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魏室和司马氏共争的怪才,后三国一个易被忽略的牛人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曹魏后期,司马氏专权,淮南寿春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的主谋,却都和王基有联系。其中,王凌是王基曾经的老上级,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则都被王基平定。那么知名度并不高的王基,究竟能耐如何呢?

王基游戏图

一、州朝之争

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今山东招远)人。

王基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王豹便去世,他由叔父王翁抚育成人。王翁这位叔叔,对王基倒也抚养精心。王基呢,对叔叔也很孝顺。

这在以孝行治天下的两汉,是个很大的声望优势。因此在王基十七岁时,东莱太守即召他为府吏。

但王基非常个性,史书载“非其好也,遂去,入琅邪界游学”。就是说,他觉得这个地级市的小科员,限制了他的职业规划,于是辞职走人,到相邻的琅邪郡去求学。

汉末东莱、琅邪位置图

曹丕称帝的黄初年间(220—226年),王基被举为孝廉,然后被授为郎中。郎中在两汉时为郎官的一种,本为天子的宿卫之臣,在尚书台逐渐握有实权后,为其属官。郎官初任时为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三年为侍郎,其实就是国家的后备干部。

但当时青徐等地刚经魏三路伐吴的洞口之战,青州刺史王凌,以整理青州法度为由,上表留王基为青州别驾。

这个王凌,就是后来淮南三叛的苐一叛主谋。王基从此,与“三叛”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朝廷又征召王基为秘书郎,但王凌却再次上表留下王基。再后来,司徒王朗又辟王基入府,王凌却依然扣住王基不让走。

这个可惹恼了鬼畜算鼻祖王司徒(参见王朗篇)。他上书弹劾王凌道:“依古礼,家臣之优,进于公辅。公臣之优,进于天子。所以古有侯伯贡士之礼。今青州占天子宿卫之臣、留台阁秘书之吏,真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王朗的意思是,地方有将优 秀人才荐举到国家的责任,你王凌不但不荐举,还压着国家官吏不放,你想弄啥哩?

王凌接到弹 劾令,却依然故我,不放王基入朝。

王基曾受司徒王朗征召而未成行

套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评价魏延的话,王凌这也是标准的反骨仔。而史书载,王凌之所以在青州得到士人的认可,王基的辅佐作用功不可没。

这就是职场“秘书做不好,提了;秘书做得好,焊死”的铁律。

魏明帝年间,司马懿为大将军,他又辟除王基。这时王凌因在曹休伐吴时救其于夹石,而先后转任扬州刺史、豫州刺史,他只好放王基走人。但王基还没到司马懿的大将军府报到,朝廷又下新诏命,任他为中书侍郎。

二、舟水之喻

明帝晚期,大兴宫室而百姓劳顿,王基这时上了一道很有意思的疏。

王基说:“臣听说古人把百姓比作水,有道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为政者不可不有所戒惧。百姓安乐则诸事和,百姓困顿则思为难。所以先代圣王都以俭求治,防止生患。当年颜渊说东野子御马,马力竭而仍驱驰,所以知其马将逃逸。今百姓劳困,怨声载道,愿陛下思东野子之故事,留意舟水之喻,使马力未尽而可休息、百姓未起而省劳役。今吴蜀未灭,将军拥兵。对于这些将领,如果过严,则难以御敌;如果稍纵,则遗祸后世。此所谓贾谊忧汉初同姓称王之意也。当此盛明之世,若陛下不消危患于未萌,如子孙不争气,当为社稷之忧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出《荀子·哀公》。历史上有关这句话蕞出名的,却是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从上文看出,其实早在三国时,王基就用此论点进谏魏明帝了,而成语“舟水之喻”,实出于王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然魏明帝不是唐太宗,他听不进王基的话。而魏室后被司马氏掏空,也正是权臣把军权所致。

前边说了,王基当年曾受王朗辟除,但受王凌阻隔不能成行。到了王基终于入朝为官,王朗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散骑常侍王肃走上了前台。

王肃不但是王朗之子,还是司马昭的老岳父,更是经学大派“王学”的创始人(参见王肃篇)。“王学”糅合道家天道观和无为而治思想,直接影响了魏晋玄学的发展。“王学”也是与今古经学集大成者郑玄开创的“郑学”相抗衡的另一大经学流派,郑王之争一直绵延不绝,至清时还互有辩驳。

有意思的是,王基却是“郑学”的拥趸,为此他常持郑氏学说,与王肃争辩。他还写了篇《毛诗驳》,从学术层面驳斥王学,在郑王之争中地位不可忽视。

郑王学术之优劣,展开来说,就太大了。篇幅所限,兹不赘述。

三、曹爽从事

齐王正始(240年—249年)年间,掌权的大将军曹爽奏请王基为从事中郎,后又外放安丰(治在今安徽霍邱)太守。

安丰系从庐江郡中析出,属豫州

安丰地接东吴,属边境郡。王基在此,清正廉明、恩威并济,并广设警备,使东吴不敢进犯,他因此被加为讨寇将军。

有一次,前线传来消息,说东吴集结大军于建业(今江苏南京),扬言要大举进攻扬州。扬州刺史诸葛诞召王基商量对策。王基说:“当年孙权屡攻合肥,至于江夏。后吴贼全琮攻庐江、朱然寇襄阳,都无功而返。今吴智将陆逊已亡,而孙权年迈,朝内无贤臣、军中无谋主,孙权亲出兵怕有内忧,派将暂无人可用,所以他这不过是乘出军安插亲信、进而自保而已,必不会深入我境。”

诸葛诞深以为然,而孙权也果然没有深入魏境。这样,王基又和淮南苐二叛诸葛诞拉上了挂钩。

这时的朝廷,曹爽与司马懿两大托孤重臣相争,曹爽占据优势。曹爽重用丁谧、何晏、邓飏、李胜等一帮浮浪子弟,朝中老臣都被排挤,朝政日渐败坏(参见曹爽篇)。

作为曹爽的从事,王基又写了篇《时要论》,向曹爽进言。但曹爽当时风头正健,自是听不进去。

王基曾为曹爽从事

后来,王基 因病辞官,再被征为河南尹。可是他还没有去报到,高平陵之变爆发,曹爽被躲起来积蓄力量的太傅司马懿诛杀,而因王基曾为曹爽属官,也被罢免。

四、东线敌吴

齐王嘉平元年(249年),已掌控朝政的司马懿再次起用王基,以其为尚书。前边说过,司马懿为大将军时,曾辟除过王基,但被魏室截了和。但这次他握有实权,名义上虽然王基仍是魏官,实际上是将王基揽入了门下。

而王基,这时也不说什么权臣把权不把权了,从此投入司马氏怀抱。

嘉平二年(250年),王基出任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随征南将军王昶三路伐吴(参见王昶篇)。

当时王基兵出夷陵(今湖北宜昌),进攻吴将步协(吴丞相步骘之子),步协却关门固守,拒不出战。王基看攻不下,就心生一计,一面佯装攻城,一面暗派人攻下吴位于雄父的粮仓,收敌粮三十余万斛,并俘获吴安北将军谭正,收降吴降民数千口。

王基把这些降民安置在夷陵。因此功,王基被赐爵关内侯。

战后,王基又上表,在上昶(今湖北安陆)修筑新城,将江夏治所迁过来,以抵近吴夏口(今湖北武汉)。从此,吴军不敢轻易越过长江进犯。

司马懿用王基为尚书

王基在荆州,还申明制度、整备军农,广设学校,崇尚教化,因此备受百姓称赞。

后来朝议又想大举伐吴,下诏征求王基意见。王基说,大军出动,无功而返,则外折威名、内耗钱财,所以古人说“谋定而后动”。今吴未有隙而强攻,则未必成功,不若在江北开渠屯田,广施教化,引吴民弃暗投明。而后再联合夷蛮,阻断吴蜀交通,如此则可一战成擒。

王基这话说得委婉,实际意思就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还是再等等吧。司马懿深明兵法,接此表,即罢征吴之举。

五、淮南三叛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要求朝廷出兵征讨,实则是想借此起兵反抗司马懿,是谓淮南一叛。

司马懿却预知王凌阴谋,亲率中军前往讨王凌。出发前,司马懿又用对付曹爽的办法,下书赦免王凌之罪。王凌知不敌,遂向司马懿军前自缚投降。在押回洛阳途中,王凌自知不免一死,自裁了断。司马懿将王凌,及与其共谋事的其外甥、故兖州刺史令狐愚诛三族,将王凌谋立的楚王曹彪赐死。

淮南一叛,史书未见王基参加记载。我想,可能是司马懿考虑到王基原来是王凌属下的缘故。

淮南三叛三巨头

同年,司马懿去世,长子司马师继续把权。王基又上书劝谏敬业用贤,并举荐许允、傅嘏、袁侃、崔赞等。司马师都一一照准。

正元元年(254年),高 贵乡公曹髦继位,进封王基常乐亭侯。

正元二年(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又起兵于寿春,是谓淮南二叛。朝廷以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领许昌兵马进讨。司马师行军到许昌后,与王基会合。司马师问王基:“伯舆看毌丘俭等,是何许样人?”

王基答道:“淮南之叛,不是吏民思乱,只是他们受到毌丘俭的胁迫罢了。若大军压境,其必土崩瓦解,毌丘俭、文钦也将很快悬首国 门。”

司马师听了,高叫一声:“说得好。”于是以王基为先锋,进军寿春。但王基军至淮南,又有人说毌丘俭、文钦慓悍难制,于是司马师又下令让王基先停止进军,待大军集结后再说。

王基却怪脾气又上来了,他说:“毌丘俭大军足可北进,他之所以没有行动,就是因为民心难附。此时我们正应大张声势,以应民望。裹足不前,外示畏懦,非用兵之道也。若其劫掠民众,亦或挟持兵士家属,我们就民心大失。若我稍为迟疑,吴贼趁机出兵,则淮南不为国家所有矣。淮南一失,则谯、沛、汝、豫即趋危险,这就是更大的失策。”

王基进一步说:“我军应快速占领南顿,南顿有淮南粮仓,粗算下来足够我军四十天所用。然后我扎驻南顿,坚守城门,此先声夺人、平贼首功也。”

淮南地处魏吴交界

王基再三请示出战,于是司马师同意他进据濦水。到达濦水后,王基又进言:“所谓兵贵神速,不可延缓。今外有强敌,内有叛臣,若不当机立断,恐怕有不可预测之事发生。人多谓将军行事持重,持重当然是好,但停军不前、贻误战机,大错也。”

司马师接报,还想大军集齐再说。王基一看,干脆来硬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得南顿,谁即得利,是谓争城也。进军南顿!”于是挥军先期占领南顿。

此时毌丘俭也想从项城(今河南项城)发兵来争南顿,但当他行军十余里,听闻南顿已为王基所得,只好重新退保项城。

此时兖州刺史邓艾屯兵乐嘉(今河南商水),毌丘俭让文钦分兵袭乐嘉。王基听闻毌丘俭分兵,即率军猛攻项城,毌丘俭因此兵败出逃。他行至慎县(今安徽颍上)时,被平民张属射杀。而文钦由于其子文鸯的奋力拼杀,逃亡东吴。

淮南二叛平定后,王基升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并晋封安乐乡侯。王基上奏,请分自己食邑二百户,封叔父王翁之子王乔为关内侯,以报王翁养育之恩。朝廷特允其所许。

此战后,司马师因眼疾去世,其弟司马昭接权。

司马昭野心比其父兄更甚

高 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再反于淮南,是谓淮南三叛。东吴亦派文钦、唐咨、全怿等来援,司马昭则率二十六万大军进讨。三国时期投入兵力蕞多的一场战役打响。

此战,司马昭以王基为豫州刺史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进围寿春。大军行至项城,司马昭以叛军势大,令王基驻军整顿营帐。但王基依然屡次上书要求出战。

恰在此时,吴将朱异又来救援诸葛诞,朱然时驻于安城(今安徽寿县)。王基却被要求占据北山。王基的杠脾气又上来了:“今项城营垒已安固,只需精心守备,以逸待劳就可以。而移兵守北山之险,则易分散我军,吾恐智者亦不能收拾残局了。”

于是他又上书司马昭:“今我与敌对峙,当不动如山。若转移守险,易使人心鼓荡,破坏既成包围之势。今宜诸军深沟高垒,围敌于内,不可妄动。此乃用兵之要也。”

司马昭听报,同意其说法。

后司马昭进屯丘头(今河南沈丘),分部围寿春,其中王基率二十六军于城东、城南。司马昭还派人到王基的镇南将军防区,告诫非接令不得出兵。

司马昭围寿春而不攻,城中粮草逐渐消耗殆尽,有万余人出降。而文钦等也数次突围,王基率军坚守围垒,数次打退其反 攻。

再后来,诸葛诞与文钦发生矛盾,进而斩文钦,文钦之子文鸯、文虎出城投降。司马昭乘势攻城,诸葛诞兵败被杀,吴将于诠战死、唐咨投降,淮南三叛被平。

平诸葛诞之战两国三方共投入兵力五十余万

淮南一叛,王基 因与王凌的特殊关系未参战,但王基坐镇荆州并未掺和老上级的预谋,就是一种态度。二叛王基则是平叛先锋,三叛是围城主力。

可以说,王基这个有个性的怪才,为司马氏掏空魏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智识诈降

大军进寿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道:“当初众议,要移兵北山的人很多。孤当时未临前线,也就相信了他们。将军却深算利弊,意志坚定,力排众议,甚至不惜违背孤的命令,终制敌擒贼。虽古人所述,不过如此也。”

司马昭这是表面拉拢也好,真心点赞也罢,司马氏用人确实是有一套。如果考虑到王基曾硬怼的王肃是司马昭的老泰山,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战后司马昭还想入吴境迎唐咨家眷,进而乘隙袭吴。王基道:“当年吴将诸葛恪乘东关之胜,进围我合肥新城,但城没攻下,吴军却死伤大半;蜀将姜维乘洮水之胜,轻兵入我境,终因粮草不继军败上邽。大捷之后,往往上下轻敌,轻敌就会对敌考虑不周。今吴贼新败,而内忧未息,因此正戒备深严。而我兵出愈年,人人都念家乡而无战意。今我既已擒斩叛首诸葛诞、俘敌十余万,这可是历代征伐未有之大功啊。当年武皇帝(曹操)克袁绍于官渡,认为获功良多,不复追剿,正是怕有胜后之败。大将军切宜思之。”

诸葛恪东关胜后围新城而不克

司马昭听后,当即罢兵。而因淮南初定,转王基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进封东武侯。王基却深明辞让之道,上疏固让,并归功于属下,于是手下长史、司马等七人并皆封侯。

同年,王基母亲在京去世。司马昭因王基位置重要,对其秘而不宣,而将王基之父王豹与其母合葬于洛阳,并追封王豹为勃海太守。这算是以子侄之礼,葬人父母。由此足见司马归对王基的重用。

甘露四年(259年),王基转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司马昭迎常道乡公曹奂即位,改元景元。曹奂也是曹魏末代皇帝,禅晋后被改封陈留王,但依魏禅汉之例,在封地仍可以行魏帝之礼仪,逝后谥为元皇帝,故史书称魏元帝。

元帝即位,王基增食邑千户,前后共五千七百户。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

景元二年(261年),襄阳太守胡烈上表称吴将邓由、李光意图归降,诏命王基和胡烈一同前去迎降,并趁机荡平江南。王基接诏,却怀疑邓由等有诈,当即派使者急马多次驰报司马昭,司马昭得报照准。事后果如王基所料,邓由竟未来降。

同年,王基去世,司马昭把持的朝廷追赠其司空,谥曰景侯。其子王徽继承爵位,可惜王徽也早亡。元帝咸熙年间(264—265年),魏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因为王基功著前朝,改封其孙王廙为五等爵的东武侯,并把东武余城封给王基另一子,赐其关内侯。

王基常被看作是三国后期将领,但其实他只比曹丕小三岁。之所以有他很小的印象,我想大概是他有个性的怪脾气所致。王基虽入朝为官不迟,但一直和王肃在杠杠杠,五十多岁才在曹爽掌权时被外放太守,而他的大量事迹确实也发生在曹魏三幼主时期。

末了说段逸事。王基有一女,和建安七子的王粲同名,后嫁司马懿第八子司马肜。司马肜入晋封梁王,王粲跟着被封梁王妃。这个司马肜,后来和除三害的周处为上下级,但因周处曾参劾司马肜不法,因此他怀恨在心。在氐人齐万年作乱时,司马肜强令周处出战而断其后援,终致一代名将魂断沙场。

可叹。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司马   项城   太守   东吴   青州   淮南   怪才   刺史   诸葛   大军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