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洗一次澡,与一周洗一次澡的人,哪种更健康?答案在这里

小张高考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学校,到了新宿舍,开启了自己崭新的大学生活。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小张发现其他舍友每天都会洗澡,即便是在天气不那么炎热的时候也会坚持这个习惯,而他自己就只是一周洗一两次。某一天,小张对舍友发出了自己的疑问:“你们天天这样洗澡,难道不怕皮肤被损伤吗?”

而小张的舍友认为每天洗澡能够洗掉身上的汗渍,保持个人卫生清洁,还是放松心情、助眠的好方法。那么,到底一天洗一次澡好,还是一周洗一次澡好呢?哪一种对人的健康更有益处呢?我们一起来聊聊。

一、经常洗澡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洗澡对我们人体的组织器官有着较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皮肤和血液循环方面。

皮肤更加清洁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皮肤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表皮会产生脱落的角质,也就是老百姓叫的“泥”,汗腺排出的汗液含有尿素脂肪酸等,长期留在皮肤表面会对皮肤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状态差,甚至出现皮炎、瘙痒等症状。

而洗澡能够洗掉这些污垢和代谢废物,保持机体表面皮肤的清洁卫生,以保证皮肤能够正常发挥其屏障作用,提高免疫力,维持人体健康。另外,洗澡也会使我们皮肤的毛孔张开,进而促进流汗并加快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养颜的效果。

缓解疲劳

洗澡的水温高于人体的体温时,我们体内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流速度会增加,进而促进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快了,就能更快地带走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代谢废物,尤其可以减少乳酸、丙酮酸等让人感到疲倦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聚,会使身体局部肌肉酸痛不适。

因此,洗澡可以起到放松身体舒缓精神压力的作用。同时,大脑的血液供应也会受到改善,神经兴奋受到抑制,使大脑处于休息静息状态,疲劳感会随之消失。

由此可见,洗澡对于我们人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具体到洗澡的频率,是一天洗一次好呢,还是一周洗一次好呢,哪种频率更健康呢?

二、一天洗一次澡与一周洗一次澡,选择哪种更健康?

既然洗澡对人体的益处这么大,那一天洗一次澡肯定比一周洗一次更健康吧?相信大家都会这么认为。

没错。一天洗一次澡,可以很好地清洁皮肤,洗刷掉这一天下来所累积在皮肤上的汗渍、细菌、污垢及脱落的角质,防止这些代谢废物残留在皮肤上对皮肤产生持久的刺激,同时清除身体异味。

也可以加速乳酸、丙酮酸等物质的代谢,有效缓解一天的劳累工作所导致的肌肉酸痛。更可以放松大脑,舒缓每天的精神压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眠。

但是,每天洗澡势必每天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香皂或是沐浴露,而这些物质会分解掉皮肤表面的油脂。

我们皮肤的油脂能够起到锁住皮肤水分、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的作用。一旦被过度分解洗刷,皮肤会变得干燥,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身处于寒冷或者干燥环境的人来说,每天洗一次澡的人会失去油脂的保护,会受到寒冷干燥空气的持续刺激,皮肤干燥的问题也会相应加剧。

由此可见,处于炎热潮湿环境中,每天会出很多汗的朋友更适合一天洗一次澡,而有些失眠的朋友也可以尝试每天洗一次热水澡来放松精神压力,从而帮助睡眠。如果有每天洗澡习惯的朋友因为旅游,或是出差到了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应当在沐浴之后涂抹一些保湿霜来保护自己的皮肤。那么一周洗一次澡又会怎样呢?

一周洗一次澡,可以很好地避免一天洗一次澡所产生的皮肤干燥问题。

皮肤表面分泌的油性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牢牢锁住皮肤水分,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不会出现严重的皮肤干燥。对于皮肤有伤口的人来说,一周洗一次澡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伤口与自来水的接触,大大降低了皮肤伤口感染的风险。

但同样地,一周洗一次澡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周只清洁一次皮肤,会导致每天产生的汗渍油脂和外界的灰尘细菌等污垢长期在皮肤表面积聚,对皮肤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瘙痒和油腻感,不利于皮肤健康。不仅如此,这些油脂汗渍在与皮肤的长期摩擦和细菌微生物的发酵下会产生一定的异味,在一定程度地影响与他人的社交。

所以一周洗一次澡适合那些长期生活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出汗表少、皮肤干燥的人群,或者是皮肤表面有较大伤口,严防伤口感染的人群。

总而言之,对于“一天洗一次澡和一周洗一次澡哪个更健康”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利于健康的洗澡频率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多久洗一次澡。

根据中国皮肤协会所制定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对于一般人群而言,一天洗一次澡是比较合适的;但在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干燥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洗澡频率,3-5天洗一次为宜;而运动量减少、出汗较少、皮肤含水量较低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一周洗一次澡。

三、哪些情况下不适合洗澡?

无论大家选择何种频率洗澡,在有些时候是不适合洗澡的。

① 饱餐后不能立即洗澡

饱餐后洗澡,热水的刺激会导致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会更多地流向体表,进而使得腹腔消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由于糖分无法吸收而出现低血糖,严重者甚至会晕厥、昏倒。

另外,变快的血液循环以及浴室的缺氧环境,对心脏有着不小的损害,长此以往,发生心脏病、心肌缺血梗死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央视新闻官方曾多次介绍饱餐后洗澡的风险,呼吁大家尽量不要餐后立即洗澡。餐后可通过散步等方式促进消化,1-2小时后再洗澡为宜。

② 酒后不宜洗澡

喝完酒后,酒精会在体内代谢为乙醛,这种物质对血管有扩张作用。这时洗澡,热水的温度刺激与乙醛的“双重”扩血管作用,会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可能存在突发性低血压性休克的风险。另外,酒精具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酒后大脑的反应以及对危险的意识都会明显降低,洗澡时很容易出现摔倒烫伤等危险发生。

③ 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洗澡

很多朋友在运动完都会选择立即洗澡,可以迅速清洗掉运动时出的大量汗液,来获得放松感和舒适感,但其实剧烈运动完后立即洗澡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剧烈运动时机体发热,毛孔开放以排汗,如若立即洗澡,会出现冷热交替,容易感冒。而从中医的角度看,毛孔大量张开,风邪、湿邪、寒邪会趁机而入,引起风寒感冒。

剧烈运动属于大量消耗运动,会大量分解血液中的糖分,这时洗澡还会加快机体组织代谢,导致血糖的进一步下降,产生低血糖反应。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完休息半小时左右,等机体冷却下来之后再洗澡。

由此可见,上述情况下洗澡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建议各位朋友尽量改掉这些洗澡的不良习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四、洗澡时有这些注意点,你需要了解

① 水温不宜太高

一般来说,40℃的水温是最适合洗澡的。在这个比人体体温稍微高一点的温度下,人体肌肉能够得到完全的放松,疲劳感也会得到消除。但如果水温过高,会对皮肤造成损伤,破坏皮肤的自然屏障,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失去弹性和光泽。而且过高的水温还会导致血管的过度扩张,加剧心脏负荷,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② 宜晚上洗澡

有些朋友有在清晨起床之后洗澡的习惯,但清晨起来阳气不足,毛孔放松,寒邪和风邪很容易侵犯身体,出现感冒。在晚上洗澡是比较合适的,能够缓解一天的疲劳,放松大脑,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③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温水流过身体每一寸肌肤的过程过是很舒适的,所以有些朋友会不自觉地延长洗澡的时间,部分朋友还有泡澡的习惯,但是洗澡时间过长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浴室常常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过长时间的洗澡可能会导致氧气不足,并且体内的血管在热水的刺激下会持久地扩张,发生低血压晕厥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

④不要在打雷的时候洗澡

我们都知道,水和金属是电的理想导体。若在打雷时洗澡,一定会接触到金属制成的淋浴喷头和水,这两样东西可以很好地传导电流,也就是说打雷时洗澡会增加被雷击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提出建议,下雨雷暴天气时人们尽量不要接触与水有关的活动,因为这些都会增加人体在室内被电击的风险。

医生总结:

洗澡能够洗去我们身上的污垢,能够放松我们的大脑,缓解全身疲劳,但过高的洗澡频率对皮肤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存在着损坏皮肤屏障的可能。而一天洗一次澡和一周洗一次澡哪个更健康,并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另外,饱餐后、饮酒后和剧烈运动后不可以立即洗澡,洗澡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好水温、控制时间不能过长等事项。

参考文献:

[1]程红亮.感冒后,为什么不宜频繁洗澡?[J].中医健康养生,2023,9(03):5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汗渍   都会   健康   水温   废物   干燥   大脑   皮肤   答案   作用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