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哪篇文章会让你感动涕泪?(丞相到底伟大在哪里?)

诸葛亮:伟大丞相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魅力227年,丞相北伐临行前,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读书的时候,阅历浅,真的品不出什么味道,长大后,哎,发现丞相是真的伟大。他有不偏不倚的公心,能造福一方,所以四川百姓爱戴他。他有百折不挠的决心,廉明、勤政、所以文人士大夫敬佩他。他有鞠躬尽瘁的忠心,不贪图绝对的权力,所以皇帝欣赏他。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贤臣的所有美德集于诸葛亮一身,成就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成为古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好了,一起来看看这篇丞相所写的,最让人感动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为啥呢,接连输了两场大战,襄樊战役、夷陵大战,丢失了一半的国土(荆州)。

不仅如此,人才也是大面积的断档,五虎上将仅剩赵云,顶级谋士法正、黄权、马良不是死了就是降了。这真的是危急存亡的时刻!但是我们这些臣子仍然效忠于你,为啥呢?因为我们臣子都是受过先帝大恩!举两个例子。襄樊战役,糜芳不战而降,拱手让出江陵,这一投敌行动不仅让关羽兵败而亡,更让刘备失去了荆州。

夷陵之战,督北军的黄权由于后路被堵,长江被吴军封锁,最后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被曹丕拜为镇南将军,出入陪乘,给予很高礼遇。黄权投降后,蜀地传来消息,说其妻子儿女均被诛杀,曹丕亲自过问此事,专门下诏要黄权发丧,黄权向曹丕请求道:“我和主公以及诸葛亮推诚以待,互相信任,他们二人知道我的心志,这件事还有很多疑问,请观察一下再说。”后来如黄权所料,刘备并没有为难他的家属。

君知臣,臣知君,刘备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是蜀汉这些精英分子愿意为刘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根本原因!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丞相劝诫刘禅该如何治国及用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这里丞相一连贡献了多个成语和典故。丞相劝谏刘禅要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同时坚持依法治国,一视同仁,这样内部的派别之争才能抑制!很多王朝有部分原因都是毁于朋党之争,蜀汉已经疲惫,不能再出现内部的纷乱。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丞相接下来推荐了几位忠良之士。宫中之事可以咨询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军事方面的可以咨问向宠。向宠之前不太有名,但他的能力其实很强,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刘备在夷陵大败后,各军溃败,都损失惨重,唯独向宠所领完好无损。之后蛮夷叛乱,向宠率军前往平定,在混战中身亡。

由于向宠平时深得部下军心,所以在向宠的属下得知向宠被害后,返兵奋力冲杀,把向宠的遗体夺回,送回成都安葬。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第三部分,是对丞相这一生的简单的回顾,同时再次强调了此次出征的意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如果北伐没有成功,就惩治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实现先帝的遗愿,就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的过失,以彰显其罪责。

陛下也应当自谋良策,听取善意的劝言,深思熟虑,认真执行先帝的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如果北伐没有成功,就惩治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后来马谡失街亭,丞相的确说到做到,上疏请求自贬三等)。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段文字读来更像是一个父亲对孩子临别时的感触,丞相是真的把刘禅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很多人批评丞相专权,但是你得分辨他的专权是为自己还是为刘家呢?

史上专权的大臣的确不少,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族。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丞相再次提醒不能忘了咱刘家是咋兴咋衰的啊!。丞相的这篇《出师表》,文法简洁,通篇没有一句废话,主旨清晰,将治国、用人、出兵的意义、对先帝的感情、对刘禅的寄托都清清楚楚的表达了出来。读书的时候为啥没体会呢?

因为当时对历史了解的很肤浅,后来才知道丞相的不容易。1、丞相当时是接手了一个怎样的烂摊子,夷陵大战之后的益州是真疲惫啊!。2、蜀汉人才断档,旧人又一个个离去,内政、军事、外交几乎是单靠丞相一个人在撑着。3、面对绝对的权力,先帝又口头承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即使这样,丞相却一点没有篡权的意图,始终恪守着臣子的礼仪。

4、因为先帝的知遇之恩,丞相用尽了全部的精力,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自始至终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视为自己终生的目标,为之奋斗不已。5、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丞相最后竟然是累死在了对敌的前线。在对比之后的那些文臣武将,又有几人能在各方面都超越丞相呢?引用杜甫的诗句做一个总结吧。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作为蜀汉时期的丞相,在治国、用人、出兵等方面展现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高尚的品德。

他以公心为重,忠于国家和皇帝,为蜀汉的兴盛尽心竭力。他的劝谏和推荐也显示了他对治国方略和人才选拔的深刻见解。丞相的《出师表》凝聚了他对国家和刘禅的深深忧虑和期望,表达了他为实现国家复兴而全力以赴的决心。丞相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不仅让人敬佩,也成为了古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我们应该学习丞相的勤政廉明、公心无私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正确的领导者和为官者?我们如何保持公心、廉明和勤政的品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现在,请你们留言,与我们一起分享你对诸葛亮和《出师表》的看法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丞相   先帝   益州   蜀汉   公心   贤臣   汉室   涕泪   出师表   臣子   篇文章   陛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