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快评-“包合格”成行业潜规则,环境监测岂能这么“玩”

评论员 王学钧

真没想到,有些环境监测数据竟是这样搞出来的!

近日,新京报记者卧底调查发现,在某些地方,“包合格”已成某种行业潜规则,不少第三方机构把本该客观公正的环境监测做成了一桩“高污染”的生意——为了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不惜铤而走险,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监测报告。

虽然基于诸多既有“案例”,人们对环评数据失真不无思想准备,但是,看到卧底记者报道的一幕,不少人还是颇感震惊。

在某些所谓第三方机构那里,环境监测简直就是一种儿戏。各种检测样本可以随意采,医疗污水不达标,就用自来水来代替;厂区空气有问题,就拿宾馆检测数据来糊弄。实在不行,就直接在检测样本上做文章——要么提醒相关企业在采样时“加药”,要么通过检测仪器“后门”随意修改、编造相关检测数据,反正不能让自家客户的环境检测数据不合格。

这种行为手段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不论是间接在采样上做文章,还是直接在数据上做手脚,都是一种可恶且可怕的勾当。

可恶之处在于,如此肆无忌惮的糊弄人,不仅因帮助污染企业蒙混过关而损害公共利益,更因明知故犯而羞辱公众的智商。

按理说,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都已取得相关监管部门认可的行业资质,在承揽环境检测业务时不会做得太离谱。哪会料到,本该严肃认真的环境检测竟可以这么“玩”,这不是把局外人当傻瓜吗?

可怕之处在于,环境检测可以这么搞,不仅不露声色地“架空”了环保部门和环境治理,更因对既定规矩的冒犯,悍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法律上看,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已不仅仅是违法,而是已涉嫌犯罪。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在某些情形下,这类行为须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无论如何,“包合格”的环境检测是不能容忍的。为杜绝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胡作非为,监管部门必须有所作为。

一方面,监管部门必须对第三方机构严格把关,不让任何一个不达标的环境监测机构轻易获得“入场”资质。与此同时,强化资质年检,对每一个擅自逾越监管底线的检测机构露头就打严加惩戒,让每一个心存侥幸的检测机构都不敢造次。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必须强化明察暗访,畅通相关投诉渠道。即便监管没能切实表现出必要的“穿透性”,至少也对公众的投诉认真对待,追根问底,对相关问题作出应有的解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环境监测   齐鲁   蒙混过关   罚金   有期徒刑   卧底   洋葱   资质   潜规则   合格   机构   环境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