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的过错?西安事变的东北军将领,大部分人背叛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36年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岁月。五年前,九一八事变的余波仍在东北挥之不去,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备受日寇铁蹄之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也在与红军的交战中承受着内外夹击的巨大压力,他们的心境陷入了五年来的挣扎和煎熬。



然而,随着日本侵略者野心的不断膨胀,整个华北地区陷入了危急之境,中国也岌岌可危,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危急关头。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共两党毅然决定携手对外,打破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双方及各方势力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共识,国共合作正式启航,一致对外,中国从此踏上了抗日战争的新征程。



然而,接下来的历史却无法回避:在当时的激情洋溢下,参与西安事变的许多将领,却在后来纷纷背叛,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汉奸,其中甚至包括了张学良的亲弟弟。在这些叛徒中,最为显赫的要属孙铭九。当时,孙铭九担任张学良警卫营的营长,积极地执行了捉拿蒋介石的命令。然而,随着张学良随蒋介石前往南京,他却被软禁起来。为了谋取东北军的指挥权,孙铭九纠结了一批军官,打着营救张学良的幌子,竭力主张与中央军开战。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展开了残酷的屠杀,东北军的著名将领王以哲、蒋斌、宋学礼等人都在他的枪口下丧生,给东北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成为东北军解体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一旦孙铭九失败,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法网,他毅然叛投日军,并在后来投靠了汪伪政权,先后担任河南省特派员、山东省伪保安副司令。在众多投敌叛变的汉奸中,孙铭九名声最显赫,但级别并不是最高的。



西安事变前,为了为张学良策划抗日的声势,抗日同志会的书记应德田起初是一个积极的抗日志士,然而却转投了汪精卫,担任了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他转变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于伪君子的伪装。



东北骑六师师长白凤翔在西安事变中,坚决地执行了张学良的捉拿命令,展现了极大的抗战热情和民族大义。然而,回头却投靠了日本,成为伪东亚同盟军的指挥。1943年,因失去了日本人的信任,最终在自己的住所内遭毒杀。



张学良的机要秘书、第一副官苗剑秋,跟随张学良多年,始终积极主张联共抗日,为西安事变也付出了许多心血,然而,他心志不坚,最终出逃到日本,成了铁杆的汉奸。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原本也是一名坚定的抗日积极分子,他坚定地支持了西安事变和国共合作。然而,事后却长期在国外居住,在1943年,加入了汪伪政权,成为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这些曾经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爱国将领,在之后的岁月里,却纷纷变节,投敌叛变,让人不禁感叹:究竟是他们的信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还是时势所逼,这段历史终究令人唏嘘不已。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西安事变   东北军   将领   伪政权   国共合作   河南省   汉奸   日本   蒋介石   过错   本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