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警察公墓旧址,被遗忘的历史遗迹

1929年,青岛市警察局申请为警察修建公墓。1930年,青岛市政府批复,并择地四方孤山义地十亩开始修建,1931年底建成,时任市长胡若愚题写匾额“捍卫留绩”,设有专人看管,一年两次举行公祭。日占时期曾建纪念碑,伪市长赵琪题词“永奠英灵”。公墓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毁坏,仅余纪念堂及看护房得以幸免。

青岛市警察公墓旧址自建成至今已有九十余年历史,如今残存地公墓旧址就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金华路上,因未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常年得不到修缮保护,很是可惜。

青岛市警察公墓的前世今生

青岛市警察公墓旧影(源自青岛市档案馆)

1930年7月31日,青岛市公安局科员骆金铭上书局座,请其呈请市政府

“拨给相当官地十亩,创设警察公墓,并春秋致祭,以使死者含笑九泉,感盛德于千秋不朽矣”。

对此,时任局长余晋龢批示:

“所见甚是,即拟呈文请赐拨”。

同年8月15日,青岛市公安局向市政府呈文“拟请拨给官地创设警察公墓”

关于提议建设警察公墓的骆金铭,未查到档案资料。但这个名字在一些资料中多次出现:

岛城文史学者刘逸忱在《万斛涛头觅屐痕》一文中有述

1934年7月,文学家郁达夫应汪静之等友人邀请,携妻、子旅居青岛一个月,此期间寓居于广西路38号骆氏楼上。这位骆先生便是在青岛市公安局任第一科文书股长的骆金铭(杭州人,字宝庆,号六桥),他在青岛供职已有十余年,颇爱舞文弄墨,又是浙江同乡,与郁达夫很是投缘。广西路38号位于当时的公安局第一分局 (现公安局市南分局)对面,是由商人李眉孙建造的广西路南侧两座商业楼中的一幢。根据同年《青岛市政府职员录》,骆金铭等几位同事地址也在此楼,应是公安局租住几间作为宿舍之用。

另外,在一些史料典籍中,也时见骆金铭的名字。

骆金铭《青岛警察沿革》(1934年印) ,书中关于近代青岛警政史的研究令人注目。书封上特别写着“杭县六桥骆金铭编著”

骆金铭《青岛风光》(1935年6月印),全书分二编,介绍了青岛的地理、庙宇、户口、交通、旅馆、书场、戏院、娼寮、汽车行、牛乳房、跳舞场、机关、教会、学校、律师等等。特别是娼寮介绍非常详细。在其他有关青岛的书籍上很少见到。书封和版权页上特别写着“杭县骆金铭编”,题词中有署“钱塘六桥居士”字样。

说起骆金铭,还不得不提其子骆春霆,作为抗战中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17中队飞行员,1938年与战友容广成所驾战机同被击落,容广成拔枪自尽,日军仅找到骆春霆的证件,误以为是,敬其忠勇特为他修墓建碑。后容广成被追认为抗日烈士,骆春霆则定为失踪。熟料半个多世纪后,一则女儿寻父的故事最终揭开谜案,原来骆春霆当年并未牺牲,战场失忆后流落至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东章村,1979年方因病亡故,时年63岁。此篇具有传奇色彩的文章将在后期编发分享。

这个万里寻父的主角,就是骆春霆的遗腹女骆宜慧女士,据骆宜慧介绍,她祖居在杭州三台山,后来祖父骆金铭移居青岛,骆金铭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书画家,日本侵占青岛时期,骆金铭退出官差,闭门拒客,绝不给日本人做事。

再来看一下时任青岛市公安局长余晋龢的介绍记载:

余晋龢(1887—1947),字幼耕、幼庚,浙江绍兴府人。其父恒铣仍晚清同知衔江西侯补县知县。1906年赴日本留学,1911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歷任陆军部参事、宪兵学校教官、青岛港政局局长、青岛政府参事、青岛公安局局长、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局长、厦门市市长、外交部特派员等。1938年被任命为伪北京特别市市长。1943年任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并任该委员会建设总署督办等。日本投降后被捕,判无期徒刑。后托靳云鹏保外就医,1947年1月在医院病逝。葬于南京雨花台。北京万安公墓有碑。(据冯其利《万安名人遗补》)。余氏善相术,亦工山水画,多有作品传世。也推崇国术(武术),任北平市长期间,设北平市特别市立国术馆,幷任馆长。

警察公墓创设呈文(源自青岛市档案馆)

呈文批复后,青岛市公安局于领取四方孤山义地十亩,开始修建警察公墓。

1931年冬,警察公墓建成,主要埋葬为国捐躯、因公殉职之警察,或级别较高的去世的警察,公墓归沧口分局管辖,时任青岛市长胡若愚题写匾额:“捍卫留绩”。牌匾长两米有余,宽一米多,正面刻着“捍卫留绩”四个大字,边侧刻有“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落款为“胡若愚题”。由此时间可见,警察公墓为胡若愚执政青岛时所建,非沈鸿烈执政期间。

胡若愚(1895—1962年)安徽合肥人,国立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张作霖镇威上将军公署顾问。1930年9月调任青岛市市长,1931年3月同时兼任北平市代理市长、国民政府实业部开滦矿务局督办。1932年1月免青岛市市长职务。

“捍卫留绩”匾额悬挂在纪念堂大门正上方,悬挂的两个挂架至今仍在。

幸运的是,这块木质牌匾仍保护完好。当年红卫兵破坏警察公墓时,大杂院的主人矫恒进奋力保护,这块牌匾才免遭毁坏,据说还有石碑被埋在或砌在了建筑物里。

1931年11月5日,青岛市公安局警察公墓看守办法(源自青岛市档案馆)

警察公墓内,伪市长赵琪题写的“永奠英灵”纪念碑(源自青岛市档案馆)

  警察公墓竣工后,青岛市公安局也迅速着手绿化、制定颁布祭奠事宜。

警察公墓秋祭通知(源自青岛市档案馆)

1932年3月17日,青岛市公安局发布训令,“定期致祭警察公墓”。

警察公墓去冬建筑完成,兹当春令,亟应植树,以资无毁,并按管理墓地准则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之规定,每年春秋两季由本局长官率同僚属前往致祭,附具仪式。谓核办等情,经本局决定,每年四月十日、十月十日为春秋致祭警察公墓之则,除函农林事务所预给树苗栽植外,令仰各所即便遵照,届时前往与祭,切切。此令。

1936年12月18日,《胶澳日报》中公安局致祭警察公墓的报道。

1934年7月,青岛市公安局出台警察公墓看守办法。公墓有专人负责看守,并在每年的公祭前期,做好杂草清除、坟墓加土等维护墓容工作。据刘宗伟与白秀芳等老师的文章中,曾介绍过如今大杂院的主人矫杭本,祖籍城阳区棘洪滩镇,爷爷矫清法是民国时期的警察,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被选中前来看管墓地,一家人随往。矫清法去世后,其子矫恒进一家人继续居住在此。多年前矫杭本将此处租赁后搬进了市内居住。

青岛解放前夕,我党地下工作者被杀害近250人。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当日,在太平角发现多具被害人尸体,经辨认为我党地下工作者,随后这些烈士遗体也被运到警察公墓埋葬。

文革’期间,警察公墓旧址遭到了严重毁坏,红卫兵几乎砸毁了所有的石碑、坟墓,唯有纪念堂及其看护房免遭破坏。

2008年,警察公墓旧址状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负责管理警察公墓旧址的青岛市公安局将此处转让给了公安消防部门。1979年,消防部门在媒体上连续三个月向社会发布迁坟通告,1980年组织统一平除,其中28具有姓有名的烈士尸骨被迁到了烈士陵园,警察公墓遗址最终被转作了居民用地。

如今的金华路早已是翻天巨变,道路两侧几乎都是新建或是在建小区。六年前,我第一次找到这里也可谓是费尽心思。前年再次来到这里,连二道门都没进去......

关于青岛市警察公墓旧址的历史,估计了解的人很少。最初我也是在青岛档案馆的几张图片,以及刘宗伟老师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学习,并于多年前初次寻踪了这处历史遗迹。

青岛警察公墓旧址位于市北区金华路39号,沿着大门进入,前方还有一道门。进入二道门后,是一段坑洼不平的窄窄的上坡路。警察公墓旧址就掩映在那数棵高大的银杏树后。

2017年9月,警察公墓旧址状况。

这座稍矮些的房子是残存的公墓看护房旧址,右侧的就是主要建筑纪念堂了。历经近百年风雨,砖色也早已变成了暗红色。2017年进入警察公墓旧址内部拍摄了一些照片,2021年再次计划进去研究时,一自称此地是私人住所的青年拦住,拒绝入内。无奈,只得怅然而归......

院内一棵石榴树占据一边墙角

因院内主要历史建筑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受损严重,前年编发时产生一些争论,其他照片待后期择期发布吧。

如今青岛市警察公墓的遗址,纪念堂旧址还在,解放前后的烈士坟墓已移往别处,其他民国警察坟墓也早已无影无踪。据悉,在2007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岛市警察公墓”曾被列入考察对象。专家在现场查看后,根据国家文物评定标准,认为其不符合文物保护的范围,故未申报。

青岛警察公墓旧址,曾经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这也是公墓选在此地的一个主要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这里仍是山清水秀,当地人一直叫它“蛟龙湾”。而如今,当年一池碧水的“蛟龙湾”,早已被垃圾填埋,昔日的美景消失殆尽。

九十余年历史的青岛警察公墓旧址,如今已是鲜有人知,只有那数棵高大的银杏树依旧挺立在山坡之下,掩映着这两座老建筑,似乎也在诉说着往日的历史故事。

本组图文编辑参考:刘宗伟《被遗忘的警察公墓》、白秀芳《警察公墓》、刘逸忱在《万斛涛头觅屐痕》、青岛档案信息网、青岛新闻网等;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旧址   青岛   公墓   北平   呈文   警察   青岛市   档案馆   遗迹   公安局   市长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