前往御花园转悠,远远的就看见了小弘瞻。

乾隆告诉自己的下人,你快去把弘瞻给我带过来,我要好好的看看他。但是还没等这位太监走近。

弘瞻就已经看见了乾隆,他马上迈开自己的小腿跑掉了,看见这个情况,太监只好回去给乾隆说明情况。

听到弘瞻自己跑掉了,乾隆并没有表现得多生气,毕竟他舍不得生自己这位小弟弟的气,但难免心中还是有些不满。

于是只能把去叫人的小太监说了一顿,随后乾隆就带着众人离开了御花园。这样的事不仅发生了一次,因为此时的弘瞻过于年幼。

看见了乾隆只觉得乾隆一身黄袍十分的威严,完全没有把乾隆往哥哥这个身份上带入,但是乾隆并没有把弘瞻无礼的表现放在心上。

转眼间,弘瞻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乾隆正为此烦恼呢,乾隆想找一个名师来指导弘瞻,把弘瞻培养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但是看来看去乾隆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天乾隆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一直仰慕的先生——沈德潜,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早早的就出了名,世人都知道这位沈老师满腹经纶,肯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老师。

乾隆想着如果自己可以把沈德潜喊来交到弘瞻的话,那么自己肯定不用操那么多心,于是乾隆马上派人去把沈德潜请进宫来。

从此之后沈德潜就成为了弘瞻的老师,但是乾隆对弘瞻的疼爱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方面。

将弘瞻过继给果亲王,乾隆对弘瞻委以重任,但弘瞻性格出现问题

1739年,康熙的第十七个儿子,果亲王去世了,但是果亲王并没有子嗣,考虑到必须要有人料理这些琐事。

庄亲王上书给乾隆说:“果亲王身后无人,这身后事还是需要有人打理,我们不如过继一个孩子给果亲王。”

看到奏折的乾隆认为庄亲王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乾隆思来想去,都没有确定最终的人选,直到有一天乾隆看见了正在玩耍的弘瞻。

于是决定把弘瞻过继给果亲王,一方面让人觉得这是对果亲王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让弘瞻继承果亲王的爵位以及财富,这对于弘瞻的发展来说是极好的。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间弘瞻已经年满十八了。乾隆也觉得自己可以把一些事情交给弘瞻让他学习学习了,于是在弘瞻年满十八的这一年,乾隆就把一些重要的职位交给了弘瞻。

此时还在家中沉迷于读书写词的弘瞻收到了乾隆的圣旨,在圣旨上乾隆让弘瞻帮自己打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

除了这些武将该干的事,在文官上乾隆也给弘瞻安排了一些事,让弘瞻帮忙管理御书房和药事房,可以说是文武兼修。

两年过后,乾隆觉得这些仍然无法满足自己培养弘瞻的需求,于是又让弘瞻直接去负责管路造办处事务。

但就在乾隆以为自己可以把弘瞻培养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时,弘瞻却在向着不受乾隆控制的方向发展。

在雍正和乾隆庇护下长大的弘瞻一直以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来又成为了果亲王的继子。

因为果亲王深得乾隆喜爱,所以家中上下都是非常殷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弘瞻自然就有一系列的问题。

弘瞻钟爱于聚财,但是自己花钱又大手大脚,那么他的财从哪来呢?自然是搜刮自己的下属。

他不仅要求自己的下属节俭还有事没事就责罚自己的下属,作为弘瞻的下属自然是苦不堪言,但是又不敢向乾隆告状。

但是弘瞻还是惹得乾隆不高兴了,弘瞻听说煤矿赚钱,自然是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煤矿产业上,但是自己的田产并没有煤矿。

吝啬的弘瞻自然舍不得拿自己的钱财出来购买煤矿,于是弘瞻选择强占别人的煤矿。

被占了煤矿的人,心中十分不满,这件事也闹大了,就算是在皇宫中的乾隆也听说了这件事,但是此时的乾隆只是心中对弘瞻不满,他还是觉得弘瞻是可以改正的。

但是弘瞻此时还沉浸在自己得到了煤矿的快乐中,完全没有发现乾隆对自己的不满,乾隆也没觉得弘瞻现在做的事触及了自己的底线。

但是弘瞻却越来越放肆,这让乾隆不得不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宠爱弘瞻了。

弘瞻不知收敛,越来越放肆

1736年,发生了一桩震惊朝廷上下的案件,作为两淮的盐政的高恒居然帮助京城的贵族贩卖人口。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纸包不住火,没过多久就被人揭发了,乾隆马上派人去捉拿高恒,希望能知道他到底是在为谁效力。

但是不审不知道,一审出来的结果让乾隆十分吃惊,因为这桩人命关天的案件居然和自己疼爱的弟弟弘瞻有关。

因为高恒告诉乾隆:“是因为弘瞻欠一名商人的钱,而弘瞻又无法偿还才有了接下来这些事。”

在知道自己无法偿还债务之后,弘瞻和这名商人商量如何才能抵押,商人的眼中自然只有利益。

于是这名商人让弘瞻帮自己贩卖人口,商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叮当响,只要有你这位王工大臣帮我那么此事一定万无一失。

弘瞻听了要求之后,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于是弘瞻让自己的人带着这名商人去寻找两淮盐政高恒。

高恒自然知道乾隆有多么的宠爱弘瞻,只能同意。

乾隆很是生气,乾隆转念一想:“弘瞻就连贩卖人口这种大事都敢参与,更不要说其他事了,于是乾隆决定彻查弘瞻,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弘瞻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小罪。

但是乾隆此时并没有慌着揭发弘瞻,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可以直接把弘瞻的罪行全部揭发出来。

于是乾隆开始了他的计划,不久后就是弘瞻的母亲的生日,按照往年的传统,乾隆是会赐予称祝的。

但是这一年,乾隆为了刺激弘瞻,故意没有赐予,果然和乾隆预想的一样,弘瞻直接甩了脸色。

直接出言讽刺乾隆,乾隆神色淡淡的听完,直接说:“你现在拥有的财富如此多,本来应该你向你的母妃敬礼,现在居然反过来了,你觉得这合适吗?“

听到这句话,弘瞻面色如灰,没有再出言讽刺乾隆,但是乾隆想要的是一个惩罚弘瞻的机会,这个机会很快就送上门来了。

不久后圆明园一处失火,大家都慌忙的去救火,但是弘瞻却不为所动,住的最近,却是最晚来的。

来的时候,弘瞻还和一群风流子弟谈笑风生,这一幕自然被乾隆看见了,但是乾隆忍下了这次,救完火,弘瞻就和兄弟一块前往皇太后居住的地方请安,正好跪在乾隆平时跪的地方。

乾隆进门正好看见了这一幕,这让乾隆直接大发雷霆,因为弘瞻这是明晃晃的以下犯上,于是乾隆直接下令罢免了弘瞻的所有官职,不仅如此还交了罚款,并且从亲王降成了贝勒。

受到处罚的弘瞻回到家直接一病不起,乾隆也没想到自己认为小小的处罚居然让弘瞻直接病倒了,但是乾隆心中还是怀疑这是弘瞻的苦肉计,于是直接亲自前往弘瞻的府中一探究竟。

看到病床上形容枯槁的弘瞻,乾隆还是觉得于心不忍,于是乾隆为了安慰弘瞻把他封为郡王,让他好好养病。

可是弘瞻想的是能重新回到亲王,所以他觉得是乾隆不愿再管他,于是在乾隆走之后感叹:“我命休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乾隆   雍正   圆明园   前脚   皇子   亲王   重病   煤矿   商人   弟弟   说是   儿子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