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安南的治理理念是什么?这种理念从何而来,有什么影响?

华夷一家”和“控四夷制天下”思想

  1. “华夷一家” 思想

“华夷一家”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不同的时期,不 同的人物持有这一民族关系思想的有不同的表述形式。 “华” ,中原汉民族自称为“华” ,而 “夷” ,起初指的是东方之人,后来引申为除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统称。

“华夷一家”说就是指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民族,只有姓氏,风俗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西周时期,少数民族与华夏一直有尖锐的矛盾,由于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发展,或者因为汉族跟少数民族居住在一起。

或者因为直接的经济贸易交往,出现了民族不断融合的局面, 儒家学派就不断更新“夷夏”之间的关系,从起初的防范“夷” , “夷夏不同”说,到后来孔子提倡的“夷夏之辩”并极力主张实行儒家学派“仁”的思想,坚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夷人还不来归附你,你就发扬仁的思想,招他们来,夷人来了,就让他们长久的在此安心生活下去。这是孔子时期“华”“夷”观念出现了最初的转变,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南迁,民族不断融合。

随后的隋唐王朝,更加开放地对待“华”“夷”之说,唐太宗表达了自己的“华”“夷”思想,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表明自己对待华夷与以往帝王的不同,对他们也是一样的爱护。这里就是“华”“夷”有了平等的认识。

宋辽金元时期,战乱不断,民族 融合加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民族政权不断发生冲突,这时期的“华”“夷”思想对以后的 明朝统治者带来一定的影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为布衣,与当时其他的百姓一样经历着元朝的残暴统治。

以及元朝的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待遇,最终走无可走,投身当时农民大起义 中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军事才能,不断发展,最终打败其他农民起义军,北上推翻蒙元 王朝的统治。朱元璋在推翻蒙元统治建立新的朱明王朝后。

进一步发展了先前孔子跟唐太宗 的民族关系思想,提出了“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提出了“华夷 无间”的民族关系思想,朱元璋为天下所有人的君主虽然,汉族人跟少数民族认识姓氏不一 样,但是朱元璋依然对他们“抚字如一” 。

更加具体地阐述了“华”“夷”之间的关系。在对于华夷这个问题上,朱元璋是认为“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 ” 在这里朱元璋明显的提出。

蒙古族、色目(乃 蛮﹑汪古﹑回回﹑畏兀儿﹑康里﹑哈剌鲁﹑吐蕃等少数民族)虽然不是华夏一族,但是都是 生活在同一个天下,本是一家人, “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如果能知道 礼仪、道义,有愿意为朱元璋的臣民者。

跟汉族族人一样的同等对待。这也是封建王朝大一 统的要求。在这里就奠定了明朝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都是共同生活在一片天地下的 各个民族,都是一家。有愿意来称臣纳贡的就跟汉族一样对待。明成祖在即位后也是坚持这一民族关系思想。

明成祖继承发扬了华夷无间”思想,进一步提出”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明成祖由之藩北平的藩王到后来南征北战,夺取天下的帝王起初离开不蒙古部落的帮助。尤其是蒙古部落的兀良哈部,成祖与三卫约定,脱离宁王而成为自己藩部。

从而一心跟随明成祖建立帝业。成祖登上皇位后对三卫进行封赏, “遂尽割大宁地界三卫,以偿前劳”;明成祖朱棣认为,华夏和夷狄本来就是一家人,只要是上天覆盖的、大地承载的,都是 明朝的子民,绝对不能区分出你我。

这比洪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更进一步,洪武帝认为汉 族与其他族本不是一族,但是共同生活在一起,愿意来臣服汉族政权,接受先进文化的少数 民族就跟汉族一样看待,而明成祖认为只要是明朝疆域范围内的,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

都是明朝的子民,不能区别来对待。明成祖继承和发扬了朱元璋的思想,他说“夫天下 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 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是由于他们 所处的环境不同,朱元璋是先建立政权。

然后平定整个中国南方后,要向北发展, “北伐” 主要就是打击蒙古族的蒙元势力,统一北方。这时必要的政治拉拢,显得非常重要,而明成 祖所面临的环境是刚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皇位,首先要治理国内战争留下的创伤,恢复经济。

养精蓄锐。同时这个时候,明王朝疆域内,各个民族都有,但他们都听从明王朝的管理。没 有朱元璋建立政权那时候遇到的麻烦多。总的来说“华夷一家”的民族关系思想就是对待少 数民族跟对待汉族一样都是明成祖的子民,不能区别对待他们。

而没有像蒙元时期按照民族 把人划分为四类:第一等人为蒙古人;第二等人为色目人;第三等人为汉人;第四等人为南人。汉人与南人处于受压迫的地位。而是平等地对待他们,所以说对于蒙元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性。

“华夷一家”的思想实际上也是提倡多民族和谐共处,服从中央政权的领导,建立和维护万邦来朝的封建大一统封建王朝。

“控四夷制天下”思想

“控四夷制天下” 思想,四夷指的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里泛指中原王朝的 周边民族政权,完成统一大业。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疆土领域概念,所以明成祖一直想要把北 方蒙古地域也纳入明王朝的统治势力范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控制周边少数民族,形成周 边安定稳定的态势。形成了万国来朝的藩属关系,继位初年,就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外事活动。形成了与朝鲜、安南、暹罗等稳定的藩属关系。六月派给事中杨春等人到安南、暹罗诸 国访问,形成了自是岁时贡贺为常。

琉球中山、山北、山南,暹罗,占城,爪哇西王,日本, 剌泥,安南入贡。这意味着其政权合法性得到了认可。第二年来朝呈贡纳臣的又增加了别失八里和真腊。此后,来朝贡的民族政权越来越多。同时在“控四夷制天下”的民族关系思想指导下。

也使得少数民族来明朝生活跟居住,这一时期主要归附到明朝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北方草原的三大蒙古部落(鞑靼部、兀良哈部、瓦剌部)西北地区的 哈密、土鲁番等等少数民族部落。

我们可以看出, “华夷一家”和“控四夷制天下”思想包 含着两点相同的内容,第一,两者都包含着着朱棣有威震四夷,统一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这是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两者还反映出明成祖一种思想认识,即 不分地域和民族,平等对待其管辖的民族,使他们与汉族之间和睦相处。

“华夷一家”和“控四夷制天下”思想的表现

“华夷一家”和“控四夷制天下”的思想在与朝鲜的交往中得到了很好地表现。朝鲜, 是中国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保留了很多中国商代的礼乐制度。汉代以前就叫朝鲜。朝鲜 一开始为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

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 汉朝末年,扶余人高氏占领此地该地,改国号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 乐浪郡的所在地。后来,唐朝派兵攻破了高句丽,他们便往东迁徙。

后唐时代,王建代替了高氏,兼并了新罗、百济等地,迁居到松岳,称为东京,而把平壤称为西京。该国北部与契 丹为邻,西部靠近女真,其南部是日本。 元朝至元中年,西京归附元朝,朝廷在该地设置东宁路总管府,以慈岭的尽头与朝鲜为界。

明朝兴起后,在高丽为王的是王颛。在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朝就与朝鲜半岛的高丽 王国建立关系。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朝鲜半岛上李成桂废高丽国君,请求明廷册封为 王。自此,史称李氏王朝。《明史》记载: “颁历于朝鲜诸国,著为令。 ”

自此朝鲜一直跟明朝保持藩属关系, “朝鲜入贡者六, 自是岁时贡贺为常” , 李氏王朝成为明朝最稳定的藩属国。 明朝对朝鲜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几点: 首先扶持朝鲜, 制衡东北地区女真部发展。

其次,保障中国东北边境的安宁来抵御蒙古入侵。朝鲜的领导者不仅为明朝提供北方部落的 情报,而且在明成祖朱棣兵伐漠北的时候也提供经济、军事的帮助。同时也很珍惜他们同明 帝国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一直为明王朝的藩属国。

建文四年九月(1402年9月),朱棣遣俞士吉告知明成祖初登皇位,朝鲜旋即派使臣到 明朝要求获得新的印玺及敕封;这就意味着朝鲜承认了明成祖朱棣地位的合法性。明王朝与 朝鲜直接的贸易是通过朝鲜进贡土特产。

而明廷回赠价值更高的东西。这样的藩贡体系是明 朝与四夷的最常见的经济政治往来:一方面,明成祖可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以及达到 “控四夷制天下”的目的。另一方面,朝鲜在藩贡体系中也获利颇多。

除了朝鲜的当地特产的土特产:人参、豹、漆器及海豹皮。还包括直接的金银的进贡。而永乐皇帝为了显示“华 夷一家”的思想理念,不断用十倍,甚至百倍的财物来赏赐朝鲜。更重要的是在此体系下。

朝鲜王朝国王的任命、太子的即位等一系列政治活动必须有明廷的册封才能有效。 只有加强国内的统治基础,政权的合法性得到认可,才能处理好与蒙古族,藏族等其他民族的关系,在外维持稳定的朝贡藩属体制。

这些就是明成祖实现“华夷一家”和“控四夷 制天下“的民族关系思想的实践的具体做法。 “华夷一家”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是通过对其他民族政权的册封,发展朝贡贸易,维持朝贡藩属体制来实现。

这些可以通过经济上对少数民族进行优抚而得以顺利实行,但是如果遇到威胁明朝统治和欺骗明朝皇帝的时候,就需要 进行政策上的改变,而一定意义上的武力震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就有了“北伐­—— 南征”思想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明朝   安南   汉族   藩属   朝鲜   少数民族   政权   理念   民族   思想   关系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