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4年,英国千里迢迢寻找改写历史的机会,乾隆却认为这是浪费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说出真相。这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皇帝一旦阴郁或者缺乏远见,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命运。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清朝最幸运的人皇帝·乾隆原本有机会改变帝国的命运,却不幸被他像垃圾一样扔掉了。

这个机会是英格兰送来的。 1792年9月26日,由三艘军舰组成的访问团从英国朴茨茅斯出发。这次访问团规模前所未有,包括外交官、杨·贵族、学者、画家、音乐家、技术人员等,总共700多人,由马戛尔尼率领。



英国派出高级代表团,目的地不是欧洲,而是千里之外的中国。马戛尔尼此行有一个重要目的,“为英国企业打开中国大门”。当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家力量不断壮大,市场上有大量商品可供出售。

马戛尔尼离开的同时,远在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已经通过历届广东、广西总督向乾隆发出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乔治三世在信中真诚地指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英国有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两国的贸易关系将是双赢的。”



马戛尔尼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使命。英国人热衷于向中国介绍他们的最新发明,包括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模型军舰、榴弹炮等反映工业革命成就的礼物。然而,傲慢的清朝官员却给了马戛尔尼直接打击。

经过9个多月的海上航行,马戛尔尼终于抵达澳门。休息了几天后,他北上准备会见乾隆·皇帝。然而,澳门官员要求英国在船上插上一些写有“致敬英国”字样的旗帜。原来,清朝误将英国使团误认为是朝贡使团,双方之间产生了一些不愉快。



乔治三世此时派出使团来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祝贺乾隆·皇帝80岁生日,英国人认为这个机会对于实现双方的需求交流非常有用。乾隆拒绝了英国的贸易要求并拒绝了他的礼物。

当马戛尔尼要求清朝大臣参观英国使团卫兵长期练习的射击表演时,清朝大臣也拒绝了。马戛尔尼当天在日记中写道:“多么愚蠢!他一生中从未多次见过枪,中国军队仍然用火绳枪射击的枪。”



尽管当时的中国“康干盛世”,但国家已显衰落迹象。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拥抱工业革命的成果,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可惜历史不存在。乾隆在给乔治三世的信中表现出了傲慢,“中华帝国物产丰富,应有尽有。原来不是从国外进口的,所有的商品都有。”

乾隆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之一,清朝也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英国人在清朝嚣张的皇帝面前失败了。正如马戛尔尼的助手安德森所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像乞丐一样进入北京;我们像囚犯一样留在那里;他像小偷一样离开。”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发现库房里送给乾隆的大炮、炮弹等礼物仍然完好无损。后来英国人总结马戛尔尼的经验时说,“这个伟大的帝国如此相信自己的智力资源,拒绝与欧洲国家建立关系。它不允许与西方有任何关系。”

参考资料:《马戛尔尼访华》、《清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乾隆   英国   乔治   使团   工业革命   帝国   千里迢迢   英国人   清朝   中国   皇帝   机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